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寿区双龙镇罗围村
有一个名叫
“润之堂”的地方
它的命名
与毛主席的字有关
而为他命名的
则是曾经的
中共长寿县委书记
今天
我们跟随罗围村的
老党员、市劳模贾元筹
走进中共长寿县
第四届县委旧址“润之堂”
听他讲一讲
在长寿解放前
近10年时间里
党在长寿农村
开展地下工作的故事
中共长寿第四届县委建立皖南事变发生后不久的年1月,上级党组织将在重庆树人小学任教的中共党员王秉楠和陈学端,调回长寿县开展农村工作,着手组建农村党支部。
罗围乡(今罗围村)是王秉楠的家乡,在家乡开展工作具有可靠的社会关系和群众基础,很快王秉楠等人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先后在双龙乡中心校、罗围乡中心校建立起党支部,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广交社会朋友,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长寿站住了脚跟。
在中共巴县中心县委书记肖泽宽的指示和支持下,王秉楠等人于年7月,在罗围乡中心校(今润之堂)正式恢复、成立了中共长寿县第四届特支委员会,王秉楠任特支书记,机关设在罗围乡中心校。年下半年和年1月,因王秉楠等人工作变动和斗争形势的需要,中共长寿特支机关又先后迁往葛兰乡(今葛兰镇)中心校和付合乡(今八颗街道)中心校。
年8月,中共巴县中心县委决定,撤销中共长寿县特支,成立了中共长寿县委,王秉楠任县委书记兼负责统战工作。县委机关也设在罗围乡中心校,王秉楠等出于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崇敬和热爱,根据毛泽东的名号毛润之,把罗围乡中心校礼堂取名为“润之堂”,并书写牌匾悬挂在礼堂门前,激励了全县党员革命的斗志和信心。
喝茶聊天中开展地下斗争年7月,中共长寿县特支成立后,为认真贯彻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和“三勤”“三化”的指示,同时方便党组织的秘密活动和联络工作,中共长寿县特支决定利用双龙场的优越条件和原开展地下工作的基础,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在双龙场中街水巷子开设一家以做纸烟生意的协合铺子,以此为掩护,建立党的地下活动据点和秘密联络站。并指派由邻水县地下党转移来长寿县隐蔽的张志刚夫妻和甘善业,分别化名赵绍基(又称“李三哥”)和冯中明,在协合铺子里以裹纸烟卖为掩护,负责活动据点和联络站的工作。
赶场天或平时,中共长寿特支(县委)书记王秉楠等负责人,都以赶场、买纸烟等为名,到协合铺子吃茶、抽烟、摆龙门阵等,交流通报情况,传达有关指示,开展联络接洽等工作。推杯换盏之间,秘密情报便在热闹的集市里悄悄传递了出去。
长寿县城宣告和平解放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共中央决定,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中共长寿县委成立后,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中共巴县中心县委的指示,在原来“三勤”“三化”的基础上,开辟第二战场,结成反蒋爱国统一战线,在长寿一些地区或行业,建立了“乡村师范同学会”“小学教师联谊会”“转转会”“农民弟兄会(一心会)”“青年联谊社”等群众组织。并利用这些组织策划开展了增薪斗争、三抗(抗丁、抗粮、抗捐税)、四抓(抓政权、抓军权、抓财杈、抓教育权)斗争。配合华蓥山武装起义,做好兵员、物资准备和伤员、起义人员的安置、隐蔽工作。
同时,认真贯彻“保卫城乡,迎接解放,配合接管”的指示,掌握敌特及社会状况,瓦解反动组织,保卫城乡,为配合人民解放军、赢得长寿县的解放做好了长足的准备。
年12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7军师团先头部队,从涪陵县大柏乡向长寿县进发。上午8时许,抵达长寿县城,长寿县城宣告和平解放。
年12月18日,根据中共川东区党委指示,成立了长寿县人民政府。王林夫任长寿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志国任副县长。长寿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将全县原设置的32个乡和两个镇,划分为6个区、32个乡、1个镇。并相继建立了区公所和乡、镇人民政府开展了对国民党乡、镇旧政权的接管工作。
年1月1日,长寿县解放后第一个元旦节来临,中共长寿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城内林庄操场,召开了全县各界群众庆祝长寿县解放暨元旦大会。
爱我你就星标我
(记者许先彬徐熙孟兰缔陈钰李辉长寿区委党史研究室提供部分史料)
推荐阅读好消息!长寿这段高速路将免费通行!官宣!长寿城区中小学招生范围划定,你家娃上哪所学校?重磅!长寿再添一座互通立交!就在……医院今天挂牌!地点在……个车位!长寿这里将新建停车场重磅!长寿要修这条高速路融入主城,过你家没?
长寿区融媒体中心主任:杨渝
值班副主任:廖诗平
编辑:袁颖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有什么需要效劳的加我:csrb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