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中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加强乡村人才支撑”精神,助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展现返乡入乡在乡创业就业妇女等优秀典型,以榜样的力量示范带动更多妇女投身乡村振兴发展。4—6月,市妇联、市农业农村委、市乡村振兴局共同开展了寻找重庆市“巴渝巾帼新农人”活动,我区3人被命名为重庆市“巴渝巾帼新农人”。
名单如下↓↓↓1.乡村女工匠——余艳
余艳,长寿区乐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主任,从事社会工作5年,擅长剪纸、插花、彩泥塑造玩偶以及制作各种手工花。从年到年,她为余名农村残疾人朋友、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开展手工教学主题活动余场,同时走进各个乡村学校,为多名乡村留守儿童开展手工制作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学到手工制作的技巧,感受了手工制作的乐趣,还丰富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
2.乡村女创客——廖锦
廖锦,年在长寿区但渡镇承包回龙寨电厂生活区50多亩地,创立重庆市酷玩农业有限公司,对电厂家属区房屋进行合理改造利用,通过精心筑造特色烧烤区平米和农家小炒品鉴区平米,修建文体游乐设施60余套,在后山坡根据地形打造休闲水果采摘区7亩,收集各种传统农具、家具60余件打造特色文化展览区平米,满足各年龄段游客的物质精神文明需求。先后带动附近30余位村民就业,每人每年增加收入余元。规划打造乡村旅游“浸入式”体验,实现游客体验逐级提升,从而发挥旅游振兴乡村的最大效应。
3.农业女能手——朱红霞
朱红霞,重庆市长寿区传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负责人,种植翠冠梨、黄花梨26.6公顷,年产量0吨左右。种植过程中严把生产各个环节,防虫采用生物防治,不用农药。年所种翠冠梨、黄花梨获长寿区农业农村委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年公司品牌胜硕-翠冠梨、胜硕-翠冠梨获中国绿色食品。林下散养黑土猪6年,年出栏余头,年产值30余万元。通过生态种养立体循环模式,使消费者吃到健康、环保食品。带动周边两个村40余户家庭增收,其中包括贫困户5户,解决留守妇女20余人就业。
编辑:胡雪梅
校稿:刘江红
审核:况敬蓉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