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园林之魅力人物忠诚教育耕耘不辍

大学时代,他是“四川美术学院学生会主席”。工作后,作为四川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带头人,他先后创办了四川大学“室内设计专业”和“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如今花甲之年,他壮心不已,筹备、创办了“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作为院长的他,60岁,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再起步。

“老师,您创造了四川大学景观专业的辉煌!”这是学生毕业时,谢师宴上对他说的一席话。而他说:“近40年的教育生涯,让我欣慰的,是自己一手创办的‘景观建筑专业’,很成功!而让我骄傲的,则是我的学生——学生就是我的骄傲!”

在四川美术学院期间

当年,父亲一句“不要从政”,影响了他一辈子。曾经所在大学,将他作为重点干部培养对象。从学生会主席,到学院团支部书记,差不多的青年时光都在从事行政组织工作,但他的心里却始终惦念着“搞设计,搞专业教育”。

“我从没有离开过高校,但我也没有离开过社会,我把在社会中的专业实践,成功运用到了高校教育中。相比绘画,我更喜欢艺术设计专业,近40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艺术思维与工科思维的融合与转变,以及运用工科思维成功建立了学科专业教学体系。”作为“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这也许,就是对他近40年从事教育工作,最好的“注解”。

青年时代的牟江

牟江,60岁,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教授,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理事、设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风景园林教育专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四川省建筑业协会建筑装饰及环境艺术设计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建筑师学会景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园冶杯”风景园林国际竞赛评审委员,全国有成就资深室内建筑师。

从教近40年,仅研究生就培养了近人。从事风景园林专业学科建立,从筹备、申办,到成功后的不断完善和全身心投入专业教育工作实践,如今的四川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已成为业内知名专业。从“四川美术学院”到“四川大学”,牟江,从艺术的殿堂,到走进风景园林的世界,他是如何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教书育人,传授莘莘学子。他又是如何在风景园林的大舞台上,舒展自己的情怀与抱负。

一个甲子的人生路上,且看牟江的抉择、执著、信念与收获……

为自己而学

“父亲是一名报社编辑,医院工作。一个姐姐一个妹妹。”

我们的谈话,从牟江的童年回忆开始。

“父亲常说,为人要正,要多学习、多读书。”牟江说:“父亲不提倡去当官,不希望我从政。他说:尽量不要走政治的道路。”如今,牟江回忆起这些,言语轻松,微笑清浅,而他对父亲的深意,其实一直铭记于心,并在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指引着方向。

学生时代的画作

“因为父亲在报社工作,经历了太多的政治运动。或许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他才一直要求我们,脚踏实地,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术。父亲常说:以后要靠技术吃饭,你们现在要学好技术。”想起当年父亲的这些教导,牟江的眼里闪烁着爱与怀念。

“父亲是一个很爱钻研的人,做事认真而执著。当年,作为记者,父亲常外出采访。下乡,深入基层工厂,有时一去就数天。当时的条件,其实很艰苦,但他从不说苦,总是很乐观。回家时,常给我们讲述过程中的趣闻轶事,以及很多积极向上的故事和见闻。”牟江说。

初到成都

“母亲,一个很能干的具代表性的,典型中国妇女。里里外外一把手,对我宠爱有加。”作为家中独子,母亲对牟江的疼爱,可以从文革时,为了不让牟江下乡当知青,母亲先后让姐姐和妹妹下乡知青的事里,看出慈母对儿的疼爱与呵护。

“字是敲门砖”、“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和当年许许多多的家庭教育一样,这也是牟江家“家风”的一个缩影。

“从小就练毛笔字、钢笔字。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成绩都很好,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牟江说:“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常与班里的同学相约一起,探讨学习,那怕是在文革期间学习环境很差时。”

“童年最难忘的经历,就是文化大革命的经历,当时我很小,还亲眼见过当时的武斗……”牟江说。

曾经牟江的父亲也遭受过“批斗”。“幸好没有被打成‘右派’,只是短暂的批斗。”牟江接着说:“因为父亲的经历和我自身的亲历,‘文革’让我对父亲曾说的‘不希望我从政’有了更直接的感触。”而也就是这些经历,在牟江的心里发生着点滴积累、变化。

