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夏邑长寿品牌建设生态宜居之地

“中国长寿之乡”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社会品牌,是一个地方源远流长的长寿历史和长寿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经济、政治、文化、卫生、环境、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水平,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

作为全国第六个、河南省第一个“中国长寿之乡”,夏邑几年来大力打造长寿品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紧紧围绕“五个夏邑(活力夏邑、平安夏邑、和美夏邑、宜居夏邑、长寿夏邑)”建设目标,扎实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大文章,先后获得“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西瓜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国家级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夏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走出了一条发挥长寿品牌效应、实现绿色快速发展的新路。

1

多措并举,努力打造长寿品牌

1、加大长寿品牌宣传力度

几年来,在中国老年学学会协调指导下,配合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开展一系列宣传工作。中央电视台一套《科技博览》、四套《走遍中国》及《天涯共此时》、七套《走进寿乡》等栏目,分别以《探秘长寿乡之——夏邑寻因(上、下)》、《长寿乡奇遇记》、《河南夏邑孔子祖籍长寿之乡》、《走进寿乡——夏邑》等为题制作播出了反映夏邑长寿现象的专题片。《中国地理杂志》、《河南日报》等新闻媒体也多角度、全方位做了报道。

2、举办长寿节庆活动

中国老年学学会和夏邑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中国·夏邑首届长寿文化节。期间举办了“健康与长寿”高峰论坛、长寿文化书画展、长寿文化摄影展、长寿食品展、项目签约仪式等活动。特别是由2万多人参加的开幕式盛况空前,“走进中国长寿之乡—夏邑”群星璀璨大型文艺演出,展现了夏邑魅力篇、幸福篇、发展篇,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著名歌唱家蒋大为演唱的主题歌《夏邑,美丽的长寿之乡》至今仍唱响在夏邑大地上。每年夏邑春晚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活动都紧紧围绕“中国长寿之乡——夏邑”,制作并演出反映夏邑长寿文化的节目,以长寿为主题展现夏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3、建设长寿文化景区

为弘扬、传承夏邑长寿文化,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建造夏邑地标性建筑——长寿阁。它坐落在夏邑长寿文化景区栗龙河畔,占地10亩,建筑面积平方米,高56米,总投资余万元。阁内采取雕塑、雕刻、影像、彩绘、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充分展示夏邑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长寿历史、长寿文化等内容。以长寿阁为中心,建成了长寿文化景区,景区包括长寿广场、康乐亭、长寿轩、长寿博物馆、长寿苑等。该景区已成为以长寿文化为主题,自然风景为特色,集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感悟长寿、体验养生的福地。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3A级景区。

2

务实进取,扎实推进长寿工作

1、深入开展长寿文化研究

为挖掘研究夏邑长寿养生文化,县成立了由66名专家、学者等参加的长寿养生文化研究会,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长寿养生文化研究活动。先后召开研讨会10多次,出版了《长寿与养生》、《走进寿乡——夏邑》、《长寿文集》等专著10多部,开展现代长寿养生科普知识讲座50场(次),撰写论文余篇。

2、扎实开展老龄工作

夏邑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成立了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组织。近年来先后投资数亿元,修建完善了长寿广场、栗城广场等健身休闲场所。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县6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享受养老金,百岁老人享受生活补贴。夏邑每年都开展评选“十大孝子”活动,并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隆重表彰,目前已评选出孝子孝媳多人。夏邑老龄工作多次荣获省、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有30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和省、市老龄工作先进工作者。

3

品牌引领,打造生态宜居之地

夏邑利用“中国长寿之乡”这块金字招牌,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美丽幸福新生活。

1、依托长寿品牌,增强发展活力。

“中国长寿之乡”的美誉,使夏邑产业集聚区纺织服装和长寿产业的发展如虎添翼。

县四大家领导每次带队外出参观考察、招商引资,都把“中国长寿之乡”品牌作为重点内容推介夏邑,客商们纷纷慕名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先后落户华鹏纺织、大洋纱线、京清蓉服饰、赛琪体育、方舟棉业、德航服饰等企业80余家。全县纺纱规模万锭,织布能力12万吨,服装加工能力1.3亿件,纺纱总量全省第一,荣获“全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深入挖掘长寿物质文化资源,开发长寿产业。组织本县较大规模的雪枫粉业、雪玉粉业、龙雨粉丝、金之榕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长寿食品工业园。开发生产出原生态水饺粉、小麦胚、长寿水、绿豆粉丝、食用菌罐头等六大系列近50种长寿食品。

