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323/4359087.html
图:赵宝华为丰顺县获得“中国长寿之乡”进行授牌,陈志宁接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增君特约记者卢胜文胡金辉徐珍珍)10月22日上午,梅州市丰顺县荣获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授牌仪式在该县会展中心举行。梅州市委副书记叶胜坤,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魏强,丰顺县委书记陈志宁、县长曾永祥,百岁老人、长寿夫妻代表等出席了授牌仪式。赵宝华为丰顺县获得“中国长寿之乡”进行授牌,陈志宁接牌。
利于推动健康产业
梅州市委副书记叶胜坤在致辞时表示,丰顺县获评“中国长寿之乡”将有利于提高该县乃至梅州市的美誉度,他期待丰顺县以此为起点,培育和推动健康养生产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图:梅州市委副书记叶胜坤出席授牌仪式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根据中国老年学会评审的“中国长寿之乡”的考核标准,丰顺县在3项必达指标中全部达标。据统计,截止年底,丰顺县存活实足百岁及以上老人78人,占全县户籍总人口的11.03/10万,超出“中国长寿之乡”评审标准中,10万人中有7位百岁老人的核心指标要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丰顺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7.20岁;80岁及以上老人占60岁及以上老人总数的21.26%。经过规定的论证程序,7月24日,中国老年学学会正式授予丰顺县为第二届“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山地小康型中国长寿之乡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在授牌仪式上表示,丰顺县是山地小康型中国长寿之乡,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民生服务政策以及充足的后发优势。
他认为,丰顺人之所以长寿,从微观讲,是当地人有良好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心态好,从宏观上讲,是丰顺追求均衡、绿色以及兼顾民生的发展方式。
赵宝华表示,“温泉之乡”和“中国长寿之乡”这两张牌子,将会更好地提升丰顺当地民众的健康意识,强化当地政府科学执政的理念,推动养老、休闲、旅游、健康等产业的发展。
图:赵宝华在授牌仪式上致辞
长寿夫妻的健康密码是舒心
记者在现场留意到,有数位百岁老人和几对长寿夫妻也见证了授牌仪式,其中一对长寿夫妻是88岁的徐爷爷和86岁的刘阿婆,他们俩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走路也特带劲。
“我平时爱吃番薯等土特产,早睡早起,晚上8点多睡觉,早上5点多就起来散步咯。”说起自己的长寿秘诀,徐爷爷乐呵呵地说,不会特别注重什么养生习惯,生活得简单就好。“最重要的是舒心,每天开开心心地生活,吃饱了就找朋友玩。”一旁的刘阿婆也笑呵呵地补充道。两人离开会场时,还不忘和家人拍照留念。
记者在接触现场各位长寿老人时,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爱笑,交谈过程中,他们总是笑着和别人聊天。也许,这就是“笑一笑,十年少”。
图:长寿夫妻徐爷爷和刘阿婆
丰顺人为何长寿?
丰顺县是全国地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温泉之乡”。全县17个镇(场)有8个镇有温泉资源,温泉自然出口处有24处,日动储量2.3万吨,最高水温达93℃。温泉的流量大,水温高,且水质好(含硫磺、镁、钙、氡等元素,最高含氡量达.7贝可/升)。拥有温泉这一得天独厚资源的丰顺,是上天造就的健康长寿的福地。
丰顺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山清水秀天蓝,空气质量优良,生态资源丰富,这也是丰顺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该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9万亩(占国土面积83.5%),其中有万亩生态公益林;林木活立木总蓄积量.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5.86%,城镇人均公共绿地11.8平方米,全县有6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10个森林公园。年全县完成18.8万亩碳汇林工程、1.5万亩森林围城工程和生态景观林带工程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建成了八乡山小溪景观林、韩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等森林景观。全县气候属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四季常青。
丰顺县城布局公园加快建设,逐年增加,现在有丰顺公园、文体公园等7座大型公园,同时新建了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健身中心等一大批市民锻炼、健身、休闲的体育和娱乐场所。当地居民之所以普遍长寿,主要得益于优良的生态,天天生活在无边无际的天然氧吧里,水质好,空气优,天然的绿色食品好。
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是健康长寿不可或缺的条件。近年来,该县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振兴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工作生活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3.8%和26.4%,增幅均超过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图:丰顺百岁老人代表
该县居民人均寿命之所以能逐年提高,健康状况越来越好,离不开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该县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立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先后建立了城乡居民低保救助、农村五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老年人高龄津贴等10多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
在拥有丰富资源和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该县扎实开展为老服务工作,全面为80岁以上老人落实高龄津(补)贴,百岁老人按月享受市、县政府发给的每人每月元“长寿保健金”;全县建成“星光老年之家”18个,个村建立老年老活动室;老年人自发组织的文娱体育健身队21个,参与人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