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学科群系列报道之二呼吸内科呼吸内镜

近年来,大医二院不断完善学科布局,多方位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学科交流与合作,学科影响力不断提高。医院优化学科布局,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提出“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微创精准化”,以超声中心、内镜中心、影像中心、介入中心为支撑平台,使微创技术在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骨外科等形成特色,同时在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妇产科、神经外科等加速推进,分区域、分层次进行推广和发展,充分发挥微创技术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上的特殊优势,培育其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今天小编分享的是:精确诊断疑难病的呼吸内镜。

血性胸腔积液,内科胸腔镜检查,病理显示恶性间皮瘤;左主支气管脂肪瘤,电切切除;插管后气管狭窄治疗,电切加冷冻加球囊扩张治疗……这是大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镇山最近一段时间的诊疗记录。医生告诉记者,除了对哮喘、慢阻肺、气管炎、肺炎的常规诊疗外,在疑难杂症的诊疗上,医院内镜中心的十八般新武器,过去一些诊断治疗困难的呼吸疾病,都可以通过先进的内镜技术,用微创的方式来解决。

呼吸内科主任王镇山

支气管镜带上超声探头气管外肿物也能辨良恶性

63岁的刘女士已经持续胸闷半年了,到医院做胸部CT检查时发现纵膈淋巴结肿大。到底是肺癌还是肺癌淋巴结转移,抑或是结节病?这都需要取病理做活检才能确诊。然而,支气管镜只能观察到气管内的病变,对待长在气管外侧的肿物就无能为力了。

王镇山介绍说,患者需采取纵隔镜或外科手术来取病理,但这两种传统方法造成的创伤都比较大。如果病理显示病变部位为良性结节,患者这一刀就“挨得冤”了。现在,医院引进了超声支气管镜,支气管镜前端的超声探头可以检测到气管外组织,医生在超声引导下可以对气管和支气管周围病变进行穿刺活检,通过病理检测得到明确的诊断结果。

上周二上午,王镇山出门诊时,有位患者一听说要穿刺,非常担心会不会误伤周围血管和组织。医生告诉患者,在实时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穿刺活检,能够精准确认血管位置,避开心脏大血管等重要器官和组织结构,增加了穿刺准确性,降低出血风险,对肺癌、不明原因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纵隔肿瘤以及邻近气管及支气管旁的气道腔外病变的诊断十分有益。

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利用胸腔镜来明确诊断

除了超声支气管镜,医院还引进了内科胸腔镜,都是最近开展的新检查设备,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便利。王镇山告诉记者,过去,有胸膜疾病的患者,单纯依靠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化验,往往得到的是模糊不清的结果。有的患者甚至反复多次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化验,依然无法断定到底是结核还是肿瘤,给诊断带来了很大麻烦,直接影响到患者下一步治疗计划的制订。而胸腔镜则可以帮助医生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进行胸膜活检,明确诊断,70多岁的孙先生就因此获益。

孙先生患有肾癌,曾经做过手术治疗。一周前,他的双侧胸腔先后都出现了积液,到底是什么原因?王镇山在为患者抽取积液进行化验的同时,还采用了内科胸腔镜做胸膜活检,两项检查结果出来后,发现了肾透明细胞,确定为转移癌。这为患者下一步治疗争取了时间与机会。

延展——气道狭窄还可以这么治

随着国内建设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医院将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对疑难病症诊疗的任务。王镇山表示,新增添的高精尖设备有助于明确诊断,在此基础上,呼吸内科还开展了对复杂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良性气道狭窄的治疗。

在医生的资料库里,记者看到了刚刚从患者气道内取出的脂肪瘤。这位患者最近一段时间总是咳嗽不止,到医院做检查,CT显示一颗1厘米大的肿物堵在气道内。患者麻醉后,王镇山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这是良性的脂肪瘤导致的气道狭窄,于是采用电切、冷冻的方法,将脂肪瘤切成两半,分别取出,患者在舒适中完成了整个诊疗过程。还有的患者曾因严重肺炎做过气管插管,不幸的是由于气管受伤后瘢痕增生,气道狭窄而呼吸困难,总觉得憋闷,喘不上气。以前的处理方法是手术,并没有更合适的处理方法,王镇山表示,现在在支气管镜下通过电切、球囊扩张、冷冻的方法就可以让患者呼吸重新顺畅起来。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大医二院马上还要引进硬质气管镜,这对于因肺癌引起的恶性气道狭窄,也可以进行姑息治疗。当肺癌患者因大气道阻塞引起呼吸困难时,硬质气管镜可以协助医生置入支架,再配合放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大医二院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zx.com/csxhj/105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