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幸福感的善意景观健康空间设计

寻常性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304/5238731.html
S——重慶龍湖頤年公寓康復花園

怡境自媒体专访视频303

“善意景觀,為老年人而設計,也為將來的自己。”

位於重慶中心城區的龍湖新壹城頤年公寓是重慶龍湖的第一個養老項目,怡境設計團隊在公寓的頂層為老人們設計了專門的康復花園。

△效果图与实景图对比

依據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設計團隊通過適老環境的空間佈局與細節構築如家般溫暖的照護空間,他們不僅可在此得到專業照料,還能和大家進行交流、鍛煉身心,在此釋放情感與內心,體驗到“離家不離家”的養老體驗。

功能分区

設計團隊聯合重慶龍湖團隊對養老群體的深入研究分析後,在場地重點打造園藝療養、活力健身、交流休閒三大功能模塊,讓老人能自主地深度地參與到空間中,快樂地康復身心。

园艺疗养

大自然是最好的治疗师

園藝療養空間繁花似錦,綠意盎然。種植池選用了木質材料,使老年人觸摸時感覺舒適溫暖,同時木材與花草融為一體,讓場地更顯自然溫馨。老年人在與自然的互動中,可有效減緩身心壓力、促進睡眠、增加運動,有助於身體機能正常運轉。

图片来源:龙湖集团

△特意抬高的花池,坐轮椅的老人可靠近进行园艺操作

場地設置抬高了的花池和可觸摸的植物,無論步行還是坐輪椅的老人,都可以親密接觸草木花卉。設計師通過數據調研,設置種植池底部距地0.65m,於底部留出空間,以便坐輪椅的老人雙腳可剛好放入。

△双层花池可鼓励坐轮椅的老人起身锻炼身体

立體種植池的尺寸經過精心設計,上層繁花似錦,有意鼓勵坐輪椅的老人站起觀看或抬手觸摸,達到鍛煉肢體的目的。

△设置灌溉水景使老人在灌溉中锻炼肢体

灌溉水景既為點景,也提供了水源供老人們與自然互動。老人們可在此鬆土,修剪黃葉子,澆水,對話,過程中得以鍛煉肢體力量,愉悅身心。

△花池的最下层是收纳柜

設置收納空間,以供長者擺放園藝工具和隨身物品

活力健身

运动是保持健康的秘诀

伸展開腰身,鬆動鬆動僵硬的筋骨,在跑道上小跑或踱步,邊眺望遠方,邊和休憩坐凳上的老伴兒聊聊天,感受生命的律動。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運動都是最好的療方。在活力健身區域,設計師環著跑道架起流線型的彩虹廊架,在陽光中照映得更七彩斑斕。豐富的空間色彩,可刺激老人的感官,喚醒老人的“運動因子”。

△跑道上的刻度与提示语鼓励老人锻炼(图片来源:龙湖集团)

在花池周邊設置起跑區域,跑道上每隔一定距離作刻度與提示語,鼓勵老人提升鍛煉時長,又可讓老人根據自身能力合理安排活動強度。

△老人运动累了可在坐凳上休息

運動過後可在步道旁的坐凳上休憩,坐凳兩側細心地設置了供老人支撐起身的扶手,保證身體平衡,使用更加安全。

交流休闲

在交流中保持积极心态

屋頂花園還專門設置了提供老人們交流的空間。

△设置交流休闲区域

老人可捧一杯清茗,與兩三知己好友聊聊家長里短、過去與現在,也許熱情洋溢,也許寥寥數語。若是有兒女伴在身旁,興許又會提到曾經鮮衣怒馬的青春歲月。

座椅採用三角形方式擺設,避免了視線的直接相撞,提高交談的舒適度,又可看到其他區域的景觀。

设计体系

空間設計,也是服務設計。設計團隊以完善的設計體系貫穿項目,保障老年人的活動安全,更有細節設計關懷老年人的內心世界。

无障碍体系

无台阶、双层扶手等设计提供安全保障

老年人的肢體力量與平衡能力衰弱,需要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措施,避免活動過程的磕碰。在康復花園的設計中,安全保障體系貫穿了空間整體與每一個細節。

