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在中国已沿用千年。一般认为,“县”作为行政区划是源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郡县制”。那么,真是如此吗?小编今天为您讲述一下“县的起源”。
秦朝鼎盛时48郡(来自:历史网)
“县”最早见于《周礼》
“县”字有多种释义,作为行政区划的县的起源也众说不一。县,即国。在《周礼》、《礼记》等书中记载,县指邦畿千里之地,后亦称王畿内都邑为县,再后来诸侯境内之地也称县。因此,在当时有“县官谓天子”之说。
在《周礼》中所记“县”在这一时期已很普遍,但由于划分标准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的说法。在以耕地为区划标准的井田制时期,据《周礼、地官、小司徒》中载;“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旬,四旬为县,四县为都。”这种县,说是方圆十六里。在《周礼·地官·遂人》中,县是以住户划分的,约二千五百家为县。在《周礼·秋官·序官》中,县是从地处位置来划分的。指距王城“三百里以外,四百里以内之地”。
天下第一县到底哪家早
据《左传》记载县最早出现在春秋早期的楚国,后相继在当时的大国齐、晋、秦等国中出现。当时是以县统郡,到了战国时期,随着边郡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郡的地位高于县的局面。到秦统一,郡县制已完全取代了分封制,以郡统县,历代因之。
而关于郡县制问题的研究则有三种说法:
“早在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往往把兼并得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致设为县。”——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第页
“真正作为行政区域的县最初见于楚国。”——张正明:《楚文化史》第61页
相传公元前6世纪中期,楚国屡次攻陈,陈国的诸侯是虞舜的后代。楚国占领了鼎鼎大名的虞舜后裔的土地,有些为难。周天子的王畿,不是叫“县”嘛,楚国就在陈国土地上建立了“县”制。但那时“县”的建制未推广开来。
“晋国置县最早。晋国置县的时间应该始于穆侯、文侯时期,即公元前9世纪初至公元前8世纪中叶”——卫文选《山西师大学报》
公元前年,晋平公14年,平公母亲悼夫人放食,遇到一位来自绛的老者求于食。悼夫人见其老态龙钟,问贵庚,老者答曰:“不知纪年。只知经历个甲子矣!”此老翁高寿几何?悼夫人的随臣求教了几位能人,有说73岁,有说余岁。从此,对年过古稀、长寿高龄者,常用“绛老”褒之。
过了3年,晋平公认为“绛”这个地方出长寿老人,太可贵了,就将“绛”取名“绛县”。这是晋国设置的第一个“县”。一个历史喜剧产生了天下第一县。
绛县东华山森林公园(来自:红色晋绥)
以上两种说法,楚国“设县”在公元前6世纪中期,而晋国“设县”在公元前年(也是公元前6世纪中期),在时间上几乎相同。还有一种说法是,最早“设县”的是秦国。
“最早设县的是西方大国秦。”——阴法鲁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第页
“最早设置郡县的都是秦国。”——王超:《中国历代官制与文化》第46页
确立郡县制的是秦朝
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确立郡、县二级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后来增加至48个。
(图片来自:搜狐)
从上文可以看出,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三百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县”这个行政区划名称。所以,郡县制并非秦朝统一后才“发明”出来的,更像“书同文车同轨”一般是“整合归纳”之后设立的一种地方管理制度。
编辑:赵帅帅
审核:王菲
素材来源:中新网、历史网
图片来源:搜狐、红色晋绥、历史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