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恍恍惚惚今夕传媒旅行家出品

我给自己挖了个坑

今天是12月10号,日本的红叶季也已经进入尾声。老章终于发现,对一个严重拖延症患者来说,三个月也就是追个《白夜追凶》,再来几盘农药就过了的事儿。

所以,当某天某个无聊家伙在酒足饭饱后剔着牙问我:你的游记呢?

我cao,终于发现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如果不把这坑填上就会整天踹踹不安,纠结不止。

其实并没有人会在意你有没有及时地写完游记,而且正如某人说的,又没有大胸的妹子,反正这游记也不会火。

不过老章还是决定要写完它,万一大家看腻了大胸妹子想换个清淡些的呢。

刀总的行程

这次关西的行程是刀总订的,习惯了叫刀总便忘记了她的真名。

并没有问过刀总的星座,但我猜一定是处女座。因为那份详细到爆的攻略,吃喝拉撒玩事无巨细,配上图直接就是一篇游记啊。

可是我只看了二十秒钟就放弃了。太详细了反正看了也记不住,何必浪费这本就不多的脑容量。

于是直到出发,老章除了知道目的地是关西外其它便一概不知了,水瓶座心大起来也是可怕。

但是我至少保存了攻略,所以还能记起整个行程:

Day1上海??大阪??和歌山和歌山城

Day2和歌山??白滨千畳敷,三段壁

Day3白滨??新宫熊野速玉大社??那智熊野那智大社??姬路

Day4白滨??姬路姬路城

Day5姬路??直岛地中美术馆??京都

Day6京都高雄??仁和寺??龙安寺??天满宫

Day7京都清水寺??二年坂??知恩院??青莲院

Day8京都岚山小火车??天龙寺??宝严院??野竹林??

Day9京都??大阪机场??上海

感谢刀总的规划,行程很顺利。虽然处女座一直是个让我头疼的星座,不过貌似旅行时带一个也不错。

关西机场,出关后先去JR办事处事先订好的关西广域铁路周游券。5天券的价格是日元/人,不要觉得贵,物尽其用的话其实超级划算,绝对是一券在手,暴走不愁。

这是一场四个妹子加两个大叔的旅行。两位老章,一样的喜欢拍照,一样的对行程一无所知。

咫尺天地的大千世界

和歌山市,作为和歌山县的县府真的有些小巧。你从酒店的窗口望去,就会发现不远处的和歌山城看起来似乎就是城市的制高点了,那也是我们今天目标。

不过作为初来乍到的落脚点,小城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人少安静,干净整洁。长途跋涉的疲劳和飞机晚点带来的烦躁的的心情很快就会被小城的从容不迫所治愈。

但是太从容不迫便没了逛和歌山城的时间。于是只能把目标缩小,和歌山城脚下的西之丸内有一处红叶溪庭院,顾名思义红叶很是有名,随便逛下就权且当作是热身了。

城堡,庭院,寺庙,神社和温泉,如果问我来日本看什么,就一定逃不出以上这几项。

既然来了红叶溪,那就先说庭院,日本的庭院艺术最早是从中国传入(这话听着像韩国人),但确实日本很多庭院的原型就是中国的一些山水景色。

只不过日本的庭院所表现的不仅是风景,也融入了哲学和禅意的思想,还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形式。

庭院一般不大,但浓缩既是精华,庭院里常用的绿色植物,假山,岩石,苔藓,小桥流水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微缩造景,可以说在有限的空间里却包容了大千世界。

螺蛳壳里做道场,大概也只有日本这样土地和资源都稀缺的岛国才能孕育出这样的艺术形式。

当我们被庭院的管理员们请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从和歌山城的护城河外可以看到已经点起灯的和歌山城。

和歌山城是与松山城、姬路城合称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虽然时间的关系没能进入参观,但是因为后面的日程里还有姬路城,所以也并没有太多遗憾。