考慮到無障礙通行,屋頂花園採用全場地無台階設計,保證老人使用的便利與通暢。根據《無障礙設計規範》,坡道寬度≥1.80m時,能保證兩輛輪椅正面相對同性。結合實踐經驗,康復花園所有通道寬度均≥.40m,給輪椅自由通行的安全尺度。

△场地将所有台阶改造为坡道,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坡道做到<1:1,方便老年人通行

從路面與跑道的寬度、扶手設計、地面防滑材料的運用到場地倒圓角的處理與小品的固定,設計者從設計原則、整體佈局到精細化細節設計為老年人的活動保駕護航。

採用全場地雙層扶手設計,上層扶手高度為0.90m,適用站立的長者;下層扶手高度為0.75m,照顧到了坐輪椅的長者。

五感疗法体系

用看、听、嗅、尝、触去拥抱自然,疗愈身心

在屋頂花園,看繁花凋謝到再次盛開、聽清晨鳥鳴與日落時的遷徙,嗅雨後的清新,人生五味彷彿也蘊藏自然中。熱愛自然、擁抱自然,用看、聽、嗅、嘗、觸去感受自然,是對待自然的態度,亦是對待生命的態度。大自然是更博大的存在,我們棲身於此,讓它療愈我們的身體和心靈。

△场地植物图

人文关怀体系

通过重现美好记忆了解自我,感受快乐

依山而建、靠著纜繩上下穿行於江邊、山腰的纜車,曾是重慶人最主要的出行工具。纜車從索道的一頭出發,就著山勢往下,對岸是重慶接踵的高樓,途中小站,就藏在鬧市中。這廂是綠白相間的纜車,那邊有朝天門到南山的公交站牌,纜車雖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被荒廢,但那些與纜車的故事還在老人的心裡,一瞥之間即可勾連起記憶。過去的美好記憶以及對過去的生活片段的重新體驗能有效幫助老人了解自我,減輕失落感,增加自尊及增進社會化,是一種“懷舊治療”方法。

△在原有建筑外立面增加缆车墙绘

△设置公交站牌营造等车的氛围

“適老環境需要社會的各個階層、各界人士來共同關注與參與,我們設計師能做的不僅是空間設計,還應該提供相應的空間來引導社會各界共同為老年人營造友好的養老環境。”設計師說道。

△设计团队为颐年公寓的老年人设计了一本康复花园的使用手册,动漫与文字穿插其中,生动地为老人介绍了康复花园的使用方法

※感謝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LAI設計研究室的參與及幫助,感謝深圳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助理教授張玲博士的寶貴建議,感謝重慶龍湖對設計團隊的信任以及在項目過程中提出的寶貴意見。該項目的前期研究成果已在《南方建築》年第3期公開發表,題為《基於失能老人需求的適老環境設計策略研究》,歡迎檢索。

委託單位:重慶龍湖恆卓地產發展有限公司項目類型:城鎮更新項目面積:㎡設計內容:景觀方案及施工圖設計設計時間:年11月景觀設計:GVL怡境國際/張玲

M——神戶太陽城大廈

神戶在日本擁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從內陸到富士山都可以一覽無餘。六甲和南部的大阪灣水域广阔。神戶太陽城大廈的景觀設計是這一新興城市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高級社區,旨在纪念這一独特環境。該塔楼被隐藏在站點的西北角,遠離主要的公共林蔭大道。這樣一來,東邊的低矮裙楼和單一樓層的公共項目就可以構成一個寧靜的,台階式的庭園式花園,該花園的水景也是受到地域水脉的啟發。該開發項目以寬敞的景觀空間隔開,為兩個重要的公共場所SunCityHall和TeaLounge提供了公園般的背景。整體上借鑒了神戶引人注目的山脈,城市和海洋特色,同時為關西地區的老年人建立了新的設計,服務和護理標準。

