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在中央党校参加县委书记研修班,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锻炼。对于平日忙于事务性工作的我而言,静下心来读读书、思考一些问题,这样的机会尤其宝贵。
漫步在夜深人静的校园,浮现脑海更多的还是我走访农户、拜访企业时的场景,回顾梳理,感触良多,补作民情日记。
——陈晓东
▲4月10日下午,走访平园池村13组张加生家庭
幸福产业:共享幸福如皋▲平园池村一景
城北街道平园池村是我的挂钩联系点。4月10日那天下午,我再次到村走访。在13组村民张大林家里,提到藕池文化园时,老张显得格外高兴,“这个藕池建得好!今后,站在自家阳台上就能看风景。”
▲刘炜建在颁奖现场
村书记刘炜建同志也是充满感慨,当初选择打造“平碧园入诗、池映村上画”的乡村旅游品牌,路子看来是对的,老百姓也很认可。“昨天我在北京拿了个大奖,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省仅4家”,他说。
▲4月中旬,平园池村民在种藕
平园池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引领,打造了长寿养老园、集草庄盆景园、生态采摘园等特色景点,既实现了外修颜值、内涵气质的目标,又起到了调优结构、增收富民的成效。
且行且思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我们如皋拥有水绘园、红十四军纪念馆等国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8家,乡村旅游景点遍布,打造了“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华东红色革命摇篮、中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四张名片,培育了“五色如皋”旅游品牌。由点及面,通过“旅游+”实现对区域发展的牵引和拉动,在全域共创共享中让老百姓的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对于如皋而言就显得更为必要。
全域旅游:获点赞,有潜力!让我一直牵挂的还有东陈镇的两位乳腺癌患者。今年3月20日我走访时发现,尚书村的村民周大姐和冯堡村的村民唐大姐在“两癌”筛查中查出患有乳腺癌。两位大姐都在家人的支持下坚持治疗、定期化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个人支出分别高达7万多和4万多元,家庭经济入不敷出,陷入贫困状态。
“我快撑不下去了,再这样的话,什么时候还得了债啊!”周大姐见到我,眼泪夺眶而出。我了解到,她们虽然都享受了基本医保政策,但个人负担费用对她们这样的家庭来说依然很大。我当时跟她们讲市里实施的“五道医疗保障线”政策,她们都显得有些茫然。
▲市民在使用新农合
问题和解决
方案
我认为,是我们制定的一些好的政策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群众享受政策的通道还没有能打通啊!特别是农村中老年人群,他们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知晓相关政策、办理相关手续,对他们而言有着不小的障碍,而他们又是最需要获得政策支持、感受政府温暖的一个群体。
必须设法解决这个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4月24日的书记办公会上,这个问题有了解决方案:在各村(居)建立“五道医疗保障线”工作服务站,实行村干部代办帮办制度,确保让医疗保障网覆盖到每一个家庭。
前天晚上,在结束一天的学习之余,我专门给东陈镇负责人打了电话,询问两位大姐的病情和工作服务站的推进进展情况。在了解到病人病情基本稳定和服务站已经实现全覆盖后,我感到非常欣慰!
健康需求:保基本,优服务!
这几天,以“长寿、长绿、长跑”为主题的如皋“长寿之道”健康马拉松赛在我鐧界櫆椋庣敤浠涔堣嵂鐧界櫆椋庣敤浠涔堣嵂鑶忓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