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坪山水美丽了苗疆故事

麻阳有个“郭公坪”

都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的确,水润山川,人依山水,山、水和人在时间的长河里慢慢交融,演绎出来的故事总是五彩斑斓、美丽动人的。秀丽的湖光山色,韵致的水绕人家,麻阳郭公坪,一个勾人心魄、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郭公坪镇名唤“坪”,实为山多坪少谷深田块小。这里地处云贵高原、武陵山脉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带,属典型的湘西山地风貌;这里区域优势独特,处于湘黔两省、凤凰麻阳碧江三县(区)交界之地,跨界交流便捷、通婚普遍;这里生态优美,地理位置重要,素有“苗疆要塞”之称,古为军事要地,今为长寿养生旅游胜地。

灵动山水

神奇九龙湖

从锦和古镇往西走5公里,顺着一条蜿蜒的省道,就会靠近一处萦绕山川的“水镜”。这里就是九龙湖。

传说中,九龙湖原来不是湖。很久很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也是水族的龙宫。后来海水退尽,龙王带领水族迁往东海,但是担心9个龙子龙女受不了万里迁徙的颠簸,就把他们封在原来的龙宫修行。九龙长大后,便破了宫门,走向人间,常恶作剧般地反复糟践田园,招来人们堵着宫门的怒骂,最后还是观音娘娘划出一条沟壑,两方从此相安无事。九龙的住所也就被人叫作了“九龙洞”。

古老的传说为九龙湖带来些许神秘感,实际上,它是山与水、人与自然巧妙造化的结晶。碧绿似玉,平静如镜,湖水悠悠,清澈明亮,微风轻拂,碧波荡漾,晚霞照映,满河金光,四周群峦叠翠、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撩人心扉;两岸弯弯曲曲、青山如黛、鸟语花香、山角突兀、险峰压顶、水湾成趣,景色迷人;鱼儿成群水中嬉戏带起涟漪阵阵,轻舟辑流而渡,泛起波光点点,两岸是垂钓的佳境,水面尽泛舟之妙趣。此处的铜信溪水电站每年汛期开闸泄洪,浪花溅起几十米高,形成一片云雾,岚雾升腾,气势雄伟,巍巍壮观,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拍摄。

许是九龙湖仙气的浸润,孕育了周边的奇观异景,令人惊叹。“麻阳古八大景”之一——“石柱擎天”洞,蹲踞米沙滩下,三山半落,一水中流,瀑布千尺,非烟非雨,景色十分迷人。洞中一柱,围可数尺,高擎洞门;石液下垂,如莲花朵朵,在宁静的山野时而发出清脆的水声;下有文星石,玉笔投池石,夕阳的余晖洒在荡漾的粼波中使人陶醉而心旷神怡。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日出绿园

青山晨雾

感受了九龙湖的无限魅力,我们再沿着省道往上走2公里,便来到被授予“中国传统村落”称号的长寿谷村。

这里有着多年的历史,是湘西乃至江南地区古民居、古村落保存最完好的古村之一,更是郭公坪最高山峰——青山脚下的一块休闲养生风水宝地。

这里的长寿文化底蕴深厚,颇具神秘色彩,长寿谷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民俗古朴而原始、崇尚自然而和谐;境内奇峰巍峻,沟谷幽深,自然景观丰富多姿;沿溪自然生态保存完好,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实在是旅游观光、休闲静心的最佳之处。春天花香满径,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硕果满山,冬天冰挂倒立,流水秀、山石奇、溶洞奇、千邆岩、罢戈寨、黑神庙等景点令人向往,特别是在这些溶岩洞中有一股山泉水自洞顶垂直而降,汇入天然水池中,常年恒温,水中含有硒、镁、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能增强肌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还具有防癌、抗癌等功效,延年益寿,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神仙水”。

在浏览古村落的同时,还可尽情体验丰富多彩的苗家民俗活动:每逢农历十月,村民便杀猪宰牛舂糍粑,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祭奠苗族先祖,祈求其保佑风调雨顺、平安过冬。这个特殊而重要的节日被称作“饱冬节”。唱苗歌,舞金龙,岩鹰木树下的祭祀祷告,这是村寨里男女老少的相聚盛宴,还有春节里的花灯走村送福、“三月三”的遥相对歌传情、端午的龙舟游河欢庆、一月数次的边城赶集聚会……连百岁老人都坐不住了,逢庆过节赶集都要出来瞧瞧热闹,惊得外地游客直呼“好山水里出神仙”!

川洞绿色

村不在大有“仙”则名

报木山碉堡

出了长寿谷村,来到“苗疆第一关”、扼湘黔交通“咽喉”——川洞。公路穿洞而过,洞内清凉宜人,洞口两边山梁对峙耸立着两座古代石砌碉楼,站在碉楼上可眺望东面的另一个卡口——九寨坡的石堡,碉楼、石堡遥相呼应,军事通信和守卫用途明显。据专家考证,洞口山梁对峙耸立着的那两座古代石砌碉楼,就是中国“南长城”的源头。“南长城”始建于汉朝、盛于明代万历年间,一路“苗疆边墙”就是一段烽烟故事。

公元48年,为抵御外敌的进犯,苗民在川洞悬崖绝壁上修了栈道,上世纪80年代修铜(仁)麻(阳)公路时把栈道毁弃,但石壁上锉凿的痕迹尚存。站在洞西口的公路上眺望,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漾头镇街景街貌和镇区上下游漾头、施滩两座水电站全景尽收眼底。

明嘉靖23年()三月,贵州铜仁平头苗民举行起义,史称“铜平苗民暴动”。麻阳苗汉人民全力支持,积极参战,并一举攻克湘黔边界重镇——小坡。明将万镗遣兵万余进行围剿,义军战败,血染锦江河。此后,苗民反抗并未停止,大小起义连绵不断,使明政府惶惶不可终日。自万历43年()起,朝廷耗巨资,动用民工数万人修建起一道南方“边墙”:西起贵州铜仁亭子关,经湖南凤凰县,至麻阳县郭公坪,绵延多公里。“边墙”途经麻阳地段,是在东汉长城基础上修复而成。

千百年来,边墙脚下几经征战,几经杀戮,几多冲撞,几多融合,苗汉民族的悲喜历史,在这里重复上演。“南长城”就是汉族和苗族矛盾激烈冲突而又不断融合的历史见证。古朴而不失雄浑,斑驳而不失瑰丽,历经千百年风雨的沧桑,游走于石碑前,让人不禁追忆逝去的年华。

烽火城墙为战而立

金色小坡

文:刘昌宏滕珊珊刘婷

图:麻阳红网摄影协会

编辑:T3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zx.com/csxzy/110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