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访全国人大代表

黄炳峰代表在会议现场

巴马是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瑶族自治县,也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年10月14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生态文明论坛”上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年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就巴马乡村振兴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问题,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黄炳峰。

记者: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第二年,也是您履新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第二年,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巴马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黄炳峰: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做好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驰而不息重农强农的坚强坚定决心。巴马作为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少数民族自治县,将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工作。在具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们将结合巴马实际,以实施“城新乡美村治屯变民富”宜居宜养生态寿乡行动为主线,以构建“四百四带”(注:“四百”就是着力打造四个百亿元生态产业发展集群,“四带”就是着力构建四个乡村振兴示范带)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为目标愿景,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抓“城新”强龙头。以“城区要新”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推进城区建设,强力建设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试验区,创建赐福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盘龙湾景区,建设大健康食品工业园、屠宰冷链物流园等打基础、固根本、利长远、惠民生、促发展的重大项目,为乡村振兴建好县域牵引龙头。

二是抓“乡美”兴产业。以“乡镇要美”为目标,全面践行“两山”理论,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绿色发展路子,全力打造覆盖10个乡镇的“四个百亿元”绿色产业发展集群,即:百亿元健康水产业、百亿元长寿食品加工业、百亿元文旅康养产业、百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全面夯实乡镇产业振兴发展基础,推进生态发展与产业振兴“美美与共”。

三是抓“村治”促善治。以“村要善治”为目标,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构建积极向上的经济生态指标、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指标、优秀自信的文化生态指标、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指标、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指标,着力推进村级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基层基础。

四是抓“屯变”换新貌。以“屯要变化”为目标,实施全域绿化行动,实施20户以上自然屯亮化工程,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庄创建工作,推进基础设施、“三清三拆”、立面改造、污垃处理,努力实现村庄面貌一年一变化目标。

五是抓“民富”守初心。以“人民要富”为目标,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群众主体,积极主动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打造就业、产业、创业、教育、清洁卫生、党员先锋、良好家风示范户,推动群众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记者:

年10月14日,巴马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生态文明论坛”上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请您谈谈,巴马如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山”的发展理念?

黄炳峰:

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广西工作汇报时指出:“利用良好的生态优势,可以发展旅游、康养和其他生态型产业。你们巴马是长寿之乡,百岁老人很多,这些都是发展生态产业很好的条件。”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功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政治引领,全面践行“两山”理论。我们始终高举生态文明旗帜,自觉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年来,全县上下始终牢记领袖嘱托,矢志感恩奋进,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总书记的亲切关怀、重要指示、殷切期盼和奋进激励转化为生动实践,为巴马高质量发展绘就靓丽的生态底色。

第二,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树牢“高举生态旗,打响生态牌,走好生态路,建美生态县”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四个百亿元”绿色产业发展集群,进一步完善以生态型文旅康养产业为主体,以无烟绿色工业、长寿健康食品、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一主多元”产业体系。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4%,累计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5家,水产业深度整合,长寿食品加工业华丽起步,大数据和5G技术支撑下的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年,全县接待游客.4万人次,同比增长19.3%;实现社会旅游总消费80.87亿元,同比增长21.4%。“养生天堂长寿巴马”的品牌形象得到更多体验和认可。巴马位列“中国康养百佳县市”榜单前三名。

第三,坚持从严考核,坚决守住生态“红线”。我们建立健全严格的生态文明制度规定和完善绿色发展考评体系,推动明责、履责、述责、考责、问责等多环节朝着体系化方向发展,坚守生态“红线”。尤其是近年来,我们依法利用国家给予的自治权利和民族政策,先后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盘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巴马瑶族自治县长寿资源保护条例》。其中《巴马瑶族自治县长寿资源保护条例》自年7月1日起颁布实施,在全国首开对长寿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先河,有力推动了绿色生态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推进生态经济共赢共生。

记者:

今年您带来的议案是什么?

黄炳峰:

一是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扶持力度。当前,绿色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少数民族地区虽然消除了绝对贫困,但由于“十三五”期间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投入到精准脱贫攻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困扰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进而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和进程。因此,我建议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规划编制,加大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扶持力度,支持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基金。

二是建议支持桂西北扶贫治旱红水河灌区和龙江河谷灌区建设。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左右江革命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建议将桂西北红水河灌区、龙江河谷灌区两大工程列入国家水利发展与改革“十四五”规划并尽快启动实施,在项目建设经费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三是建议协调推动昆明至厦门高铁与贵阳至防城港高铁两条高速铁路过境巴马并尽快启动实施。巴马是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昆厦通道的重要节点,是全国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之一。目前,交通瓶颈制约巴马在承接国家、自治区战略中应有作用的发挥。同时,东巴凤是革命老区,是落后连片特定区域,是广西过去脱贫攻坚的主阵地,是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难点区域,交通先行是关键支撑。因此,我建议过境巴马高铁尽快启动实施,增强巴马与外界快速通融效率,让全国人民更加便利地享受巴马健康长寿休闲养生资源,让东巴凤革命老区更多群众共享改革红利和发展成果。

来源:广西民族报

记者:何宗威

实习编辑:吴湘萍

责编:黄云

审核:梁晴

复审:蒙树起

监制:韦秀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zx.com/csxly/114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