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号下午3点多钟,四名少年结伴来到长寿(长江)边棺材石码头的江边玩耍,结果遇到了意外。
码头上一块巨石旁有股激流,知情者表示,当时几个孩子就是在那里下的水,由于水势凶猛,其中三个孩子很快被波浪冲走。
事发时,附近一名钓鱼的老人随即报警。很快,公安、消防、医疗等急救人员赶到现场,从6月6号下午4点开始,打捞救援工作一直没有停止。
附近居民介绍,棺材石码头江边平,时来玩耍戏水的人不少,以前也发生过溺水事故。
无独有偶,就在几天前,6月3日下午约4点,5名少年在涪陵港附近的长江岸边戏水,其中一名少年失足滑入长江中,在江中不停挣扎。其余几名少年及岸边人员发现后立即大声呼救,引起了正在附近巡查海事执法人员的注意。
情后,海事执法人员立即驾驶巡逻艇前往现场,发现该名少年漂在江上,时沉时没。执法人员立即跳入江中,经众人合力将少年救上岸。
安娃提醒:随着三峡库区进入腾库阶段,水位不断消落,大量堤岸裸露,大家尽量避免在江边逗留,特别是孩子家长,夏季来临,一定要做好监管工作,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生在暑假、周末、节日或放学后;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有的是结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多发生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男生居多。
家长:千万做好安全教育
家长需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对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年防溺水安全教育手册
那么,如何避免悲剧发生?
遇到儿童溺水怎么办?
“防溺水”知识,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
但这节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补上!
一如何预防?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以下8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
儿童溺水防护8要点: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预防
二如何辨别?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儿童溺水者?牢记这7种迹象。
7种迹象辨别溺水者: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如何辨别?
三如何施救?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
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如何施救?
儿童安全事故每年都会发生
暑假要到了
重庆的夏天也已经“发威”了
家长和孩子们一定要
注意安全
注意安全
注意安全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来源:综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