城下倒影在水里的是御桥,通往城堡的大奥。大奥是给女眷居住的地方,相当于皇帝的后宫。

一碗和歌山拉面无疑是非常接地气的。多年前拉面从中国经横滨的中华街传入日本(我是不是越来越像棒子了),如今的风头却几乎要盖过祖师爷了。

中国拉面重视面条的制作,日式拉面的精髓应该是在她的汤底。当然日式拉面也有很多品种,比如酱油拉面,味增拉面,豚骨拉面等等,但无不在汤底上下足功夫。

面前这碗和歌山拉面应该属于豚骨拉面,浓厚的红汤口味偏重,却仍旧让你忍不住把汤都喝个底朝天。对了,吃拉面时就不用装斯文了,平时内敛的日本人唯独吃面时喜欢发出哧溜哧溜的声音,大概是声音越大代表拉面越好吃的意思,也代表了对店家的肯定。

高潮来得很突然

第二天一早出发去白滨,还没热身,就已经迎来了此行的第一个高潮--白滨温泉。

日本的温泉本就出名,而白滨温泉是日本三大古温泉之一(另外两个是道后温泉和有马温泉)。白滨靠着太平洋,有白沙滩和海水浴场,因此得名白滨,滨在日语里就是岸,滩的意思。

这里聚集了无数的温泉酒店和旅馆,算是日本的度假胜地之一。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第二天便开始享受了,真担心后面的反差太大影响士气。大概老天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一大早就开始下起雨来,这是准备增加游戏难度,顺便泼泼冷水的节奏么?

超喜欢日本的火车站,蜿蜒的铁轨,色彩款式多样的火车,老旧的站台,安静等车的人都是很好的素材。

中午左右就到了白滨。来的太早,酒店的免费巴士还没开始运行,于是只能自己坐公交去酒店了。

如果只打算泡酒店不出来,就买单程的公交车票。如果还打算在白滨四处逛逛,或者去其它地方玩,可以买公交一日,二日和三日券,各取所需了。

订的酒店叫,名字有点长但很有范儿。但是在日本再有范儿的酒店也要3点才能checkin,而早上10点前就要checkout了。

当然,即使没有checkin,你仍旧可以窝在酒店舒适的沙发里听听雨,看看书打发时光。可我们还是选择了hard模式,回到外面的凄风惨雨里继续晃荡。

千畳敷,就在酒店的隔壁。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海蚀地貌,海边的一大片岩石被海水侵蚀后,远远看去好像上千张榻榻米垒在了一起,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而且还色彩丰富。

小心翼翼地爬上千层糕样的岩石,却发现虽然下着大雨,但是地面却并不湿滑。于是便放开了在岩石间上穿下跳。

眼前灰蒙蒙水面应该就是太平洋了。即使在雨中阴沉沉地失去了颜色,但至少我知道在雨过天晴以后她一定是醉人的蓝色。

于是决定明天早上再来看日出,不知道为什么想当然的以为面向大海便是东方,结果却闹了个笑话,后面会说到。

离千畳敷不远还有一处叫三段壁的景点,那是一处伸向海中达2公里,高出海面50米的断崖。据说在春季,上涨的潮水拍打悬崖,看起来惊心动魄。

千鸟之汤的汤

经历风雨才会懂得幸福的意义。被大雨淋得透心儿凉后能泡个温泉,才知道从地狱爬回天堂的的幸福感是double的。

而海舟的温泉是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这里的温泉分三种,都是露天或者半露天温泉。第一种是男女分开公共汤,第二种是可以包下的私汤,适合情侣或者家庭,第三种是混浴。三种温泉从高到低,沿着酒店的山坡一级级往下,一直延伸到海边。

最远也是最不可错过的自然是混汤,是不是有人已经想多了?混汤不代表你能在里面看见光溜溜的苍老师,酒店有专门混汤穿的浴衣。赞是因为风景,混汤最靠近海边,几乎就是咫尺之遥,所以可以边泡温泉边赏海景。

