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田林,地处南贵昆经济区中心
聚居着壮、汉、瑶、苗、彝、布依等11个民族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风情浓郁
是北路壮剧的发源地,八渡笋的故乡
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
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构成了田林独特的文化景观
这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风情小城
年,田林县入榜“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
岑王老山地处珠江水系的源头,东南属凌云县境,西北属田林县,北靠乐业县,是桂西第一高峰,广西四大高峰之一,最高海拔.4米,原名老山,宋朝时期岑氏家族盘据此山为根据地,后人称为岑王老山而得名,是远近闻名的原始森林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山。
岑王老山原生物群种丰富,原始森林植被保护完好,是中国“植物宝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宜于开展户外运动和发展原生态旅游观光。
岑王老山土地深厚肥沃,土质含有硒、锌、铁、钾、钙等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含硒元素,造就了当地独特的茶树品种以及其它农业特色产品。
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桂西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库。保护区还有“中草药仓库”之美称,对促进区域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华南、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生物资源宝库。
冬季里一片晶莹的岑王老山更是一绝。漫山飘起了细细的雪花,整座山上树木被冰凌覆盖。不知名的野果、树叶被亮晶晶的冰凌包满,晶莹剔透,美轮美奂,引人入胜,招来四面八方的游客流连忘返。
这里是桂西屋脊,也是纯净的世外桃源,是开发乡村森林旅游、养生长寿、度假休闲、徒步健身、登高远望、水上娱乐的好地方。
三穿洞
三穿洞位于田林县浪平乡香维村与大保村之间,是个山水如画,洞群密布,有如世外桃源的旅游胜地。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三川群山叠嶂雄伟壮观,清澈明亮的小河依次从三座大山的底部穿透而过,每个穿洞的出入口仿佛一片片如刀削斧劈般的石壁突兀而出横亘河谷,巍峨耸立直插云霄,令人叹为观止。
三穿洞,是一条名叫百乐河流依次从三座大山的底部穿流而过,分为头穿、二穿、三穿三段,故名三穿洞。
钳牙峡
钳牙峡位于流经田林县弄瓦瑶族乡的驮娘江上,从弄瓦瑶族乡的周马屯上溯七八百米便到。又名“鸳鸯峡”,土名为“内钳”。“钳”,壮语意为“陡峭”,又因其最险处的江流一分为二,水窄约1米的右支称“钳布”(公),水宽达3米的左支称“钳牙”(母),可以通,以水宽可以通航的一支为名,便叫“钳牙峡”。
峡顶及两壁,林木森森,藤萝垂江,古树横枝,猴啼鸟鸣。崖壁上,乳石累累,千姿百态,似肝肺,似果蔬,似猛虎爪牙,似游龙鳞甲。有的乳石还覆盖着藓苔丝草,如颗颗绿绒球,有的石壁,从半山至水面,如同刀斧削平,令人叹为观止。
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
西林教案遗址
“西林教案遗址”位于位于现田林县定安镇,年10月1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2号),田林县“西林教案”遗址(马神甫事件)成为百色市12个县(市、区)唯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将“西林教案”遗址(马神甫事件)更名为“西林教案发生地”,这是田林县第一个“国保”。
年,法国侵略者派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到田林县定安镇一带,以传教为名进行非法活动。马赖等人目无官府,肆意横行。年2月,西林县知事张鸣风顺应民心,依法将马赖及其忠实信徒白小满、曹贵等三人在定安教场斩首示众,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西林教案”。
不要觉得田林景点少,特色民俗活动让你目不暇接!
