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329269/作者:夏有贵大悟县东新乡红花村四组名叫坛子井李家塆,为什么叫坛子井李家塆?
坛子井李家塆就是以塆子西面一百米处的田冲中,一过路田田边的一口水井而得名的。该水井任凭旱魃肆虐,几个月不下雨井中泉水不折不涸,还有泉水溢出。咸丰六年天旱三个半月,到处良田绝收,唯独坛子井所在田和其下面几个田仍获丰收。很久前此井只是一个自然水凼,挑水提水时容易将泥土搅动造成水浑不卫生的现象,后来塆里有一做好事者买了一个坛子安放在泉水眼之上,坛子下面凿几个小孔让泉水沁进坛内。原来到大新没有公路,太平整个公社十三个大队加姚畈、丰店、宣化一带的人到大新去赶集,挑脚运货物到广水到汉口超近路走捷径都要从坛子井路过,每位过路人经过此井没有不歇下来捧几捧井水解渴的。就这样甘甜清冽、味道纯正的坛子井水不知方便了多少南来北往客商,不知道浸润了多少路人口渴难耐、犹如冒火的咽喉,不知搭救了多少饥渴将死路人的性命。如果将杜牧的清明七绝诗后两句稍作改动,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改为“问君消暑哪里有,坛子井中有清泉”是十分贴切的。如果将坛子井李家塆称作长寿塆是名正言顺一点儿也不过分的。凡是在塆里吃坛子井的水的人到八九十岁头发还不那么白,且身体健康步履矫健。上几代李敦永活了九十七岁,唐翠华活了九十五岁,李敦树、李敦敏……都活了九十多岁。当代的李仁典八十五岁,挑一担一百多斤的担子毫不费力,他还种了三亩责任田,秧了几亩地的花生,李仁漠、徐桂华夫妇八十三岁仍种责任田六亩,秧两百多斤花生种的花生,李仁训、陈翠英夫妇种三四亩田地,每年产稻谷两千多斤,红薯、花生一千多斤,李仁知也近八十岁还个个集上街做调料生意,家里也种了三四亩田地,塆里七八十岁的老婆都可做饭洗衣服,照看小孩。坛子井李家塆的人普遍健康长寿,大家都说是与长期饮用坛子井的水有密切关联,坛子井的水中可能含有对人体非常有利的某几种矿物质,要不然怎么唯独此塆的七八十岁头发还不那么白而以长寿著称呢?坛子井的坛子后来被人不小心打破,坛子井塆里的李姓木匠箍了杉树木桶来作替代。坛子井仍在发挥着供人饮用解渴浸润心田的功能,只是现在塆里都安了自来水,水井三截木桶中有一处因年久腐烂穿了一个大洞,水都漏到田里去了,现在没有水溢出,但井面深深的溢出口可鉴原来井水之充足。如果哪位企业家慧眼识宝,通过化验它的矿物质,将此井投资开发成为矿泉水厂,让坛子井水源源不断流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为各大城市乡村的人民提供天然保健饮料,那是造福于民的善举也。(根据民间传说和实地勘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