牟江出生在重庆市长寿县,籍贯是重庆市万州区,随父母工作调动,小时候生活在重庆市涪陵区。高中毕业,因为有美术特长,被商业局招入,国家干部编制,工作三年后,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就读艺术设计专业。”这就是牟江的求学路。

“初中,姐姐给我找了个美术老师,利用课余教我美术。当初的想法,仅仅是想着培养个特长,以后好找工作。加之我练过毛笔字,所以从中学开始,我就成为班上的宣传委员,办黑板报、搞宣传……”牟江的绘画之路,就是这样逐渐迈出。

与毕业生们在一起

“最开始学美术,很执著,随着对美术的深入,我渐渐地喜欢上了美术。为了学素描,我几乎把我们家属区大院里的小伙伴,都画了个遍,每个小伙伴都做过我的人像‘模特’。”童年的那些时光,牟江在绘画的艺术里,自得其乐。

高中毕业,因为有绘画特长,再加之学校里搞宣传工作的经验,牟江被商业局招入,成为一名“国家干部”。

“年底,是按国家干部招收,在局里搞宣传工作,搞板报、壁报,以及一些行政秘书工作。”牟江如此说着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年12月9日,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十年的中国高考,恢复。

尘封了10年的高考考场,重启大门。那一年,全国有万考生踏入高考考场,他们是从届到届,总共13届的学生。那一年的高考,让深陷过黑暗,身处茫然的一代人,迎来了希望的晨光。

那一年,牟江20岁,已经工作一年的他,也曾想投身这高考的“人潮”。

“年,因为喜爱绘画,我想报考当时的‘川美’。当年报考川美的人,人山人海,仅排队报名就要一两天时间!”牟江说。

而在牟江的求学路上,他的姐姐,又一次帮助了他。

“姐姐帮我找来了当时正在她们单位的,川美工作组里的老师,让他帮忙看看我的画,能不能考上……”牟江回忆:“川美77级里,可谓藏龙卧虎,如今蜚声海内外的,如罗中立、何多苓等,当年就在这高考的人潮中。”

在看过牟江的作品后,老师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你已工作,不是受照顾的知青,再加之今年强手太多,所以今年就不要报考了!”

没有报考大学的牟江,心里一直隐忍着。

“年,因为工作原因,我随局里工作队下乡垫江,深入农村三个月。因而错过了报考川美。年,原本我就没有放弃念头,再加上受已经于年考上川美的好朋友影响,决定报考‘四川美术学院’。”牟江说。

“报名时要通过单位批准,单位虽不情愿,但还是盖章同意了。而当我拿着录取通知书,再一次找单位签字、办手续时,单位领导惊异地说:考起了?!早晓得,就不答应你去考哦……”说到这里,牟江哈哈大笑,这笑声里,有当年考上大学,金榜题名的欣喜,也有少年得志的兴奋与自豪。

“考上大学,生活就此发生了改变,命运也随之改变!”牟江说。

“大学四年,工作了的人,因其经历了社会后再踏入大学,他学习的动力,学习的目的,与没有接触过社会的学生,完全不一样。我们是在为自己而学,我们是自己想学,想去接触更多,了解更多,学习更多,是主动的!”牟江。

回想当年,牟江感叹:“当初父亲让我学好数理化,学一门技术,而后来的我却没有遵从,选择了艺术。”

丢掉的可谓是国家干部的“金饭碗”,转而“为自己而学”。40年后的今天来看,这一次,无疑是牟江人生最为重要的一次抉择。而至于成败得失,唯有用来路上的荣辱成就,去述说、去证明。

走想走的路

“后来我才发现,我喜欢的并不是纯粹的绘画,我喜欢的其实是‘设计’。”牟江说。

“艺术设计”,这是牟江在四川美术学院学习的专业。

“我不是很喜欢当一个画家,而喜欢搞设计。当年的我,对工业产品的样式、装潢等诸如此类的设计感兴趣,通过在川美不懈的看国外原版期刊画册及相关资料,各种相关展览,那个时期的国外电影,对发达国家的现代设计在工业产品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的运用尤其用心







































白凤丸的好处
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zx.com/csxly/3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