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癞风治疗要多久 http://pf.39.net/bdfyy/jdsb/190619/7230185.html
前言
阿ben听说我们要去长寿路踩点,
马上就两眼放光说我要去我要去,
但是我们这一次去,
可不是只有“吃”。
说起长寿路,
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起的,
无非就是陈添记、宝华、顺记、坚记……
那些怎么都吃不厌的西关美食。
好像每次来这里都是为了吃。
这一次,
我要说说除了“吃”以外的,
这片西关小姐生活过的地方。
“
你在人头攒动的上下九
摩肩擦踵
”
网上关于长寿路的觅食攻略随手一大把,
周末的长寿路和上下九更是人头攒动。
被装潢一新的骑楼上,
交错着Nike、莲香楼、KFC的招牌,
更多的是起起落落的叫卖声:
“10元一件!全场10元一件了!”
渐渐地上下九和长寿路变成了一个
说不清是旅游景点,
还是中低档消费圈的地方。
西关美食的口碑为长寿路带来了人流量,
可这里却在发展中一味追求新老更替。
老房刷新漆,老街换新貌,
变高档了,现代化了,
可是怎么感觉,除了那碗云吞面,
味道都变了。
“
我在光影斑驳的逢源路
享受宁静
”
好在商业化区域只有一小片,
随便拐进一条小巷里,
仍能感受到老广州的安详。
漫步在旁边的多宝路、逢源路、宝源路上,
路两旁挤满了参天的大树,
路人以极慢的步速前进着,
完全不同于天河街头恨不得跑起来的白领。
其实更地道的西关美味就藏在这些街巷中,
一家用长椅充当饭桌的牛肉丸粉,
貌不惊人但味道惊艳。
被街坊光顾了多年的屎坑粉,
牛腩炖煮得恰到好处。
排在新联肠粉店前的人,
多是附近街坊帮衬,
即使出名后,价格依然亲民。
这些店不懂什么推广营销,
只靠着街坊邻里的口碑和绝佳的手艺,
十年如一日地守着小小的店面和味道。
“
她曾在斑斓的满洲窗前
勾鬓画眉
”
其实走在老街上,
有时候会忘记广州已然是个国际都市。
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只有稀稀落落的西关大屋分散在街边。
via:左眼世界
曾经西关小姐东山少爷的爱恨纠葛,
曾经大家族的错综情仇,
现在屋破人不在,
那些电视剧一样的家族史也随之消逝。
via: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老广童年里的鸡公榄,
因为时代变迁已经无人售卖数年。
直到人们意识到留存西关民俗的时候,
鸡公榄才重现在上下九。
幸存的西关大屋也没剩多少,
屋主搬离、政府拆迁…
不再朱红的木趟栊,生锈的铜环,
为何透出一种名门望族没落的无奈悲怆。
via:南望居士(LOFTER)
“
市井的情怀还在
包容平和的广州人还在
”
老广州们还在荔湾湖公园听粤剧,
吃着最传统的老字号。
最原汁原味的广州生活大概就是这样,
雷打不动的早茶一盅两件,
慢悠悠地走在老街上,
在骑楼下读报。
城市发展的轱辘越转越快,
但快速的脚步带走的是名和利,
真正沉淀下来的是厚重的岭南文化。
via:Dawn
许多靓仔靓女也中意食云吞面,
他们也喜欢和家人坐下来喝个一上午的早茶。
广州不只是一个光鲜亮丽的CBD,
更可爱、更有情怀、更朴实的广州,
在老城区的小巷里。
via:tanrenye
这大抵是广州成为广州的原因,
包容且平和,
以开放的心态迎接着发展和改变。
啊啊文字
奈奈美
啊啊图片
Kevin、Summer
啊啊配乐
光阴的歌
啊啊歌手
东山少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已注明出处)
彩蛋
?
回复后台“长寿路”
给你一份小众的长寿路觅食指南
吃货收好不谢(○’ω’○)
怪兽的个人
快来找我们玩╭(╯3╰)╮
/往期图文/
戳图查看往期精彩图文
?
据说只有1%的人,
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