YY一下,温泉,大海,落日,晚霞,和完美之间只差一个苍老师的距离,你们不要嫌弃苍老师年纪大,老章奏是那么念旧。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原谅没有自己的照片,一来规定泡汤不能拍照,二来到酒店就换上了浴衣,穿着浴衣挎着单反形象估计略猥琐,一定会被认为是痴汉。所以,此处省去字和张照片。

如果说温泉是意料之内的G点,那么酒店的晚餐和早餐就是开发了新的姿势,属于意料外的惊喜。

日本的温泉酒店一般会含早餐和晚餐的,就是一般所谓一泊二食。

海舟提供的都是套餐,比起国内大部分品种雷同,口味牵强还价格不菲的日料,海舟的出品在色香味上都是完胜。

即使早餐也是如此,看着铺面桌面的美食,吃和不吃都会有森森的负罪感。

哎呀,小姑娘拜托注意吃相,略猥琐略猥琐。

对了,早餐厅在高处,有一排靠窗的座位,将目光越过窗外绿色的庭院,就能看到蓝色的太平洋,不大的海浪反复的拍打着怪石密布的海岸,散开了细密的浪花。让你的视觉和味觉同时感到巨大的满足。

低级错误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我的后脑勺上的时候,我知道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原来不是每个太阳都是从海里升起来的额,习惯了中国东海岸线的生活,以为大海总是在太阳升起的方向。

而实际上,和歌山县是在纪伊半岛的西部,所以太阳会从眼前的太平洋落下而不是升起,这奏是不好好做攻略的下场。

8过,我们总不能被这小小挫折影响了心情。好歹今天雨过天晴,虽然深秋清晨的海风凉意很浓,但至少守得云开日出,昨日阴沉沉的大海又恢复了蔚蓝的颜色。

清晨无人,这大片的奇特岩石就成了我们的私人乐园。各种上蹿下跳,摆pose拗造型都毫无顾忌,直到咕咕叫的肚子提醒我们还没吃早饭。

吃完早晨继续出发,拜托刀总要不要那么勤奋,那么好的酒店拜托给我一个出门的理由。

于是刀总翻了张照片给我,差不多就是上面这样。

好吧,我还能说什么,走。

熊野三山

中国人喜欢破而后立,不破不立,在新技术新文化新时代诞生后就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和否定过去。而日本在这方面则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有时候甚至会显得过于保守。

体现在日常生活里,你就会发现当中国早已经进入DVD时代时,日本人还在坚持使用录像带。而网络购物和在线支付虽然在国内大行其道,但日本的主流仍旧是实体店和现金支付。

体现在宗教文化上,你就会发现日本的寺庙和神社虽然很多,但是大家都和平相处,各司其职。而在在中国佛教和道教为了争老大曾经斗得头破血流。

那些在盛唐时期传入日本的那些文化在日本能够传承发展至今,但做为老祖宗发源地的中国反而已经很难找到踪迹。所以虽然日本人的槽点很多,但是他们对文化历史的传承和尊重老章觉得还是很值得肯定和学习的。

这大概也能够解释为啥在日本神社和寺庙会多如牛毛。你想光神社就分成”神宫”,“大社”,“神社”这样不同的类型,每个类型里还有许多不同的派系。比如明治神宫属于神宫系,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和今天要去的熊野三山就属于大社这个级别。

熊野三山是指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大社和熊野那智大社这三个神社。他们和大峰,高野山以及连接京都,奈良两个古都的几条参拜道被统称为“纪伊山地的圣地与参拜道“,并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熊野速玉大社在新宫市,从白滨坐JR大约要2个半小时。不过这一路风光独好,为啥?看下面的线路就明白了。这是一条海岸铁路,沿途很多路段都能看到太平洋。而且有些车厢还特意设置了观光的座位,座位不是向前,而是侧向了海面的方向。

