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便宜才5.6万一套房,重庆长寿区,快变“鹤岗”了?
2月27日,华夏时报消息,重庆长寿区,房价低得可怕,大有追上鹤岗“残酷低价”的势头。
在贝壳上搜重庆10万以下二手房,有44套房出自长寿区,其中一套73平的,换算单价只要块一平!
这都不是什么低价了,这是沦为“土豆白菜”了都?
块一平,你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对不起,我这都激动得“串台”了。
这样的价码,太反常了,毕竟重庆是啥子地方?
中国——唯六的——超大城市,GDP都快赶超广州了!怎么还有这么便宜的地方?
我们就问一问,长寿区,你到底给我们展现了什么样的重庆?
贝壳上看一圈还真有超低价
我在贝壳上搜了,如图所示,重庆长寿区独占42套,重庆其他地方拢共才7套,差了6倍。
图片来源:贝壳二手房
最低价一套才5.6万,一居室,26.62平,均价元。
上世纪俺家三口还住过28米的住房呢,对不对?
当然,论性价比还是华夏时报提到的7万73平那套更高,毕竟块一平,性价比“爆棚”。
统计一下,有35套每平均价低于,是真便宜,这样的价格如果放在鹤岗、个旧,感觉也不意外。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是——重庆,而且还是重庆12主城新区之一的长寿,一平米,是不是有些便宜得不像话了?
均价是如何炼成的?
严肃点说,这种低价算例外,贝壳上长寿区二手房目前套,42套10万以下,占比才0.62%。
长寿区综合均价其实是一平(诸葛找房数据),重庆太大,像长寿区面积有平方公里,跟珠海市差不多大,房价有分化也属正常。
即便借口这么多,长寿区隔壁的渝北区,均价已超1.6万。长寿价格还不及人家三分之一,着实有些尴尬。
大家都是重庆城区,怎么价格差距搞得像北京和环京一样?
我问了一位重庆土著,为啥长寿区价格上不去,他就说了两点:
1、太远,交通不便利;
2、据说环境污染挺厉害的,而且安置房比较多。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他甩了张图给我,表示重庆人眼里的重庆,大概就是那个框框里的部分,一般生活转悠的区域也就那么大。这么看来,长寿区虽属重庆城区,但实际上和环京差不多,就是郊区,而且算远郊。
他还特地补刀一句,去成都都比去长寿区方便。
我一查,还真是!显示,重庆一天有28趟去长寿区的列车,而重庆去成都的,却高达52趟,这下成渝倒成一家亲了......
虽然是主城新区,但重庆主城和长寿区之间“非常非常”缺乏轨道交通,地铁、轻轨一概没有,为此还有热心市民在领导留言板上提问,这轻轨到底还弄不弄?
图片来源:领导留言板
自驾的话,从长寿区开到重庆市政府,要一个半小时,浓浓的跨市通行的感觉,这通行实在算不上方便。一旦交通不便,那人口流动和发展,也就都受到影响了。
还有污染严重,网上的说法不算太统一,有说还好的,有说问题不小的,这也很正常。
可以确定的是:以前长寿区的污染非常严重,根据97年《长寿县化工污染状况的调查》,由于位于长江北岸,水资源丰富,长寿区早前建立了多家的大型化工企业或轻纺企业,当时属于重庆的轻纺、化工产业卫星城。
产业一集中,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就刹不住,根据网上的说法,像长寿化工园区和川维化工厂,都属于主要污染源,而当地老人的心肺功能衰竭发病率高达93%(网络信息不知真假,各位谨慎辨别)。
如果属实,那显得“长寿”这地名也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了。
图片来源:领导留言板
环境污染同样也有人在领导留言板上提出来,指出某家动力公司造成严重污染,气味难闻得戴口罩都能闻到,对周边数万居民和学生造成了健康威胁。
长寿区贴吧里还有人指出(帖子比较老08年的),空气质量不行,有时候晚上在凤城大院都闻得到长化厂的氯气味道。
这么看来,重庆土著没有瞎说,长寿区在交通和环境污染上,的确存在问题,影响到居民生活质量,最终影响房价的走势。
华夏时报说,这些10万以下的房子,像轻化四村,一般还都是长寿区的老城区。
重庆日报19年12月报道,老城区需加装部电梯,区域“老龄化”可见一斑,价格想上去,的确很难难难。
低调过分了长寿的房地产还活着吗?
说到这儿,我开始想,长寿区的楼市,是否还活着?
根据华夏时报披露,这里最好的实验一小学区房,也不过多一平。
小城市楼市炒作题材有限,学区几乎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说辞,然而学区房都只有这价位,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这里的楼市,不行。
价格只是表现,真正出问题的,是促成价格的各种因素,比如产业、人口。
上面提到,长寿一直以来搞的是化工和轻纺,效益多大不好说(去年也许不错),污染是实实在的。
我在水木社区上看到有人留言,说这里传统工业比较多,重庆钢铁厂、四川维尼纶厂、长寿化工厂,好像都不太能支撑当地的就业需求,而上市企业也只有一双,一个泓禧科技,一个重庆钢铁厂。
就业没保障,那人口自然就没有保障,从重庆七普数据看,长寿区一共就只有69万多常住人口,而在全市的占比,也从年的2.67%,跌至如今的2.16%,人口流失明显(年78万常住)。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更不妙的是,人口老龄化,长寿在重庆全部38区县中,排第五,达到25.4%......
产业起不来,人口上不去,那房价失去了任何有力的支撑,自然就跌到了“海沟”里。
话说到这儿,大概可以看出,长寿区虽然贴近中心城区,但想靠中心散发出的热力刺激楼市增长,很难,自己的购房资源不被带走就不错了。
从长寿区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重庆,有人说重庆就像一个省,中心城区就像省会,剩余其他部件,基本上就是外县了,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我们看到一个几乎可以匹敌一线城市的“准一线”,竟然还会出现块的每平均价。
大区域内,发展不均衡,这依然是中西部发展的一个问题吧。
长寿区预计年会建设直达重庆中心城区的快速路,而且还有渝宜高铁可以期待,但就我个人看法,这些因素对当地楼市的影响终究不能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