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上下班,你会用什么交通工具?开车、公交、轨道,或者坐火车?未来,在重庆坐火车上下班或将成为更多人的选择。重庆头条news从重庆市交委获悉,目前重庆正在规划“半小时铁路公交圈”,已将21个区及2个经开区纳入研究范围。
10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和重庆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市域铁路与城市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此次论坛邀请到国家相关部委、部分省市、铁路企业、高校等多名负责人、铁路行业专家及业者赴会,共同探讨市域铁路的现状与发展。
市域铁路是城市中心城区连接周边城镇组团及其城镇组团之间的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交通系统,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一种途径。
今年以来,重庆正着力推动对外干线铁路通道、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三铁融合”。重庆希望利用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建立城市的半小时“铁路通勤圈”,借此缓解城市内部、城市与近郊间的交通拥堵问题。
根据《重庆铁路枢纽规划(-年)》规划,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将在年形成以8条高铁线路为骨架,衔接18条对外干线大通道的环形放射状特大型铁路枢纽。
当更高速度目标值的干线铁路建成后,既有铁路的干线功能往往会被弱化。利用既有铁路干线,发挥铁路在构建立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重庆铁路发展完善过程中探索的路径之一。
今年1月,重庆市通过向铁路方购买服务的方式,尝试利用重庆北站和重庆西站枢纽间的连接线路,首次开行了公交化列车。只需15元,旅客便能在23分钟内,实现从主城北区至西区便捷通勤。现在,每天10对公交化列车运行重庆西至重庆北。
刷脸进站、出站付费、不定车次、不定座位……这是未来重庆铁路公交化列车出行的规划。
“大力发展速度快、运量大、绿色环保的铁路轨道交通,可实现客流快速集散,大幅缩短出行时间。”重庆市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正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和设施设备开行公交化列车,打造“半小时铁路公交圈”。
研究范围
重庆“半小时铁路公交圈”包括21个区及两个经开区,分别是: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涪陵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以及万盛经开区和双桥经开区。
铁路公交化列车具体如何实施?据重庆市交委介绍,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重庆市相关规划,重庆枢纽线路能力分析,结合重庆枢纽规划线路建设年度,国家批复重庆市利用铁路开行公交化列车近期分两期推进。
年启动实施第一期内容
在不改变现行客运组织和管理模式,利用既有线路和设备能力,公交化开行范围为“5线+1区间”,即:成渝高铁、渝万城际、渝利、渝贵、遂渝-兰渝铁路,以及重庆西站至重庆北站区间,可开行公交化列车运营里程近公里,覆盖重庆市境内17个区县。
重庆市交委表示,通过现状加密、增加停靠站点等方式,公交化列车开行频率可以实现高峰小时最小发车间隔达到20分钟。
年启动实施第二期内容
一是在一期开行方案基础上,增加新建成通车的枢纽东环线及机场支线、黄茅坪支线等线路,扩大公交化开行范围,新增开行对数、提高服务频次。
二是同步推进实施新建和改扩建车站工程,以适应公交化加密停靠需求。
三是在现状购票乘车的基础上,对进出站闸机和安检设施进行改造,实现常旅客刷中铁银通卡、手机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消除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