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皋
江苏如皋是著名的长寿之乡。据最新统计,如皋万人口中百岁以上老人人,总数位居全国县(市)之首,百岁以上老人占比达万分之2.1,远远超出联合国长寿乡百岁老人占比万分之0.75的标准。如皋现有80至89周岁老人6.79万人,90至99周岁老人1.09万人。年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年,如皋被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授予“世界长寿乡”称号。其它的世界长寿乡都在高寒地带或偏僻山区,如皋是唯一处于江海平原地带、经济发达地区的“都市文明型”世界长寿乡。
△长寿之乡如皋
如皋属江苏省中南部地区,南有吴楚文化的影响,北有齐鲁文化的渗透,表现在饮食习惯上明显地带有南北交汇的特色,主食既吃大米,又吃面粉,还喜欢吃杂粮;做菜甜不及南方,咸又逊于北方,但总爱放点糖,也吃点辣,也吃点蒜,但终究不能忍受太冲太烈。于是因地制宜,兼收并蓄了南北两种饮食文化,如皋长寿饮食文化由此诞生。
△白蒲茶干
△如皋林梓潮糕
如皋属江苏省中南部地区,南有吴楚文化的影响,北有齐鲁文化的渗透,表现在饮食习惯上明显地带有南北交汇的特色,主食既吃大米,又吃面粉,还喜欢吃杂粮;做菜甜不及南方,咸又逊于北方,但总爱放点糖,也吃点辣,也吃点蒜,但终究不能忍受太冲太烈。于是因地制宜,兼收并蓄了南北两种饮食文化,如皋长寿饮食文化由此诞生。
淡。关于饮食,古人主张:“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酽,辛而不烈。”少盐淡食是如皋人的饮食习惯,他们炒菜时几乎不怎么放盐,一大家子人通常要两三个月才能吃完一小包盐,这在其他地方的人看来都有点儿不可思议。北方人口味偏重,觉得盐、酱油放少了,菜就没味,难以下咽。而且炒菜之外,还要吃腌的咸菜、咸肉、咸蛋等食品,每天盐的摄入量易超标。长此以往,必然健康堪忧。建议多向如皋人学习,炒菜时少放盐,用糖、醋、姜、葱、胡椒、大蒜来调味。
杂。就是粗粮、细粮混着吃,荤菜、素菜搭配吃。由于如皋濒江临海,地势平坦,兼有海陆物产,所以这里杂粮、瓜果、蔬菜、鱼虾、肉蛋等产品十分丰富,这就决定了如皋人的营养摄入绝不单一。据当地长寿研究所调查资料显示,如皋百岁寿星中有93%既吃大米、白面等细粮,又吃玉米、大麦等粗粮。除主食外,还搭配蔬菜、水果、干果等,既有正餐,又有小吃、零食,相当丰富和多元化。
鲜。当地人称为“出水鲜”。比如,肉要当天宰的,虾要当天捞的,鱼要现场剖的,文蛤要当场劈的,青菜要早上拔的,瓜果要当时摘的,芋头要当场刮的,豆腐、茶干绝对要当天做的。如皋人的冰箱里很少贮存蔬菜,基本都是当天赶早市买来的,这完全得益于如皋地区田畴平旷、河港交错的有利条件。野。江苏有句民谚:“如皋人好奇怪,有菜不吃吃野菜。”在如皋人的眼中,蓬勃生长的野菜是大自然的精髓,它采集天地间灵气,汲取日月之精华,是护佑生命的珍馐佳肴,所以在长寿之乡的饭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碧绿的野菜佐餐。△如皋董糖
△如皋野菜
如皋的“淡、杂、鲜、野”四字诀概括了长寿之乡饮食文化中所隐含的长寿奥妙,并且使长寿之乡的人们受益,也就是找到了打开健康长寿之门的第一把金钥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