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阜平印钞石的故事

阜平的历史其实挺辉煌的,本号致力于发掘阜平的文化及历史,尤其对历史感兴趣。

小编相信本号的读者都有着旺盛的求知欲,话说通古明今,明白历史将更加清晰的认清社会现状。小编致力于在枯燥的历史中发掘有趣的史料给大家。

本文作者是张曙红,文章略有修改。

望大家多多推广,传播阜平历史文化。

阜平印钞石——圣旨直下益寿庵

以上是印钞石的地理位置

印钞石是出龙泉关,越长城岭,入山西五台山的最后的一个大村。

印钞石到底有没有印过、铸造过钞币,还无考证。但这个个性很强的村名结缘于明代高僧妙峰,甚至纳入皇朝视野,却是有迹可寻、有据可查。

明朝憨山大师在《妙峰禅师传》里,记录妙峰禅师在铺路修桥之外,“又于龙泉关外忍草石建茶庵。敕赐惠济院,舍药施茶,岁常赐金若干。随蒙颁赐龙藏,建砖阁安供,后创七如来殿。”文字不长,却藏着一段厚重的故事。

“印钞石”这个名字很有特色,明代它还被写为“忍草石”,更引人遐思。“草”“石”两字已绽露出一丝物外超然,而一个“忍”字更是对精进苦修的浓缩与概括。戒是修行之本,忍乃修行之要。大隐大修需要大忍。如此想开去,总觉得这个村名是一个远远早于明朝,在此隐忍、修行的高人所起。用心读来,一个个镜头和故事仿佛从远古飘来。

真的,单单听它的名字就已经醉了。况且,在这超然之地,又搭建一两个盈盈的小小“茶庵”!茶庵竟然还惊动过朝廷,皇帝赐“惠济院”御名,史称龙泉关御茶庵。

这不得不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妙峰禅师所建之庵到底是何许模样?这个依山而建,掩映在古树丛中的茅屋,又有着怎样的清静幽雅、简约古朴的景致?或许只有那些头顶烈日,在匆匆的行程中,一脚迈进茶庵,豪饮一口酽酽凉茶,进尔躺倒在一角阴凉之下的行者,最能体会它的慰贴和美好。

但是,万历四十年()七月里的某一天,烈日炎炎的印钞石迎来了一次历史盛宴。

朝廷御马监太监张然斋,在州县官员衙役一干人马的簇拥下,隆重地莅临印钞石。

张太监带着圣旨,也带着皇帝的嘱托。

在“敕谕五台山龙泉关印钞石”的圣旨里,万历皇帝说给主持妙峰及众僧人:

“——尔住持及僧众人等,务要虔洁供安,朝夕礼诵,保安眇躬康泰,宫壶肃清,忏已往愆,尤祈无疆寿福,民安国泰,天下太平;俾四海八方,同归仁慈善教,朕成恭已无为之治道焉——。”

印钞石寺庙的不一般从中可以看出,连皇帝都认可为“天下名山寺院”。

妙峰禅师在阜平长寿庄修建普佑寺是专为皇太后祈福的道场。印钞石的茶庵修好后,朝廷也经常给这里发放一些金银,来保障茶庵的正常运行。

憨山大师所记“随蒙颁赐龙藏”中的“龙藏”就是指这次皇帝刊印的大藏经。按照皇帝的要求,这部经书一定要虔诚洁净地供奉,诵读。所以,妙峰禅师又建了“砖阁”用于“安供”。

至此,我十分兴奋。原来,许多年来,被大家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zx.com/csxly/11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