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这里吃粥吃粉,感觉舒心放心。”韦先生吃早餐时竖起大拇指说。近期来,大化瑶族自治县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多措并举深入加强小餐饮店监管,该县城区新化西路大榕树旁覃生献黄金粥、大吉饮食店等6家小餐饮店在经营环境“脏、乱、差”的情况下实施整体改造,不断提高特色小吃品味,实现小餐饮店从路边小吃到长寿美食华丽转身,营造良好的饮食安全环境。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今年4月,该局举办全县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自律意识;今年7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实施之际,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饮食安全氛围。该县以去年以来先后荣获农业部授予七百弄鸡地理标志、中国饭店协会授予“绿色食材基地”称号为契机,组织企业参加红水河流域长寿特色美食培训,提高厨艺技能,在区内外食品推介会、厨艺大赛中小餐饮店的小吃大发光彩,路边小吃在规范管理基础上朝着长寿美食方面健康发展。
加强审批,严格把关。在受理企业行政审批事项时,工作人员实施首问负责制,告知企业食品经营安全知识,并按要求严格场地审查,力争做到“办证一家,规范一家”。
加强巡查,规范管理。执法人员加强日常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硬件设施及流程、采购、从业人员、食品加工过程管理等是否规范,督促企业负责人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公众饮食安全。同时,集体约谈一批经营环境不卫生、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企业,督促整改,促使其规范经营。
深入企业,悉心指导。执法人员因地制宜指导企业按“生进熟出”流程、“明厨亮灶”和民族特色要求合理布局厨房,完善设施设备,做到“生熟分开、素荤分开”,不断改善经营场所卫生条件,全面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整改前
整改中
整改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