白癜风哪里治得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不仅古代人对长生不老有渴望,现代人对长寿也有很高的渴求度。
虽然大多数人都迈入了养生的队伍中,但健康长寿的人仍然不多,现如今的人均寿命大约是77岁,但人均健康寿命只有6.65岁。也就是说这个年龄后,大多数的老年人都存在卧床不起或是生活无法自理的现象,这些因素都不利于长寿,那么想要长寿应该如何去做呢?多运动就一定能长寿吗?“40岁前多运动,50岁后少运动,60岁不运动”就能长寿?
有研究表明,适量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有效地延缓衰老。但有传言称,人在上了年纪之后一般不建议运动,尤其是60岁之后,这个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这句话是中医徐再春医生提出的,徐老自己在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运动,0岁之后就开始逐渐减少运动量。他认为,一些人年轻的时候疏于锻炼,想在老了之后补回来锻炼额度,这种做法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反而会给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
其实,徐老提倡的是适量运动,运动要分年龄和阶段,而不是越多越好。
实际上,国内外有多项研究都表明中老年人可适当进行运动,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锻炼肌肉,对神经系统健康有很大的作用,还能让体内新陈代谢速度加快,给身体带来全方位的好处。
对于老年人而言,运动不必过分追求高强度,而是要选择与自身身体素质符合的运动模式,如慢跑、散步、快走或是太极拳等。年龄并不是运动的障碍,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运动的需求不同,不能盲目和年轻人比。
“人老两个坎,熬过就长寿”讲的是什么?关于老年人的两个坎儿,民间说法有很多,其中7岁和84岁这两个年龄节点最为人熟知。
这还得说到古代圣贤孔子和孟子,据资料记载,孔子活到7岁,而孟子则享年84岁。鉴于他们对世人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他们为代表,将其寿命当做人生的两个关键阶段。
但从医学角度来看,人老的确有两个坎,却不是所谓的7岁和84岁,而是60-64岁和78岁左右两个年龄阶段。
其中,值得强调的是,60岁被视为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国家A症中心杂志JNCC发表的一篇研究中显示,A症具有发病率高,S亡率等特征,其中不管男女,A症新发病例数量都在60岁-64岁达到峰值。
60~64的年龄段,S亡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呈翻倍增长。
这意味着人从60岁开始,机体功能就会开始明显退化,免疫力变差,更容易发生疾病。所以,将60岁称为“坎”不为过。
那78岁为啥又是个坎呢?
这是因为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年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8.1岁。
所以,只要迈过60岁和78岁的两个坎,就可以恭喜你,进入了“寿命拓展期”,实现了长寿。
老年人能做到这几件事也有长寿潜质1、牙齿多又好用
很多老年人消化功能不好,有一个原因是口腔留有的正常牙齿并不多,咀嚼功能不好,间接的影响了消化功能。
正常情况下,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环境标准是拥有20级以上颗数的能够正常咀嚼食物的牙齿。
在丹麦有一项研究表明,口腔中功能牙的数量和寿命是有一定关系的,呈现出正相关。
等到人到70岁以后,如果有用健康的牙齿数量是大于20颗,那么七年死亡的风险率为22%。
如果70岁之后,可用的健康牙齿数量是零,那么七年死亡的风险达到了70%。
所以如果能够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那么说明有一定长寿的潜质。
2、肺活量高
肺活量也是能够衡量人是否长寿的标准之一,因为肺活量高说明呼吸系统相对较为健康,有着一定的活力,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不会觉得非常累,气喘吁吁。
肺活量小的人明显的问题是机体供氧不足,内部的机能活力就会大幅度下降。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肺活量相对较高,说明有一定长寿的潜质,呼吸系统非常健康。
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上二个特征,那么恭喜你很有可能真有长寿的潜质。
人到六旬后,进入“长寿关键期”自从过了60岁后,很多老人觉得自己身上问题多了,各种病都找上门了,事实上60—70岁的老人已经到了“长寿关键期”。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曾写道“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也就是说六十岁左右的人筋骨退化、真气衰竭,这个阶段一定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以便延年益寿。
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苗阳曾介绍:人在60岁左右这个阶段,身体机能变化的很厉害,等到70岁以后会稳定下来,80岁后会再度进入不稳定期。
而现代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在4岁、60岁、78岁三个年龄段,衰老会出现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这几个年龄段人体会出现断崖式的衰老。
老年人运动锻炼养生靠谱吗?应避免的误区有哪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重视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益处。然而,由于年龄、体质、疾病等因素的差异,老年人在进行运动时容易陷入一些误区。
误区一:运动强度越大越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如果盲目追求高强度运动,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
因此,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既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负担。
误区二:忽视热身和拉伸
热身可以提高身体温度、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拉伸可以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紧张,预防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和僵硬。
然而,许多老年人在进行运动时往往忽视热身和拉伸的重要性。他们可能会直接开始运动,或者只做简单的热身和拉伸动作。这样做不仅容易引发运动损伤,还可能影响运动效果。
因此,在进行运动前,应充分做好热身和拉伸。热身可以采用慢跑、快走、原地踏步等方式,持续5-10分钟;拉伸则应根据运动项目和身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拉伸动作,每个动作持续15-0秒。
误区三:忽视运动后的休息和恢复
适当的休息可以帮助身体恢复体力、缓解疲劳;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可以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支持。
许多人在运动后往往忽视休息和恢复的重要性。他们可能会继续忙碌于日常生活或工作,导致身体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这样做不仅会影响运动效果,还可能引发身体疲劳和损伤。
因此,在进行运动后,可以选择适当的休息方式,如散步、听音乐、阅读等;同时,注意饮食和营养补充,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支持
人到中年,器官功能和身体表现大不如从前,一定要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