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撤地设市二十周年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26906.html
奋楫鸣镝铺就人民健康之路

——我市撤地设市二十周年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综述

签约家庭医生上门为群众服务

医院肿瘤筛查“神器”PET–CT

□记者黄佳文/图

核心提示

今年是我市撤地设市2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20年披荆斩棘,奋楫鸣镝,全市卫生事业驶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追溯20年的发展轨迹,全市围绕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壮大,市、县、乡、村级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医疗卫生环境焕然一新,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各项惠民、便民政策惠及百姓,人民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健康红利的同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稳步上升。

改善医疗条件筑牢健康屏障

年,周口撤地设市,周口市卫生局和周口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年,周口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周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年11月,周口市卫生局和周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并,成立周口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年1月,周口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周口市卫健委)。

20年间,随着卫生部门的不断合并,我市卫生健康职能不断扩充,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提出的由“治病”向“防病”转变,充分体现了保障“全周期”生命健康的目标。

20年间,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基层基建项目如雨后春笋,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市、区)医疗卫生机构、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办公及业务用房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先后立项,卫生服务条件全面改善。

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王明银在回忆我市20年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时,感慨万千。“撤地设市20年来,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最为突出的成就之一,就是医疗资源尤其是硬件资源快速增长。”王明银说,在经济和科技的支撑下,医疗诊断工具和诊疗水平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0年间,我市中医药事业迅猛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助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保障群众健康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抗击“非典”及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中医药在预防、治疗、恢复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我市救治的76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疑似病例中,中医药治疗全程参与,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在提高新冠肺炎患者的治愈率和治疗效果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在中医药人才建设方面,我市深入实施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工程、“三名”工程、“”人才工程,深入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通过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西医学中医、“名老中医”评选、师承学习、对口支援等形式,内引外联,打造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深入推进医改增进民生福祉

迈向全面小康,贫困是绕不过去的障碍,疾病是挡在小康路上的顽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人民群众心中无形的枷锁,尤其是困难家庭,更是视疾病如猛虎。20年来,我市借国家医改惠民东风,先后实施基层医改、医院改革、医院改革,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困局。

“以前看病得先看自己有没有钱,很多人都是小病拖、大病扛。自从有了‘新农合’,看病没那么多顾虑了。”商水县张明乡王庄村70多岁的王奶奶对此深有体会。去年,王奶医院,住院20多天花费4万多元,新农合为她报销了近3万元。

为王奶奶解除后顾之忧的,正是年在我市全面推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在编织医保大网的同时,周口市卫健委全面启动医疗联合体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下沉,病人双向转诊,逐步缓解看病难问题,加快推进分级诊疗新格局,使“等待两小时,看病两分钟”等就医秩序混乱、医疗效能低下问题逐一化解。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70%的乡镇卫生院和8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达%。截至目前,全市常住人口已签约.08万人,重点人群签约.13万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70.89万人。远程医疗整合了全国、医院,患者在电脑前或是通过手机就能轻松预约、挂号甚至问诊全国知名专家,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

67岁的张阿姨患有高血压,以前一医院看,折腾大半天才看上病。自从家门口的太昊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分级诊疗后,她觉得“看病不再那么难和贵了”。

健全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健康

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年10月,《“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的公布,更是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卫生和健康工作的新思路,即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十九大报告不仅再次明确了“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大健康观的核心要义,还进一步提升了大健康观的地位与意义,即“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撤地设市20年间,我市医药卫生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随着我市经济实力、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群众的健康有了更高质量的保障。

据周口市卫健委会发布的年数据显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计个,其中三级医疗卫生机构3个、二级医疗卫生机构63个、一级医疗卫生机构个,医院2家、医院13家;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人,实际开放床位张;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为2.1、每千人口护士数为2.04、每千人口床位数5.64张。医药超市、便民诊所遍布大街小巷。“有病只能扛”的无奈一去不复返,无处就医的苦恼不再有,家门口就能享受专家诊疗服务,签约家庭医生、网约护士甚至可以提供上门诊疗服务。

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20年来,我市卫生健康事业从弱到强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健康红利:群众看病更快捷、住院更省心,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医疗网络遍布三川大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年,正值年富力强;20年,道阻且长。我市正以“大卫生、大健康”为目标,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zx.com/csxxs/69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