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对,又是新的一期
“走读广西”!
从来都不着急长大的文旅君
带大家去走读两个年轻的城市——
河池和来宾。
两个城市之所以年轻,
是因为两者均在年建制,
算算时间,现在也才18岁,
放在历史的长河里
他们还是个宝宝呀!
然而,
就算是宝宝,
也是有故事的宝宝呢!
河池
生态长寿,康养河池
提到河池,文旅君最先想到的是宜州烧烤黑米粽、巴马香猪豆腐圆,仫佬白糕竹板鱼,罗城葡萄火麻仁……。但现在,那些烧烤摊煮粉店特色菜馆先放一放,河池市民族图书馆的谭荣玲馆长给我们讲讲一般人不知道的河池的故事。河池市民族图书馆成立于年,新馆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百旺路13号,于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当文旅君对于河池的印象还停留在巴马老人很长寿,环江肥牛很好吃的时候,谭馆长已经“刷”地甩出一张地图,给了我关于河池文化的一句话总结:生态长寿市,三姐文化城。
河池地处广西西北边陲、云贵高原南麓,是广西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最多的城市,也是广西喀斯特地貌型出露最多的城市,是名副其实的喀斯特王国。这里是少数民族地区,境内有世居民族8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6.1%。河池素有“四区五乡”之美称。“四区”即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五乡”即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铜鼓之乡、世界长寿之乡、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诚然,长寿之乡巴马和刘三姐故乡宜州已经耳熟能详,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在河池,可以找到全部用青石板铺砌而成,路面平均宽度为1.24米,连接黔、桂两省区,东起环江社村的下峒坪,西到贵州的黎明关,全长25公里,穿越九重雄关的古代商道;也有年底才投产建成,仅次于三峡电站的全国第二大水电站,位于广西天峨县城上游15公里处的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被视为“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的“龙滩电站”;既能身居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一览群山雄奇,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为高峰丛深洼地。此处石峰造型奇特,底部基座大部分呈垄岗状,相互连接,峰顶海拔高程一致,故形成—米高的岩溶剥夷面,分布面积大,是世界上发育最典型的峰丛地貌;有深浅不同的洼地个,平均5.28个/平方千米,其中深-米84个,-米25个,≥米的5个,是世界上洼地最多最密的岩溶峰丛区。
亦可前往到东兰、环江,体验铜鼓文化、傩文化的人文魅力。傩面舞:毛南族傩文化主要表现形式。傩面具是毛南族傩活动中的必不可少的道具,是毛南族傩艺术中的物化形态,也是毛南族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广西环江毛南族傩面具有着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背景,具有跨民族、跨文化的特质,其艺术形象丰富,主要来源于毛南族歌谣、师公唱本、口述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中。
时间有限,完全逛完河池是不可能的。于是谭馆长给文旅君指了一条明路:近些年,为了让外界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