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悄临近复沓又中秋
桂花飘香的季节里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伟大母亲的生日
我们诚挚地向伟大母亲祝寿
并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节日快乐!
每逢生日或者节日,总会吃一碗面聊表祝贺之意。
这种习俗代代相传,由来已久。
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岁。”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听后就大笑了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岁,人中1寸长,彭祖活了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
众人闻之也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生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一碗来自长寿之乡的面百岁桥长寿面,如皋当地的特色美食。
“如皋”最早见于先秦诸子典籍。意即到水边的高低观看美丽的日出。意境多么地美妙。
在如皋,行行色色的人中,老人最让你印象深刻,他们笑容和霭,面目慈祥,精神矍铄,和他们交谈,你会对生命有深刻的感悟。很多百岁老人,都是自己洗衣煮饭,还有人能做针线活,无一闲坐。
为什么如皋会有这么多长寿老人?
当前如皋百岁老人高达人,总数位居全国县(市)之首,百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达万分之1.4,是国际长寿之乡标准的2倍,90岁以上老人多人,80岁以上老人多人。所以,如皋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被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评为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
百岁桥长寿面
采用古老工艺制法
每一道工序认真、讲究
足见匠心
1、选麦料、磨粉
选麦标准:必须是当年新出的如皋新麦,颗粒饱满,不能有霉变。新麦子磨粉第一遍过细纱,留下的麦麸不能再用来磨面粉,而只能用做其他饲料。原因在麦麸充进面粉,颜色不白,口感粗糙。2、配方和窖粉
与其他配比发酵不同,长寿面的配方要根据天气来选择,不同温度的最佳配比是不同的。3、搓条和挂面
把窖粉搓成小拇指般粗的面条,盘旋在大盆内,放置一段时间,就成为面筋条可以均匀的拉伸。将面筋条在两根竹筷上由内往外不断绕成圈,挂面在柜内拉伸到一定长度,就可以起柜上高木架子,高木架子一般有1.80米之高。4、风干收面
一架架挂面上高架子后,利用冬日温和的阳光和西北风使挂面凉干,然后把凉干后的挂面削去筷子上的面头放在箩筐里。这时挂面也就改了名称,叫人见人爱的百岁桥“长寿面”了。出炉后的面条
纤细干脆、滑而不腻
煮熟之后
清香扑鼻食欲大增
区区一碗意犹未尽
喜迎中秋欢度国庆
即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