庭院周圍是一圈局部由幕牆封閉的廊道,廊道中鬆散地安排了一些公共設施,如茶室、圖書室、視聽室、公共澡堂、麻將房和卡拉OK房。

該項目的景觀設計概念是融合城市景觀和山景,而不是任由建築把花園分成毫無關聯的小塊。六甲山各個季節都有植被生長,是觀鳥勝地,還有豐富的石材和水資源。神戶的各種藝術節也吸引了許多遊人和當地人。為了呼應這種濃厚的藝術氛圍,該方案也把藝術作為一個核心的設計要點。在整個場地內,花園和庭院相互聯繫,不斷延伸,將室內外聯繫起來,營造一種接近自然的體驗。

項目團隊

建築設計:RichardBeardArchitects

景觀設計:SWAGroup

室內設計:BAMO

建築記錄:ASAIArchitecturalOffice

藝術顧問:ArtAdvisoryServices

燈光顧問:AuerbachGlasow

MEP:KenchikuSetsubiSekkeiKenkyushu

木工:ToriKenkoCo.

Draperyworkshop:Ionia

總承包商:Kajima株式會社

項目經理:MDA

攝影:SteveHallDavidLloyd/SWA

图片文字来自网络,进攻学习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L——北京昌平泰康之家·燕園

“健康”和“幸福”是衡量老年人生活品質的標準,而生活品質則是衡量社會可持續發展程度的重要依據。

泰康之家·燕園是泰康全國養老戰略佈局第一個建成運營的標杆項目。我們的調查研究從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運動水平以及心理特徵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分析,以療養花園、運動健身、休閒交流、怡樂生產、人文關懷的五大功能板塊展開設計,這其中涵蓋了自然、科學、人文、藝術、情感關懷等多種景觀空間。

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各學科、多領域內探尋高端養老景觀設計的密碼,試圖通過學術研究與實踐的結合,為長者打造適老的,如“家”般幸福的“愛的樂園”。

|老年人的变化|

CHANGESINTHEELDERLY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变化,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出我们的设计策略,找到我们设计的密码。

身体功能的变化: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身体机能衰退。

心理功能的变化:老年人普遍留恋过去,需要时间来适应新事物。

感觉功能的变化:对温度冷热的感觉衰退,尤以视觉和听觉衰退表现显著。

生活结构的变化:老年人独自在家的时间增长。

|养老社区的设计原则|

THEDESIGNPRINCIPLESOFTHEOLD-AGECOMMUNITY

基於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我們明確地提出了高端養老景觀設計的設計原則。

保障老人的使用安全:花園空間必須讓老年人有安全感,既要有被保護的感覺,又不能有束縛感,還要充分考慮各類意外發生的可能性,提前採取必要的設計措施,以降低老年人戶外活動中發生事故的機率。

支持老人獨立生活:通過適老化、無障礙設計,為老年人的獨立生活提供支持,減少對子女及社會照顧的依賴,提高獨立生活的質量,並保持自由的生活狀態。

加強老人對場地的控制感:由於喪失控製而產生的抑鬱對人體免疫系統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所以,花園設計必須多樣化,既適宜獨處又方便聚會;既可享受陽光又可遮陰納涼;既有開闊視角又有方寸景觀;固定式和移動式座椅兼備;道路系統四通八達,從而巧妙的增強老年人對於花園景觀的整體控制能力。

廣泛運用自然元素:自然景觀可以提升人們的幸福感,花園內的自然景觀應佔有至少70%的比例。自然元素——植物、陽光、水體、動物、香味可以緩解壓力、降低血壓,給人們帶來幸福感。

