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寓意永久安定,是国家和老百姓永久的的期盼和向往。在中国历史上,永安两字被许多地方当作县名,由于朝代更替和行政区划的变更,或撤并或更名,到今天为止,只有福建省的永安市得以传承下来。
一、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后来撤并的永安县
1、今湖北公安县境内:东晋咸康三年()侨置,属南河东郡。南齐属河东郡。隋开皇九年()废入公安县。
2、今辽宁锦县东境:北魏正光末置,属营丘郡。隋开皇初废。
3、今安徽阜南县西南,洪河北岸:唐武德四年()置,属信州。武德六年()废。
4、今吉林珲春市西北:唐渤海国置,属庆州。辽朝时废。
5、今河南巩义市西南:北宋景德四年()升永安镇置,属河南府。金贞元元年()改为芝田县,元朝时并入巩县。
6、今内蒙古敖汉旗东北:辽朝时置,为上京道降圣州治,金朝时废。
7、今四川长寿县东南:唐武德二年()置,属涪州。《寰宇记》卷东温县:永安故城“以县北永安山为名”。开元二十二年()省入乐温县。
8、今山西临汾市东北:北魏孝昌中置,属西河郡。隋开皇初改西河县。
二、历史上叫过永安县,后来又更改名字的
1、山西霍县:东汉顺帝时改彘县置永安县,治所即今山西霍州市,隋开皇十八年()改称霍邑县。
2、浙江永康:东汉初平四年()分乌程、余杭置永安县,。治所在今浙江德清县,以县西有永安山而得名。西晋太康元年()因与司州平阳郡之永安县重名而改为永康县。
3、四川奉节:三国蜀汉章武二年()改鱼复县置永安县,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十里白帝城,为巴东郡治,西晋复为鱼复县。
4、山西沁水:北魏孝昌中置,治今山西省沁水县西故城镇。为泰宁郡治。北齐废郡改县名永宁县,隋大业三年(),改永宁县为沁水县。
5、山西孝义:北魏太和十七年()置永安县,属西河郡。贞观元年()改为孝义县。
6、陕西泾阳:唐垂拱二年()改华原县置,属宜州。治所即今陕西泾阳县北云阳镇。神龙二年()复名华原县。
7、浙江仙居:五代唐长兴元年()吴越改乐安县置,属台州。治所即今浙江仙居县。北宋景德四年()改名仙居县。
永安北塔8、湖北咸宁:五代南唐保大十二年()置,属鄂州。治所即今湖北咸宁市。北宋景德四年()改为咸宁县。
9、河北青县:五代周显德六年()置,为乾宁军治。治所即今河北青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改为乾宁县。
10、广东紫金县:明隆庆三年()析归善、长乐二县置,属惠州府。治所即今广东紫金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广东卷:“永安者犹长宁之义也。”年改名紫金县。
11、广西蒙山:年改永安州置,属广西桂林道。治所即今广西蒙山县,年改为蒙山县。
三、今日仍称永安的福建永安市
永安市隶属福建省三明市,为三明市代管县级市。位于福建省的中西部,市中心距福州公里,离厦门公里。
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5万。曾获“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永安桃源洞口明景泰三年(年)九月,划沙县新岭以南二十四都上四保至三十二都和尤溪宝山以西四十都至四十三都共计13个都之地置县,命名为“永安”,寓永久安定之意。永安建县后至清朝,均隶属延平府。年1月28日,永安解放后,先后属第七行政专员公署、龙岩专员公署、三明专员公署、三明市。年9月,永安撤县改市(县级),仍归三明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