北路壮剧
壮剧是广西和云南部分区域的壮族戏曲剧种。由于方言、唱腔等区别,而有北路、南路等流派之分。位于广西西北部的田林县,被认为是北路壮剧的发源地,
北路壮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叫“土戏”,起源于明朝末年的田林县旧州镇,在数百年的传承过程中,该剧种内容日趋丰富和完善,从八音坐唱开始,经历板凳戏、门口戏、游院戏、平地戏、搭台戏等阶段,集中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数百年的传承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北路壮剧以马古胡、二胡、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各种锣、钹、铃也是北路壮剧的主要打击乐器。乐师有着多年演出经验,对北路壮剧的唱腔、曲调都很熟悉,一般不用看乐曲就可以奏出悠扬的乐声。
“吼敢”(壮语译音)是桂西一带壮族地区的民间传统歌圩节,起源于青年男女幽会对唱情歌、找意中人的民间活动,每年农历三、四月间举行。如今已发展成为当地各民族的聚会活动。
田林瑶族铜鼓舞
田林瑶族铜鼓舞是木柄瑶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是深受广大瑶族人民喜爱的地方艺术。它流传于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三瑶村的瑶怒屯,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祖国文化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山花。
田林县的木柄瑶支系,把铜鼓视为祖先传下的宝物,可以保佑人们健康长寿。每年的春节,瑶寨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先行祭祀称为“一公一母”的两个铜鼓,再把铜鼓悬挂起来,与牛皮鼓一起敲打。随着鼓点节奏的变化,他们一边打鼓一边跳舞,舞姿古朴粗犷,独具魅力。仪式主要有起鼓、祭鼓、打鼓、埋鼓等4个方面的内容。
壮族祭瑶娘
“祭瑶娘”壮话叫“拜娅瑶”(即祭拜瑶家妇人),是一个在田林当地流传很久感人至深的美丽传说,是所有壮族地区田林独有的民俗文化,是田林县潞城瑶族乡弄光村弄光屯唯一独特的壮族民间习俗。
村民们会举行舞狮、抛锦包、竹筒对歌、壮剧表演、长桌宴等系列传统活动表达对传说中敢于冲破世俗偏见嫁到壮家的本村始祖“瑶娘”的爱戴和纪念。祭瑶娘已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渭祥村沙包节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六,当地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沙包文化节,这天,瑶寨的姑娘小伙子们都会穿上节日的盛装,并且邀请其他乡瑶寨的青年以及外来的游客一起,互抛沙包,跳瑶族舞蹈,唱瑶家山歌,好不热闹。
田林还有许多特产哦,带回家给亲朋好友也尝一尝吧~
田林八渡笋
八渡笋原产于田林县八渡瑶族乡,种植历史十分悠久,源远流长。清代刊印的《珠玑幼学故事琼林》已标有其名,清朝时曾被列为十大贡品之一。
八渡笋肉厚细嫩、清甜爽口、纤维含量低,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类、多种维生素、磷、钙、镁等微量元素与膳食纤维,有助于胃肠消化,增进食欲,降低胆固醇和血压,解毒利尿、抗癌等功效,是深受大家青睐的纯天然健康食品。
田林灵芝
田林自然森林茂密,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灵芝生长,享有“中国灵芝之乡”的美誉。
灵芝又称灵芝草、神芝、芝草、仙草、瑞草,是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全株,是中国传统珍稀药材,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血糖,控制血压,辅助肿瘤放化疗,保肝护肝,促进睡眠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疗效。
田林茶油
茶油是田林县传统食用油,全县均产茶油,目前全县茶油面积23万亩。田林的山茶油,选取本地传统老品种油茶树的种籽,沿用古法山茶油的压榨而成。
传统的山茶油中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尤其是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不含芥酸,胆固醇,被称为“东方的橄榄油”。
辣椒骨
田林苗族同胞的传统食品,主要以猪骨(鸡骨、牛骨、羊骨)、辣椒等原料制作而成。辣椒骨和一般的辣椒酱不同,其味辣而不烈,香气馥郁,鲜酥油滑,美味可口。
高龙龙井茶
田林县高龙龙井茶属杭州西湖龙井品种,由于高龙乡独特的气候条件,种出来的茶气味清香、浓郁,深受人们的喜爱。
定安豆腐乳
田林县定安镇民间传统工艺食品,鲜美爽口、风味别具一格、能增进食欲,深受当地人喜爱。
这就是田林
有美食,有美景
有多彩的民俗,有热情好客的人民
从百色出发
只需要12.5元即可邂逅山水田林
目前百色去往田林方向列车
余票充足
中秋佳节
有需要团体出游的旅客可以联系百色车务段业务科陈工联系-#铁路部门温馨提示#根据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车站严格落实进出站口全员测温、“扫码核验通行”等措施。请各位旅客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坚持戴好口罩、勤洗手,配合工作人员做好测量体温等工作。
部分内容来源:千姿百色
编辑:杨聃
审核:丁明罗挺
百色车务段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点“赞”“在看”的人会更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