鼓勵鍛煉活動:花園設計應該具有便捷性和獨立性,並可以有效地緩解人們緊張的情緒,比如可以設計供老年人鍛煉的步道和供兒童玩耍的遊樂場地。

積極干預:最為理想的花園是能夠為人們帶來各種感官體驗的花園,我們提倡自然採光和自然的聲音,讓老年人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給予的積極影響。

|景观系统设计探索|

EXPLORATIONOFLANDSCAPESYSTEMDESIGN

泰康燕園的花園空間整體劃分為療養花園、運動健身、休閒交流、怡樂生產、人文關懷五大功能板塊。

—功能空间一疗养花园—

療養花園具有緩解壓力,安撫情緒、恢復精神和復建心靈的作用。它會在人們感到孤獨和脆弱的時候給予回應,它可以使人體能量恢復到自然平衡的狀態,它也可以成為老年人社會和心理需求的庇護所。

醫學界已經不再將花園和室內外過渡的空間視作裝飾性空間,他們已經認識到老年人與自然保持聯繫對於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性。在燕園景觀設計中,我們也探索到了療養花園內五覺療養及藝術療養的重要作用。

探索一五觉疗养

五覺,視、聽、觸、味、嗅,是人最本能的感知方式。

老年人的五觉特征:

視覺:視覺銳度下降,色彩分辨能力降低;視覺敏感度下降,過於復雜的線條和圖案無法分辨。聽覺變化:對聲音的感受性和敏感性下降;生理性的聽力減退乃至耳聾;有時會出現高頻率耳鳴;語言分辨率下降;容易受環境噪音影響。觸覺變化:包括觸覺、溫度覺和痛覺。由於皮膚內的細胞退化,容易造成燙傷或凍傷;痛覺也會變得相對遲鈍,以至難以及時躲避傷害性刺激的危害。味覺變化:味覺遲鈍,常常感到飲食無味。嗅覺變化:難以察覺有害氣體的味道,從鼻孔吸入冷空氣的加熱能力減弱,容易對冷空氣過敏。

五觉疗养的设计方法:

為了配合老年人五覺感官不同程度衰退所帶來的問題,我們提出應該為老年人提供多感官、多層次的信息接受方式。

视觉+嗅觉+触觉的结合

多種治愈性植物,特別是花卉的種植,是療養花園的最大亮點。視覺是最直接的感官,張開雙眼,便可體會到光與色的變化萬千,色彩對於人類思維、行動、健康乃至人際之間關係都有著重要的影響。科學家們發現,甜甜的芳香可以刺激阿爾法腦波、塞塔腦波和德爾塔腦波的產生,使大腦達到完全放鬆的狀態,這正是芳香療法的重要作用。

療養花園行道路兩側精心設計的駐足和休息點,種植了層次豐富的地被景觀,可以讓老年人沉浸在浪漫的花海之中。茂密的植物、四溢的芬芳、錦簇的花團與蔥鬱的樹木營造了整個花園勃勃的生機氣象。

听觉+触觉的结合

流水,清悠柔和。水樂可以給躁急動悸的性情注入一股令人靜逸神定的清泉。流水牆是園區最吸引人的景觀,簡潔優雅,精緻細膩。老人坐於池邊小憩,聆聽潺潺流水從石間跌入水池的音律;清風拂面,伸手觸碰流水的輕柔,零距離的感受空氣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感受那份水聲、鳥鳴聲營造的寧靜與舒適。

探索二艺术疗养

藝術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讓人身心愉悅。在藝術創作和藝術賞析的活動中,老人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

盆景园

盆景園是一個具有藝術療養功能的花園空間。這種小而安靜,且具有藝術功能的花園可以讓人遠離紛擾、靜心思考,幫助老年人集中註意力和放鬆身心。

盆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為材料,經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集中塑造大自然的優美景色,它是一種活的藝術品,是自然美和藝術美有機結合,小中見大,以景抒懷,意境深遠。

花廊景观

老年人對溫度極為敏感,需要在花園內區分出光照區和庇蔭區,並需要設置被植物和建築結構遮蔽起來的座椅。紫藤花覆蓋的花廊既強化了視覺效果,也提供了遮陰蔽日的休憩空間。紫藤是優選的觀花藤木植物,春季紫花爛漫,串串花序懸掛於綠葉藤蔓之間,瘦長的莢果迎風搖曳,別有意境。

