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县古城遗址在京山城东北约40公里大富水中游的秦关(属宋河区),富水县因富水而得名,该遗址原是南新市,约在东汉建武初年,由今三阳区的新市遗址迁来,因宋河秦关在三阳之南,故加南以区别。又在建武中,光武帝封他姐姐宁平公主之子李雄为南新市侯。(光绪《京山县志?封爵表》载:“建武,李雄新市侯。按《东观汉纪》:‘光武以宁平公主子李雄为新市侯’。”)
南新市升为侯国后,就扩大了疆域,将原来的新市区域及东邻安陆西部(包括应城一部)扩入新市侯国。如清代易厚斋所著《万松斋文集》的新市考:“《后汉书·地理志》,始有南新市侯国。唐《元和志》、宋《元丰九域志》俱云,‘后汉分安陆立南新市县也。’”
至南北朝刘宋时,去南字又复为新市县,(《中华大辞典》载:“光武即位置南新市,属江夏郡,……刘宗时改曰新市,属竟陵郡。”但治所仍在秦关。)还改变了隶属关系。
直到西魏废帝三年(公元年)改新市县为富水县。县治仍在秦关,不久升为富水郡(一名富人郡),郡治亦设在富水城。(光绪《京山县志》:“西魏废帝三年……改南新市为富水,以界有富河。又置富人郡治焉,以角陵入之。”)
富水城地处大富水中游土地肥沃平坦的滨河平原地区,物产丰富,人口密集,古时可能是一水陆交通发达的繁荣城市。宋以后虽废此县治,但仍保持着本地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经久不衰。到隋朝时,富水和京山同属安陆郡。唐及五代对同属温州和郢州。
当时富水县的疆域,继承了新市的领域:西至长寿(今钟祥),南至京山,北至随县,东至安陆、应城。
直到宋乾德二年(公元年),废富水县并入京山县。从此南北统一,如今版图。
富水城的遗址,康熙十二年版《京山县志·古迹》载:“富水废县,计省入在宋乾德二年,逮明嘉靖、已六百余载,而城南门瓮犹存,富水寺左偏,疑即县治。是时城址高犹丈许、广可当京山城三分之二,内抵平为田,可数百亩,东南距富河甚近,瓦砾弥望。”
据笔者年到秦关考察富水城遗址,所见与《县志》上记载基本相符。富水城址的墙基,最高处仍有一米左右。富水寺的遗址至今还清晰可见,该寺宋代名“资圣院”。明正统八年(公元年)重修,规模宏大,分前后两殿,保存至解放后60年代初期,“文革”时拆除。在原寺址处,现建秦关中学。这里还保存一口古井,(城内还有许多类似古井、多已填平)现仍可使用。田亩中还有“瓦砾弥望”。在富水寺南,有一村名“牢房塆”,仍可见古县治的痕迹。
明朝著名学者王格,在其《富水寺》一诗中,有“古县今为寺”的诗句。可证今寺址,即当时县治所在。
据以上史料,足见富水城遗址,确在今宋河秦关。富水县,自西魏废帝三年(公元年)承继新市为富水县,直到宋乾德二年(公元年)废除并入京山止。富水县在历史上共历时年。
京山市档案局
为京山建档打造京山历史文化百科全书
欢迎提供稿件:
邮箱:
qq.北京治愈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诊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