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现场直播
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长寿巴马的视觉盛宴
回顾中国-东盟
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在巴马举行
中新网河池12月7日电(记者林浩)12月7日,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在广西河池市巴马县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的政企人士、知名养生专家、医学院士等多人以“大健康、大旅游”为主题,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传统医药健康旅游产业发展合作、国际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及启示等相关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出席论坛开幕式时介绍,目前,中国政府已把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方式。年,中国国家旅游局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着力培育健康旅游消费市场,预计到年,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将超过亿元人民币。
王晓峰建议中国—东盟以抱团发展的信念,整合传统医药资源,探索开展“传统医药健康+旅游”的局部合作、行业合作和区域合作,并携手保护传统医药文化,推动传统医药可持续发展。
“旅游和健康都是幸福产业,中国与东盟传统医药发展历史悠久,名医辈出,我们愿与东盟国家一道,把传统医药健康的理念、技术、产品与现代旅游业良性嫁接,让更多民众在旅游中实现防治疾患、延年益寿。”王晓峰说。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在致辞中也表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汉代就传播到东南亚地区,东盟国家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药学、按摩等传统医学,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性。
张晓钦还介绍,广西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长寿集群带,经认定的“长寿之乡”达26个,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当前,广西正依托中医药资源丰富等优势,推进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为龙头的健康旅游产业发展。他希望与会各方以此次论坛为平台,实现技术、资源的优势互补,深化传统医药、药用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巩固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广西)建设成果。
“缅甸非常期待与中国开展医药健康旅游合作,希望两国在针灸、推拿等传统医疗技术实现技术共享,让更多缅甸人也能享受到中医带来的健康。”缅甸卫生和体育部传统医药司官员吞敏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博大精深,非常值得缅甸学习借鉴。
柬埔寨卫生部国家传统医学中心主任蒙万那罗姆也表示,开展传统医学合作有助于增进互信,实现民心相通。他告诉记者,目前柬埔寨传统中医药研究中心已经与广西药用植物园开展合作,决定共建中医药研究实验室,今后,双方在健康旅游领域的合作将更加频繁。
据介绍,此次论坛由中国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论坛倡议成立巴马论坛世界健康长寿合作理事会、筹备成立巴马-华大健康长寿研究院。论坛还举行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项目的签约仪式,10个大健康产业投资合作项目,总投资超多亿元人民币。
有着“世界长寿之乡”美誉的巴马县当天荣获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长寿巴马”商标注册证书,该县同期举行以“天地赐福·仁寿巴马”为主题的第六届巴马国际长寿文化旅游节和首届广西河池(巴马)国际长寿养生健康饮用水博览会等活动。
巴马县县长蓝海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述活动旨在彰显长寿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巴马长寿养生旅游在海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核心区、大健康产业龙头基地和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实验区建设。
中国新闻网
第六届巴马国际长寿文化旅游节
开幕庆典晚会
12月7日晚,第六届巴马国际长寿文化旅游节开幕庆典晚会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城东体育广场举行。自治区旅发委主任甘霖,河池市委常委、巴马县委书记王军,副市长韦祖林,以及出席“巴马论坛”的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商参加开幕庆典晚会。
开幕庆典晚会聚焦巴马生态文化之“生态、情态、状态”,引领人们重新认识自然,与自然平等对话、与自己内心对话,引导人们树立“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呼吁全人类以“仁”待物,珍爱自然、保卫生态大家园。
本届旅游节以“天赐福地·仁寿巴马”为主题,以长寿文化为魂,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将旅游与文化、经贸、体育相结合,充分展示巴马长寿养生文化,集中推介巴马长寿养生环境和健康养生旅游产品,进一步提升巴马长寿养生旅游在海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核心区、大健康产业龙头基地和深圳巴马大健康合作特别实验区建设。
本届旅游节从12月1日持续至12月15日,将通过山歌演唱会、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大奖赛、长寿养生美食节、水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向世人展现巴马的资源特质、人文特色和精神风貌。
河池先锋网
天地赐福·仁寿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