—功能空间二运动健身—

科學合理的鍛煉有益於身心健康,可以改善心血管的循環。老年人的運動健身區,需要增加休息座椅的出現頻率;老年人運動機能下降,要避免直接進入快速劇烈運動,需要通過熱身等活動循序漸進的進入運動狀態。在泰康燕園,老人活動區內設置了可選擇長短的健康慢跑道、具有按摩功能的卵石步道以及具有復合型功能的運動場地。

探索1健康慢跑道

可選擇長短的健康慢跑道,滿足不同身體狀況老人的運動需求。慢跑道周邊設計了多個可以隨時離開通道,以滿足老人突然身體不適或臨時救援的特殊要求。

探索卵石步道

卵石步道是採用卵石立砌的方法鋪設的健身步道。老人通過赤足行走之上,達到按摩腳底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的功能,從根本上改善生理機能,強身健體。

探索3复合功能的运动场地

健身活動場地配置了門球場、羽毛球場和運動器械場等多重功能空間,最大程度的滿足長者的運動需求。其中,運動器械的選型要針對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既要包括鍛煉大肢體機能的器械,也要包括針對老年人行動靈活性訓練和記憶訓練所配套的特殊器械。

—功能空间三休闲交流— 

休閒空間為老年人提供了不同大小,不同私密度的多種空間形式。既可以舉辦大型活動,又可以為私人活動或安靜休息提供私密的花園空間。花園佈局注重透明性和靈活性,使行動不便的長者也可以在不依靠外力的幫助下,與花園親密接觸。

探索一公共活动空间

寓意福壽吉祥的長壽花廣場引用吳昌碩“花長好,月長圓,人長壽”的題字。這裡設置了為老人舉辦運動健身、休閒交流的公共活動場地和可以滿足遮陰和休憩需要的廊架景觀。

一曲琴箏,伴著飛瀉的流水,鳴奏出疊瀑的優美音韻。玉珠飛濺,霧氣燕騰。賞錦鯉悠遊,尋芳草青青。以瀑佈為背景的陽光草坪上,到處洋溢著孩子和老人們幸福的笑聲,三世同堂的美好瞬間在此凝固,跨越了時空。

探索二私密性空间

竹石園是盆景花園內一處極為雅緻的空間。竹是雅、逸、美的植物。蘇軾曾有“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佳句。有竹相伴,一盤棋、一幅字、一盞茶、一茗香,帶來的是愜意的盡享時光。

—功能空间四怡乐生产—

老年人通過種植花卉、蔬果栽培等園藝活動接觸自然,見證生命的成長,舒解壓力,復建心靈。花園內的配套菜園為老年人提供了園藝活動的空間,抬高的種植池滿足乘坐輪椅的需求,該區域涉及了操作動態學和參與動態學的理論研究。花槽的高度至少設計為60cm,只能單側靠近的種植床,寬度不得小於75cm。

蔬果的種植和採收活動也為老年人提供了社交的機會,不同花期的植物延長了整個花園的生長期。

—功能空间五人文关怀—

文化是高端養老景觀設計的靈魂。每位老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情懷、屬於自己的心靈歸屬地。營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與生活、歷史、文化及環境相結合的、能夠傳承文脈精神的景觀才能使老人達到心理的共鳴,從而產生歸家的親切感。《燕園賦》中有“燕園風光,地蘊天成”。燕山水台的營造意在傳承燕京文化的內涵。山的文脈,水的靈動,所蘊含的山水文化是中華文脈的魂。從古至今,我們一直都保留著對於山水的敬重,這是一種生命的複歸,一種身處繁華而追求自由的理想,一種平凡之中營造起的瀟灑“心境”。山水有清音,山水覓知音。