斯里兰卡的科隆坡和加勒之间有一段很有名的海岸铁路,据说是宫崎骏的漫画千与千寻的原型。但其实风景很普通啦,JR的这一段我看可以秒了斯里兰卡的。

可惜花了3个小时才到的速玉大社了无亮点,半个小时足矣。

不过我们不是还有那智大社呢么,那智大社无论从规模还是看点都要丰富地多了。

正好遇到中学生放学的时间,车厢里除了我们几个“外来人员”几乎都是中学生。和国内一样,大家都是低头族。

坐JR回到那智胜浦站。本来打算坐车站的公交车去大门坂,但下车后发现整个车站就我们几个人,旅游中心,甚至火车站都找不到半个人,更不知道公交车什么时候回来。

幸亏在车站前有家小饭店,而老章倭语还不错。

开店的是一对老夫妻,告诉我们公交车还要等很长世间,于是拜托他们帮我们叫了出租车,给他们电话费他们坚决不收。yousee,其实老百姓大部分是善良的。卖着三聚氰胺奶粉,青岛大虾和雪乡火炕的人却还整天喊着爱国才是真讽刺,连自己的同胞都不爱。

不管是公交还是打车,务必要在“大门坂”下。古时这是个收费站所以被称做“大门”,而坂在日语里是斜坡的意思。顾名思义这是一条上山的步道,这条长约米的参拜道可以直接上到那智大社。她属于熊野古道的一部分,保存的非常好,脚下是长满苔藓的石阶,路两边古木参天,神秘而幽静,像极了宫崎骏漫画里的世界。

配合着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幽幽鼓声,神社的巫女慢慢起舞,一举一动气定神闲,一张一弛收放自如。只是不知是什么仪式,而观众也只我一人。

三重塔和远处那智大瀑布的合影是那智大社的标准照。如果有幸遇到雨后山谷里升起云海,那画面估计还要美上百倍,而刀总用来勾引老章我的也就是这张了。

唯一的遗憾恐怕就是因为在这里留恋太久,以至于错过了海边的日落。

名城和名肉

姬路城,名字都透着妖娆。不过成如其名,这是我去过的日本城堡里最美的一座,没有之一。难怪人家也是日本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姬路也是一座一个小城,因为从JR站出来抬头就能望见姬路城。宽敞笔直的“お手前通”连接着车站和城堡。

订的酒店就在车站和姬路城之间,先checkin,然后整个下午的时间就留给姬路城了。

姬路城和之前错过的和歌山城是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之二。还有一座是松山城,在四国岛的爱媛县松山市,离得也不远,而我曾经在爱媛呆过一年,却从没去过松山城。

科普一下,日本的城堡按建造的地势分为山城,平山城,平城和水城。山城顾名思义就是建在山上的城堡。如果没有合适建城的山,那就建在小山丘上,叫平山城。小山丘也没有那就建在平地上,叫平城。还有建在水里的,叫水城,水城我没有见过,好奇。

姬路城门票0日元,城下还有一个好古园,两个门票打包日元,这多出的40日元绝对超值,一定要去。

好古园由9个个不同风格的庭院组成,秋天有红叶的点缀无疑是最漂亮的。奏是人有点多,正常时间去的话人多都不好意思用三脚架,硬是手持一秒,还是拍不出流水的质感。

据说拍姬路城最好的角度在西之丸,不过我们来晚了,西之丸的红叶都已经在地上了。但其实我觉得还是樱花和白色为主色调的日式城堡更配一些,而且姬路城的樱花据说也是蛮美的。

这些光秃秃的树枝就是樱花树,每年3月底4月初樱花盛开时又将是怎样一副美景呢?

夕阳照耀下的姬路城。

跟着妹子出游的另一个好处是你不用担心吃什么,因为她们的攻略里永远少不了美食。

这不,今天的晚餐就是神户牛大餐。姬路市和神户比较近,所以这里的神户牛肉店也不少,应该也是蛮正宗的。

川村牛排主要是做铁板烧,有各种的套餐,神户牛的,日本牛的,不同分量牛肉的。因为穷所以只点了实惠的和牛套餐。没想到歪打正着啊,比了下和牛和神户牛的口感,虽然都是觉得入口即化,嫩到飞起来。但是好像和牛的口感反而更好啊,本来以为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结果同行的小伙伴也是这样的评价。

