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庄子《逍遥游》中记载:“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这里提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寿星——彭祖。彭祖是中国文化中长寿的象征,传说在殷朝末年的时候彭祖已经有岁了,那时他看上去却还是年轻人的模样,活了多岁。不过这些都只是传说,事实并非如此,彭祖的确也属于长寿之人,也是中国第一位养生学家,但他并非真正活了多岁。据清朝的孙广森在注《庄子·立命篇》中提到:“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而亡,非实篯不死也”。由此可见,彭祖寿八百指的是大彭氏这个国家存在了八百余年,并非彭祖活了多岁。不管彭祖活了岁是真是假,但在中国历史上记载有活了多岁的人,此人名叫陈俊,福建人,他生于唐朝僖宗中和年间,死于元朝泰定年间,活了惊人的岁,关于他的事迹在清朝乾隆十三年编写的《永泰县志》中有详细记载。由于陈俊活的时长打破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加之年代久远,根本无法考证,所以不少人质疑这一数据的真实性。但不管怎么说,长寿确实是一种难能的福气,而世界各地也确确实实都有长寿之人,比如来自印尼的马巴高索(MbahGhoto)老人。马巴高索的寿命数据是有据可查的,他被吉尼斯列为“世界最长寿老人”。虽然他没有陈俊活得久,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他的年龄数据已经很离奇了。因为他生于年,比清朝的光绪帝大一岁,死于年,活了岁。对我们而言属于历史记载的事情,他却是亲眼目睹过的。对于马巴高所的年龄,也有不少科学家提出质疑,因为根据年的一份人类寿命报告称,一个人身体再健康,再长寿,也不可能打破岁这个大关。面对外人的质疑,老人准确地说出了自己出生的日期以及经历过抵抗日本与荷兰殖民侵略的故事,当地人都表示他说的是真实可信的,并且将他尊为英雄来看。长寿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福气,但对于马巴高索老人而言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他一生结过四次婚,生了7个儿子5个女儿,而在漫长的岁月当中,他目睹着自己的妻子、儿女一个个地离他而去,每一次他都体验了一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饱受生死离别之苦。出名后,有不少人慕名前来向他讨要长寿秘诀。而关于长寿秘诀,老人也只是只言片语,只说了“耐心”两个字。在他看来,保持心态平和、不骄不躁、不去计较太多、知足常乐便可获得长寿。而据当地人介绍,他平时并未刻意注重养生,而且嗜烟如命,基本上每天烟不离手,一直吸了多年。老人深知吸烟对人的健康有危害,但他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还能活这么长,他甚至有些活得“不耐烦”了。早在他的最后一任妻子去世时,他便为自己准备好了棺材,可迟迟都没能用上。后来,在岁那年,他生了一场大病,本以为这次无论如何也能死成了,但不久后老人的病情却奇迹般地康复了。病情好转这本该是一件幸事,但他却感到很失望。那一场病没死成,让老人感到很失望。后代们也知道老人的痛苦,这种痛苦不是来自于病痛的折磨,而是积累了一个多世纪的落寞与孤寂,是看淡了生死却又不愿眼睁睁看着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的那种痛苦。长期以来,马巴高索老人希望自己能够自然而然的去世,但这个愿望始终未能达成。最终在年的时候,老人又生了一场病,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后病情加重了,这时,老人选择回家休养。回到家后,他要求家里人不许悲伤,也不许再为他治疗,让他开心地死去。后代们也都理解老人,于是满足了他最后的心愿,让他以自己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年4月,在过完岁生日后不久,老人以绝食的方式如愿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