探索亲情关怀

在對老年人的心理學研究中,我們發現老年人的心理特徵一般包含兩方面:一是子女不在身邊的孤獨感,他們渴望與他人交流;二是他們脫離原有生活環境所產生的陌生感,並渴望家庭生活。基於以上的心理特徵,我們提出將親情關懷的引入作為開啟養老景觀設計、提升老人幸福生活指數的又一重要密碼。所以,為前來探望的兒孫子女提供一個支持性的環境則變得非常的重要,因為親人的關心和照顧對老人的身心健康更為有益。

|适老配套设计之密码解析|

THEPASSWORDANALYSISOFTHEMATCHINGDESIGN

—专题设计一入户设计—

老人的記憶力在慢慢衰退,他們需要強化的符號進行提示。多重可識別系統的設計,包括場地形態和色彩的提示,將增強老人對於家的認知。燕園的入戶重在強化這種差異化特徵,每戶入口我們都設計了體現二十四節氣的地面鋪裝和專屬配套花園,既有靜謐的枯山水花園,也有層次豐富的自然花園,花園特徵明確。配套花園的交流空間內,採用固定座椅和輪椅預留空間相結合的方式,滿足老年人特殊的需求。

—专题设计二灯光设计—

老年人對於光線明暗變化的適應力下降。在弱光環境下,他們對於物體的辨識度非常低,但對於強光又十分敏感,容易產生眩光,從失能性眩光中恢復過來的時間較長。在燕園的照明設計中,我們針對具體功能空間的需求,分區提高了園區的照度水平,保證了照明的均勻性,減少照明死角,並特別注意室內外過渡區域的輔助照明,避免光線直射眼睛;溫和的材料選擇也將光線調節的更為柔和。夜色降臨,和風輕拂,月光幽柔地灑在花園裡。夜的美,寧靜而溫婉。

泰康燕园照度设计标准

老年人照度提高范围

照度标准值(LX)

老年人推荐值(LX)

深夜照明5倍

——4

10—0

交通区域3倍

1——10

3——30

一般照明1.5倍

0——50

0——50

10——0

30——75

30——75

15——0

局部照明倍

——

75——

00——

00——

——00

——

—专题设计三种植设计—

五感体验:

植物預示著穩固、力量、持久和再生。對於養老社區而言,針對老年人視力衰弱的特點,需配置全年有色彩感的植物,並以恰當的背景強調花、果、葉的顏色、形狀、大小和触感,增強老人的視覺和触覺的記憶。養老社區的種植設計要絕對明確不可使用的樹種,包括有毒帶刺、帶有刺激性香味等特點的植物。

参与生产:

栽植有養生和藥用療效的植物品種更有利於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果蔬的種植讓老年人有機會參與到園藝生產中,並能提高動手能力和促進鄰里交流。

文化树种的选择:

栽植具有地方特色,並具有文化意義的植物會讓老年人更多的找到家的歸屬感。同時,老年人心理對於植物的文化寓意極為敏感,比如過量的松柏則是養老社區的禁忌。

—专题设计四艺术品设计—

藝術品的設置可以營造出一種富有魅力且適於居住的空間環境,它是養老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放鬆心情,保持身心愉悅。愛自天空降落,落在蝴蝶的翅膀。蝴蝶翩然而飛,忘時而樂。它是耐心和蛻變的信使,在花中飛舞,它能臣服於新生,毫無保留,這正是泰康養老景觀設計所傳達精神內涵。

|责任与使命|

RESPONSIBILITYANDMISSION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年已有超過全國人口17%的老年人,到本世紀中葉,國家老年人比例將占到30%。我們應該有更多的設計師,為他們的幸福生活而服務。以老年人為本,從他們的視角出發,感受他們的需求,設計符合他們生理及心理需求的空間環境。我們所做的設計就是在傳達一種價值觀,一種全齡都被關注的價值觀。通過營造生活、學習、交流、運動和治癒的場所來影響和改變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通過對人的關懷和對自然的可持續建設,來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項目名稱:泰康之家·燕園業主單位:泰康之家景觀設計:順景園林(展示區樣板、一期深化、二期、三期)景觀施工:順景園林(二期)項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zx.com/csxxw/9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