对了,如果你胃口不大就不要点大份的了。神户牛也好和牛也好,雪花肉里都是满满的脂肪,优点当然是口感好,缺点就是很容易饱,或者说,很容易腻。

PS:从大阪到姬路城可以坐山阳新干线,40分钟,又一次深深地感觉JRPASS赚到了。

爱上性冷淡

早上起来先撸一把姬路城的日出,当然清早还不能登城,只是拍下城堡被朝阳照亮的样子。

之后我们将出发去直岛。

直岛,抱歉出发前根本没听过这个地方。查了下日语的发音是直(なお)島(じま),直る在日语里是纠正,治愈的意思。哟,难道是治愈系。

直岛属于香川县,是濑户内海上的一个小岛。除了三菱在直岛上开了一个铜矿,直岛几乎没有什么算得上事儿的历史。可如今直岛却越来越文艺范儿,难怪妹子们跑那么大老远都要来。

去翻下直岛的成长史,发现就是一个屌丝逆袭经典案例。过程就不说了,如今直岛和安藤忠雄,草间弥生这样越来越多艺术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也让越来越多喜欢艺术(装逼)的人们趋之若鹜。

从姬路出发,到直岛上的地中美术馆,我们经历了火车+火车+渡轮+公交+小巴,这艺术的朝圣之路还真坎坷了。

详细说的话,就是先坐JR到岗山换乘,顺便把随身带的大件行李就寄存了。日本一般火车站都会有寄存箱,最大的可以寄存28寸的箱子,日元可以寄存到当天的20:00。

随后在岗山继续JR到宇野,在宇野换轮渡。20分钟左右可以到直岛的宫浦港。在宫浦港码头就是看到几只红色大南瓜,那是波点奶奶草间弥生的作品。

接下来在码头坐公交车到终点。途中会经过本村,这里是直岛的另一个港口,也是直岛的第二个看点,家计划(家プロジェクト)的所在地。

随着铜矿的衰落,直岛也开始慢慢衰落,一些古民居年久失修,随着居民减少逐渐变成空屋。而家计划也因此而生,经营直岛的Benesse集团出面买下那些废旧古民居,然后将它们改造成展示艺术品的空间。

如今已经有7所住宅对外开放了,直岛观光协会对项目的说明:在依旧有人生活的地区,将散落的空房等的翻新,空间本身已经变成了作品,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时间和记忆。另外,在居住空间中展开的居民和居民之间的相遇也会产生各种情节。

公交车的终点是つつじ荘。在那里你可以继续换乘穿梭巴士。这个巴士运行在直岛的Benesse区,也就是地图上蓝线的部分。这个区主要是美术馆,有我们的目的地--地中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和Benessehouse。Benessehouse即是美术馆还是一家高端的酒店。

如果说在岛上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情的话,我认为有两件,第一件是在波点奶奶的黄南瓜前拍照,第二就是去地中美术馆。

坐小巴经过Benessehouse后,你就会看到黄南瓜了。它就孤零零地躺在一段伸向海中的堤坝末端,静静地望着眼前的太平洋。

穿梭巴士的终点就是地中美术馆,出自安藤忠雄之手,叫地中博物馆是因为她真的就是埋在地下。网站对他的说明是:为了不破坏濑户内海的美景,建筑物大半被埋在地下。虽然在地下但是自然的光线会注入其中。一天中,或者一年四季中作品和空间的表情都在不断的变化。

抛开这些复杂的艺术表现形式,整个美术馆给你的印象必然是三个字:性冷淡,实在是太太太冷淡了,以至于我都快忘记仓老师了。冰冷的水泥的地面和墙壁,冰冷的金属的楼梯和门,整个建筑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莫奈的睡莲被挂在三面巨大的白色墙壁上;一水儿白衣的工作人员都默默地站在角落里;原谅我语言乏力,只有你亲历其中,才能感受到那种能让你起一身鸡皮疙瘩的冷淡。