2、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夏邑利用长寿之乡品牌效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依托“中国长寿之乡”,大力倡导社会新风,治理村容村貌。让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善举成为夏邑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提升乡村文明水平。全县“绿色乡镇”创建达标4个,“绿色村庄”达标39个。结合各自文化底蕴、风俗习惯等优势资源,集中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丽村镇,涌现出太平镇“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车站镇“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太平西村和青铜寺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

3、注重文化建设,扮靓园林县城。

在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建设中,植入夏邑“三大文化”装点园林县城,以天龙湖为中心打造宣传华夏祖地文化,以孔子还乡祠为中心打造宣传孔祖文化,以长寿阁为中心打造宣传长寿文化。

以天龙湖综合开发、沱河风景带建设为引领,一街一景,一路一貌,因路选景,因景造绿,动静结合,形成了自然植物群落景观。先后建设了长寿苑风景区、沱河风景带、荷园、红枫园等园林10个。积极开展绿化达标和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创建活动,建成桃花岛、杏花村、枇杷洲、樱花园、古树园等景点近30个。年全省百城提质观摩点评活动在夏邑举行,40多个县市区党政观摩团先后前来观摩学习,陈润儿省长两次实地考察指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

体会:一、领导重视是做好长寿之乡品牌建设的有力保障

几年来,中国老年学学会对夏邑长寿之乡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赵宝华会长、刘维林会长、翟静娴秘书长等多次莅临夏邑,进行指导和帮助。省市有关领导也多次亲临夏邑指导长寿之乡工作。为加强对“中国长寿之乡”工作的领导,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主任、县人大政府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县直有关单位任成员的夏邑县“中国长寿之乡”工作委员会,并下设长寿工作办公室。长寿办主任由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党组成员兼任,长寿办成为开展“中国长寿之乡”工作的常设机构,确保长寿之乡工作有规划、有布置、有落实。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国长寿之乡工作的若干意见》,从长寿品牌宣传、长寿文化研究、长寿经济发展、切实加强领导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确保“中国长寿之乡”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

二、创新活动载体是做好长寿之乡品牌建设的重要抓手

夏邑“中国长寿之乡”工作取得的良好效应,得益于不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创新打造宣传平台。建造长寿阁、举办长寿文化节、建设长寿文化景区、打造健康养老产业园、制作长寿宣传片等,无一不是以长寿为主题展现夏邑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等方方面面,把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追求融入到开展各种活动的实践中,让夏邑悠久的长寿历史和突出的长寿现象在浓厚的长寿氛围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以这些活动载体为抓手,激发大家工作热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谱写新时代夏邑发展新篇章。

三、实现绿色生态快速发展是做好长寿之乡品牌建设的根本目的

打造“中国长寿之乡”品牌说到底就是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只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才能促进健康长寿。无论是打造园林县城,还是建设美丽乡村,夏邑都在绿色生态发展上大做文章,通过实施沱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县乡骨干道路绿化工程、“百千万”农田防护林工程、城区绿化提升工程等,全县林地面积达44.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0.65%,城市绿化覆盖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79平方米。年,圆满完成“国家森林城市”考核验收。年,顺利通过“国家级园林县城”复检。在夏邑广袤沃野上,路成网,田成方,林成荫,大地如织,一望无际,呈现一派田园风光。

几年来,夏邑在长寿之乡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兄弟长寿之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中国长寿之乡”品牌建设,充分发挥“中国长寿之乡”优势,积极培育生态养生产业,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快速发展。

赞赏

长按







































南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哪里白癜风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zx.com/csxzy/2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