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10月17日,上游新闻记者从中国移动重庆公司了解到,中国移动重庆公司以“网络+”扶贫为主线,绘制“网络地图”“服务地图”“足迹地图”,将网络与教育、健康、消费、民生、产业、就业等扶贫领域深度结合,以网络信息之力助推脱贫攻坚。
“网络地图”
累计建设农村区域基站超5万个
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本着网络先行的原则,通过提升网络覆盖水平,加快光纤宽带、4G网络建设,消除“数字鸿沟”,为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网络服务。
据统计,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已累计建设农村区域基站超5万个,率先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4G网络覆盖,“十区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人口聚集区域宽带覆盖率超99%。同时,主动牵头实施彭水、酉阳、秀山、潼南、垫江、南川、丰都、万州、涪陵、黔江等10个区县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
平安乡是奉节县最北端的乡镇,也是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距离县城98公里。该地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人口分散,导致网络基础设施分布不平衡,常出现网络信号时好时坏、信号不稳定等状况。中国移动重庆公司了解后,组织各方力量,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克服喀斯特地貌、山路崎岖的难题,解决了因网络带来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截至目前,已在全乡建立各类基站45个,建设光纤网余户线,实现境内12个村(社)移动网络全覆盖。
“服务地图”
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国移动重庆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的重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通过益农信息社为村民带去更便捷的生活。
截至目前,共建成余个益农社站点和1套“渝益农”综合服务平台。益农社站点已实现%覆盖全市行政村,真正做到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
同时,中国移动重庆公司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发挥益农社立足乡村的优势,凝聚社会力量,提供产销对接等电商服务,提供法律援助、招工就业、农技培训、金融保险等公益、便民、培训服务,帮助贫困地区扶志、扶智。
据统计,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累计提供公益服务万余次,便民服务万余次,促成产销对接万余元,其中扶贫农产品万余元,开展运营活动余场,达成就业意向余人。
在长寿大同村,益农信息社就将电商、金融、快递、生活缴费、农技服务等资源“一站式”打包,村民不出村,便可办百件事。长寿区云集镇大同村驻村第一书记谭其军说:“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非常便捷的服务,真正实现了我们的村民在家里就可以把农产品变成钱。”
此外,益农信息社利用通畅的网络,联合当地农业企业发起多场直播活动,以电商直播为抓手、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益农信息社为载体,实现消费扶贫。截至目前,已开展电商直播、农技培训直播、当地风情民俗等直播40余场,促成农产品销售余万元。
“足迹地图”
他们用脚步丈量这片热爱的土地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离不开这样一群人,他们躬耕在扶贫的第一线,通过一次次走访,敲开村民的心门,和村民一起挥洒汗水、渡过难关。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共派出脱产扶贫干部30余名,奔赴脱贫攻坚一线,覆盖重庆市15个贫困村镇,其中在石柱中益乡、奉节平安乡、丰都三建乡、云阳泥溪镇、城口鸡鸣乡等都有重庆移动扶贫干部行走的足迹。他们走村入户,宣讲政策、解决困难;他们利用自身具备的信息通信技术和市场营销技能,深入基层,和村民一起找办法摘穷帽,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贡献人才力量,重庆公司参与扶贫的非脱产人数超人次。
付国臣是一位退伍军人,年被选派到山高坡陡、基础设施落后的万州盛家村,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辱使命,把脱贫任务认真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在他的帮扶下,村民罗才寿全家开展生态养殖业,从家庭总收入不足万元,到小组人均收入超万元,增长近10倍。
阮正育是一位在脱贫一线战斗多年的扶贫工作者,从年6月开始投身扶贫工作,一干就是十个年头。脱贫攻坚过程中,这位从黔江大山深处走出的农家子弟,秉承“贫困户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的原则,深入贫困家庭摸排走访,全力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活生产实际困难,实现脱贫增收。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李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