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老人长寿克子孙,老祖宗的忠告,为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中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老人长寿克子孙”,这句俗语想想都觉得好笑。因为另外还有一句俗语“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两句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分不清古人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别急,让我们看几个古代的案例,或许就能明白老祖宗为什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了。

01东汉案例

首先来说说《列女传》中赵娥的故事。

赵娥50多岁的时候,父亲已经70岁左右。因为汉武帝时期推崇儒家思想,孝道也逐渐深入人心。所以赵娥虽然已经嫁人,但经常回家和3个弟弟一起照顾老父亲。

不过老父亲不让人省心,仗着子女孝顺就经常在外面吃东西不给钱,每次都是儿女来收拾残局。有一次老父亲故伎重施,在一家酒楼吃完酒菜后转身要走,然而这次却惹错了人。

酒店的老板名叫李寿,是当地有名的豪强,因为产业众多所以名下的酒店就交给一位掌柜打理,因此很多人不知道酒店背后的老板是李寿,要不然赵老头也不敢碰这个硬茬。

其实若放在别的时候也就罢了,偏偏这一天李寿来店里视察,正和掌柜交谈之际就发现了赵老头亲要逃单。李寿哪里能够放过,带着手下就是一顿打。

身上的疼痛让老头非常气愤,不禁破口大骂,声称要让自己的儿女来报仇。此话一出,李寿的脾气就上来了,随后指使手下拿刀将其杀死。

老头死了,赵家的三个儿子哪里肯罢休,于是想尽办法要替父报仇。然而谁也没想到,兄弟三人在隔壁村纠结打手准备回来报仇的时候遭遇瘟疫,三兄弟无一幸免全都死于瘟疫。

李寿得知这个消息也是非常得意,竟然当着许多人的面说:

“赵家强壮绝尽,只有女弱,何足复仇?”

赵娥是个性情刚烈的女子,她本来就有报仇的心思,如今对方竟然如此挑衅,心中怒火陡然升起,此后赵娥怀揣凶器静静等待机会。李寿虽然口出狂言,但通过别人得知赵娥泼辣凶狠,心里也不免有些担心,因此他只要出门就骑马带刀,时刻防范。

可惜最后还是被赵娥逮到机会,一次赵娥在巷口发现李寿马上跳出挥刀就砍,李寿的马儿受惊发狂,一下就将李寿晃摔于马下。赵娥抓住机会扑了上前直接将其杀死。

案件发生之后赵娥主动投案,可她为父报仇的孝心感动了县令,最后竟然连皇帝都被惊动。皇帝借此机会宣传孝道,还为其刻石立碑。她的事迹就这样收录到了《列女传》中。

这个案件故事虽然简单,主题也非常明确,但结果却让人叹息。因为老爷子的任性,前后死了5个人,毁掉了4个家庭。而赵娥虽然幸运地活了下来,可这也仅是个例,历史上多少女子效仿赵娥而丧生,我们不得而知。

接下来说一个明朝时期的案件。

02明朝案例

洪武二十年,山东有一个名叫江伯儿的人,他60多岁的母亲得了重病很久都看不好。正所谓“病急乱投医”,医生郎中治不好病,那就只能从迷信的方面寻找方法了。

有一次江伯儿听说去泰山祭拜很有效果,但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诚心才可以感动上苍。江伯儿思来想去都不知道怎样才能足够诚心。就在他烦恼的时候,年幼的儿子过来要吃的。

原来为了给母亲治病,江伯儿的家中已经家徒四壁,年幼的孩子也跟着一起饿肚子。最终妻子看不过去了,让孩子自己来要吃的,希望可以引起江伯儿的注意。

然而江伯儿看到儿子的时候竟然眼睛放光,随后将儿子带到厨房将其杀死。妻子看到这一幕瞬间昏死过去,而江伯儿也不管不顾,当时就带着儿子的首级连夜赶路前往泰山祭拜。

连自己的儿子都能杀死,这世界上恐怕没有比这样还诚的心了吧?

可笑的是,竟然有官员将这件事情呈报给了朱元璋,因为当时朱元璋大力宣传孝道,而江伯儿的做法无疑是个典范。没想到朱元璋看到之后勃然大怒,因为他推行的孝道要有正义之心,江伯儿的做法有违人伦纲常。愤怒之下,朱元璋给出了自己的判决。

《明史》记载:

“帝怒其灭绝伦理,杖百,戍海南。”

江伯儿最后不仅没有救活母亲,还落得个儿子惨死,妻子离开,自己被流放的悲惨结局。

其实向江伯儿的情况历史上并不少见,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是许多人效仿《二十四孝》中的“杀子奉母”。

图:杀子奉母

03俗语形成

当然,历史上还有许多其他的案例,比如家庭贫穷,为了赡养父母将儿子甚至妻子变卖等。

通过以上许多的案例可以看出,古人对孝道的信奉近乎于痴狂,尤其是底层的百姓,尽管生活困难但为了赡养长寿的父母,子女牺牲自己在古代很常见。

此外人有善恶之分,一些人年轻时是恶人,老了也是恶人,自然会拖累子孙。所以老祖宗认为人越是长寿,对子孙越是不利,最终就将这些情况总结成为了一句俗语,也是对后人的一个忠告。

其实即便是到了现代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当然时代不同问题不同,但其根本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为人子女的要注意了,不要愚孝,不要过度放纵老人的无理要求。

回过头来看“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俗语虽然对老人非常友好,但细心的人会发现,这句话仅适用于中高阶层的富裕人家。他们衣食无忧,不用为赡养父母,为父母看病而发愁。而老人丰富的人脉以及阅历还可以帮助子女有所提升,这当然是“宝贝”。

所以总结下来,两句俗语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阶层,也代表了事情的两面性。当然了,任何事也能绝对,主要还是看所处的环境和家庭。

本文系原创,撰写,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zx.com/csxxw/136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