除了美术馆,Benesse的户外也散布着很多艺术品。

草地上的这座圆房子由一圈玻璃围成,可以拉开玻璃门进去,房子中间也被一块镜子隔成了两个半圆。初看非常简单却不明觉厉。

直到一个小伙伴从反面的门进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中间隔开房间的玻璃是一块半透的镜面,所以你在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的同时也能看到玻璃那边人。就这样,在两个空间里的人就同时出现同一个平面空间里,好赞的创意啊。

下面这张照片里的6个人就分别站在两个不同的空间,调整位置就完成了这张超空间合影。

没能在岛上过夜是一个遗憾,不过不要紧,京都的秋色会弥补你的。

京都无疑是另一个重点,又一个高潮。刚冷淡完就高潮,所谓人生的起起伏伏便是如此。

谁是你的哈姆雷特

这次在京都呆三天,但其实就算有一周,老章也不敢说能把京都给通关了。因为京都佛寺有座,神社有座,加一块儿是座。

所以你看到的京都就是这样的:

寺庙神社神社寺庙寺庙神社寺庙神社寺庙寺庙寺庙神社神社寺庙神社神社寺庙寺庙神社寺庙寺庙神社寺庙神社寺庙神社寺庙寺庙寺庙寺庙神社寺庙神社寺庙神社神社寺庙寺庙

寺庙神社寺庙寺庙寺庙神社寺庙神社寺庙寺庙寺庙神社神社寺庙神社神社寺庙神社神社

寺庙神社神社寺庙寺庙神社寺庙神社寺庙寺庙寺庙神社神社寺庙神社神社寺庙寺庙神社寺庙寺庙神社寺庙神社寺庙神社寺庙寺庙寺庙寺庙神社寺庙神社寺庙神社神社寺庙寺庙

寺庙神社寺庙寺庙寺庙神社寺庙神社寺庙寺庙寺庙神社神社寺庙神社神社寺庙神社神社

(这又写了好几百字,easy)

这简直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因为全中国的麦当劳加一块儿也就刚0家出头,即使一天三餐麦当劳,你也要吃两年才能吃遍。当然这是一个比方,天天麦当劳估计你半年也就挂了。

所以京都应该怎么玩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选择太多反而更难选择。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谁是您的哈姆雷特需要您自个儿体会,咱这儿仅供参考。

寺寺寺寺之西北

京都是一个三面环山的盆地,有点像杭州,所以夏天很热。

京都的东边是东山,沿着山脉有很多寺庙和神社,什么知恩院,清水寺,银阁寺,高台寺都在那一片;北边是富人喜欢的住宅区;西北也有很多寺庙,比如金阁寺,仁和寺和龙安寺;西面是岚山,又是一片寺院的集中点,也是京都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南边除了有个伏见稻荷大社好像就没什么了。

邻水而居,有河流的地方才会有城市。而京都呢,贺茂川和高野川在城市北部汇合成了鸭川后自北向南穿过了城市。春天鸭川的两边会有雪白的樱花绽放,夏天又变成市民纳凉散步的去处。

这次先从西北区开始刷起

高雄·神护寺

高雄,嗯,不是湾湾那个。京都的高雄位于京都的西北郊外,要在京都站坐JR巴士才能到,建议买高雄巴士一日券,仁和寺和龙安寺也在这条线路上。

高雄地区也是京都的赏枫名所,高雄三寺(神护寺,高山寺,西明寺)比较有名。从京都站坐巴士50分钟左右在山城高雄下,沿着车站边的一条小路下一坡,过一座桥再一段上坡就能到高雄寺。

可惜满地的红叶告诉我们我们已经来晚了。大概高雄地区处于郊外的山中,气温较市区为低,所以红叶的时间比市区内至少要早半个月左右。

关西地区的红叶季大致从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每年根据气候条件可能会稍有偏差,可以查询日本的旅行或者天气网站,都有详细的红叶情况报道,可以精确到每个具体的景点,做好功课就能少走弯路。

比如以下两个:









































白癜风医院太原哪家好
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zx.com/csxly/20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