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丨东南大学教授质疑清华万科公共卫生与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近日,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立深,发文公开质疑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名字似有不妥,至今未见到清华大学的回应。4月10日于立深教授发表多字的长文——《再议“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称谓》,文中他细数了为何清华“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名字不妥,揭示了公共卫生与公共健康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与”字多余,导致卫生与健康重复使用,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于立深教授最后指出,谨以此文祝贺清华新学院的成立!谨以此文致敬那些为公共卫生事业殚精竭虑以至于献出生命的人们!附:

再议“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称谓

于立深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年4月2日,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了“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值此新型冠状病毒疾病造成的全球性灾难仍在持续之际,清华的这所新学院包含着清华人的新的理念诉求,新的责任担当。因此,新学院的成立是一件大好事!值得祝贺,也理应祝贺!颇为遗憾的是,清华这所新学院像年4月21日成立的“清华大学天文学系”一样儿,还是成立得太晚了。毕竟21世纪早已是星辰大海的世纪,毕竟自年起人类已经发现了多颗太阳系外的行星,而这些似乎与中国无关,差不多也意味着没有一颗系外行星是清华大学发现的。这比起伽利略(-年)自年以来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成果——他陆续发现银河是由无数单个的恒星组成的;月球表面有崎岖不平的现象,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金星有盈亏现象;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黑子是日面现象;月亮有周日和周月等,要逊色得多。甚至比起哲学家康德对天文地理的研究,比起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天文学史》的研究来,清华人都显得知识上和学科专业上有非常奋起直追之必要。清华校长在新学院成立时说,“清华大学决定成立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是清华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全球重大公共健康问题的主动担当。”作为非清华人,我们不厚道地说,清华的担当还不够,冀望于清华早日建成国际一流的现代公共卫生学院。官宣的“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称谓,也存在问题。今天对其臆论,相信清华能以一个严肃的问题予以对待。涉及到她的英文名称以及对“公共卫生”、“公共健康”内涵和使命的严肃讨论。预先申明,万科集团资助这一清华新学院并冠名,符合国际惯例,我们对此不持异议。有疑义的是,为什么叫“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中国本土或者国际社会上是否有这种称谓?这是否意味着清华对“公共卫生”、“公共健康”有新的理解和定义?这种新的“公共卫生”定义是否有基本的社会共识作为支撑?一、公共卫生学院还是公共健康学院?清华为什么叫新学院为“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这颇令人迷惑,是因为“无知”造成的,还是深思熟虑的创意?希望能得到清华官方的解读。至少在英语翻译里,“公共卫生”和“公共健康”是同一个词组,对应的英文都是publichealth。清华的这个新学院院名以后怎么翻译成英文呢?有人说翻译成publiccleaningandpublichealth。PublicCleaning即使成立的话,也是扫街的意思,这可能是环卫工人的事情了。我们熟知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应英文是WorldHealthOrganization,缩写为WHO。作为我国国务院组成部门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英文名称是NationalHealthCommission。在这里,“卫生健康”是一个词,它们中间没有“与”字儿,故以Health对译,这符合中英文习惯。而清华新学院的名称中有“与”字,则代表两件事物。我们在网络上搜索,没有找到清华大学对标的麻省理工是否有公共卫生学院。找到了这样的研究机构:Harvard–MITHealthSciencesandTechnology。这种写法是可以说得通的。我们又查找了国内的情况,相对应的学院,在北京大学叫公共卫生学院,在武汉大学叫健康学院。叫“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国内几乎没有找到一家。有个省份的“中原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就叫“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通过“知网”数据库(cnki.net),也几乎没有找到“公共卫生与健康”连起来使用的论文篇名。在“作者单位”条件下,输入“公共卫生与健康”,只搜索到了5家冠名的工作单位,分别是:浙江省龙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科、青铜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与健康监护科、佛罗里达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专业学院流行病学系、医院集团社区健康管理中心公共卫生与健康促进部、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与健康监测所等。年市属的上海健康医学院由三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在学科专业教育上,我国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样的称谓。因此,清华的这所新学院,顺乎“潮流”的称谓,可能“应该”有四种:万科公共卫生学院、万科公共健康学院、万科健康学院、万科公共卫生健康学院!断不可用“与”字表达“公共卫生”与“公共健康”这貌似的两件事儿,因为二者实际上是一件事。相比较而言,也许叫“万科公共卫生学院”、“万科公共卫生健康学院”,可能更好,另外两种称呼有滑向“五道口健康培训机构”戏谑的可能。二、“公共卫生”内涵之溯源据悉,清华大学将自己的新学院英译为:VankeSchoolofPublicHealth。我们反过来斗胆推测,不仅仅“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表述中的“与”字是画蛇添足,而且可能对新学院的功能理解上是错误的。我们在年版梁实秋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辞典》中查到,health初始涵义是指“健康”,publichealth被翻译成“公共卫生”。这说明“公共卫生”这个术语与东西方交往有密切关系。如果有时间,我们应该系统考证“公共卫生”或者“卫生”这个词是怎样在中国生发的。它与疫病控制,与“爱国卫生运动”是什么关系,都值得考问。有人考证说,在先秦时期,“卫”和“生”大多是作为独立的词使用。例如《黄帝内经》中的“营卫”中医术语,指营气和卫气。“卫生”作为一个词使用,最早见于《庄子》的“摄生”、“卫生之经”表述。郭象注:“防卫其生,令合道也。”后代的“卫生”一词一直沿用此义。在宋代,“卫生”类似于今天医学上的防病、治病的意义。《清史稿》(卷一〇七)中,关于专门学科中,将“卫生学”与“医学”并列。在中国当代的最普通的公共卫生教科书里,都首先会提到“公共卫生”一词的来源和含义,认为publichealth中文译名是“公共卫生”或“公共健康”。中国学者一开始即取“公共卫生”的含义。publichealth之概念,正式诞生于19世纪,包括了环境卫生改革措施和疾病预防的医学方法。年英国颁布《公共卫生法》后,街道清扫、修建下水道等公共卫生事务常态化、法律化。年上海最早成立了地方行政卫生机构,年各地所涉“警察卫生”,一般包括清道、防疫、医学和医务四科。(高立冬,年,第3页)年,民国政府设立了中央防疫处,年设立了内政部卫生司,年行政院设立卫生部。年耶鲁大学教授温斯洛(Charles-EdwardA.Winslow)定义说:“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提高效益的科学与艺术。这些努力包括: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染病,教育人们注意个人卫生,组织医护人员提供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治疗的服务,以及建立社会机制来保证每个人都达到足以维护健康的生活标准。以这样的形式来组织这些效益的目的,是使每个公民都能实现其与生俱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这种理念也传入中国,此后中国的教科书延续了此种定义(赖斗岩,年,第2页)。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提到“健康”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Healthisastateof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zx.com/csxhj/6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