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隰县支行与隰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在中国人民银行隰县支行会议室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支持隰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并就全力推动示范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融资达成共识。
隰县历史悠久,素有“河东重镇、三晋雄邦”之美誉,公元前17世纪,是商朝属下的基方小国部落。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属同姓诸侯国中的蒲国。春秋时代,晋文公重耳分封此地,史称蒲邑。战国归魏,改蒲阳。秦属河东郡。汉置蒲子县。西晋永嘉二年()刘渊建汉,曾徒都蒲子,后迁平阳,于此置大昌郡。北魏初属仵城郡。魏孝文帝改蒲子为长寿县,太和十二()年于此置汾州。北周大象元年()置龙泉郡。隋朝统一全国,视晋西为要冲,开皇五年()废郡置隰州,继设隰州总管府,开始以“隰”命名。《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南有龙泉下隰,因以为名。”开皇十八年(),下设隰州县,大业三年()改隰州总管府为龙泉郡,辖隰州、永和、楼山、石楼、蒲县。唐武德元年()置隰州,属河东道。武德二年设总管府,领隰州、中州、昌州、南汾、东和、西德6周。贞观三年()复置隰州。宋、元、明、清因袭州置。
中华民国元年年5月,隰州改隰县,直隶山西省。民国3年()划属河东道,民国19年()撤销河东道,仍直隶山西省。民国26()年9月,山西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移驻隰县黄土村,晋西事变后又移驻城关镇、辖汾西、霍县、灵石、石楼、永和、隰县、大宁、蒲县、吉县(次年划出)、乡宁(次年划出)、临汾、赵城、洪洞、襄陵、汾城等15县。
年11月28日,隰县解放,中共九地委、九专署、九分区驻隰,辖隰县、蒲县、永和、汾西、洪洞、赵城、大宁、石楼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隰县划归临汾地区。年6月27日,隰县与大宁合并为隰宁县。同年又与蒲县、永和、石楼合并组建吕梁县。年复改隰县。
年10月,隰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正式获批。随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全面推进,不仅为隰县农业农村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也为隰县与农发行隰县支行提供了巨大的合作空间。签约会上,农发行隰县支行负责人戴林鹏表示,农发行将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为隰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积极使用多类型的融资产品,在信贷规模配置、利率定价、贷款期限等方面争取更大优惠,对该县推进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给予信贷倾斜与优惠。管委会副主任冯晶萍指出,此次签约开启战略合作新模式,多渠道、多方位、多角度支持农产品加工、物流、电商、一二三产业融合类等企业,最终实现包括政银企三方在内的多方共赢。隰县历史悠久,素有“河东重镇、三晋雄邦”之美誉,公元前17世纪,是商朝属下的基方小国部落。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属同姓诸侯国中的蒲国。春秋时代,晋文公重耳分封此地,史称蒲邑。战国归魏,改蒲阳。秦属河东郡。汉置蒲子县。西晋永嘉二年()刘渊建汉,曾徒都蒲子,后迁平阳,于此置大昌郡。北魏初属仵城郡。魏孝文帝改蒲子为长寿县,太和十二()年于此置汾州。北周大象元年()置龙泉郡。隋朝统一全国,视晋西为要冲,开皇五年()废郡置隰州,继设隰州总管府,开始以“隰”命名。《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南有龙泉下隰,因以为名。”开皇十八年(),下设隰州县,大业三年()改隰州总管府为龙泉郡,辖隰州、永和、楼山、石楼、蒲县。唐武德元年()置隰州,属河东道。武德二年设总管府,领隰州、中州、昌州、南汾、东和、西德6周。贞观三年()复置隰州。宋、元、明、清因袭州置。
中华民国元年年5月,隰州改隰县,直隶山西省。民国3年()划属河东道,民国19年()撤销河东道,仍直隶山西省。民国26()年9月,山西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移驻隰县黄土村,晋西事变后又移驻城关镇、辖汾西、霍县、灵石、石楼、永和、隰县、大宁、蒲县、吉县(次年划出)、乡宁(次年划出)、临汾、赵城、洪洞、襄陵、汾城等15县。
年11月28日,隰县解放,中共九地委、九专署、九分区驻隰,辖隰县、蒲县、永和、汾西、洪洞、赵城、大宁、石楼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隰县划归临汾地区。年6月27日,隰县与大宁合并为隰宁县。同年又与蒲县、永和、石楼合并组建吕梁县。年复改隰县。
▲隰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产业区俯瞰图
隰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作为省级开发区,将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管理优势,以农产品深加工、梨果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着力推动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营造良好“三农”融资环境,协助完善融资主体诚信体系,加强信用实施环境建设,强化对合作项目的行业指导和监督。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密切沟通,通力合作,坚定不移支持隰县“三农”事业发展和示范区建设,助力隰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隰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概况!
●山西唯一!隰县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文化旅游、生态农业,临汾沿黄七县大动作!
隰县历史悠久,素有“河东重镇、三晋雄邦”之美誉,公元前17世纪,是商朝属下的基方小国部落。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诸侯,属同姓诸侯国中的蒲国。春秋时代,晋文公重耳分封此地,史称蒲邑。战国归魏,改蒲阳。秦属河东郡。汉置蒲子县。西晋永嘉二年()刘渊建汉,曾徒都蒲子,后迁平阳,于此置大昌郡。北魏初属仵城郡。魏孝文帝改蒲子为长寿县,太和十二()年于此置汾州。北周大象元年()置龙泉郡。隋朝统一全国,视晋西为要冲,开皇五年()废郡置隰州,继设隰州总管府,开始以“隰”命名。《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南有龙泉下隰,因以为名。”开皇十八年(),下设隰州县,大业三年()改隰州总管府为龙泉郡,辖隰州、永和、楼山、石楼、蒲县。唐武德元年()置隰州,属河东道。武德二年设总管府,领隰州、中州、昌州、南汾、东和、西德6周。贞观三年()复置隰州。宋、元、明、清因袭州置。
中华民国元年年5月,隰州改隰县,直隶山西省。民国3年()划属河东道,民国19年()撤销河东道,仍直隶山西省。民国26()年9月,山西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移驻隰县黄土村,晋西事变后又移驻城关镇、辖汾西、霍县、灵石、石楼、永和、隰县、大宁、蒲县、吉县(次年划出)、乡宁(次年划出)、临汾、赵城、洪洞、襄陵、汾城等15县。
年11月28日,隰县解放,中共九地委、九专署、九分区驻隰,辖隰县、蒲县、永和、汾西、洪洞、赵城、大宁、石楼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隰县划归临汾地区。年6月27日,隰县与大宁合并为隰宁县。同年又与蒲县、永和、石楼合并组建吕梁县。年复改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