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大健康,是作为贵州省重点打造的产业“姊妹篇”来谋划的。年7月15日,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建立,这是黔东南州立足州情、发挥资源禀赋的最大优势。今天下午,将在贵阳召开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项目专题推介会。
大数据选择了贵阳,大健康选择了黔东南,这是为什么?听小最来给你八一八,这里不是人间,简直是天堂,说出来很吓人!
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在哪该示范区位于黔湘桂三省区域结合的贵州东南部,空间布局氛围核心区、联动区和辐射区。核心区范围涉及黔东南州从江县洛香镇、贯洞镇和黎平县肇兴镇,规划控制面积98平方公里;联动区为除核心区外的从江、黎平、榕江、锦屏等县的主要景区、景点、休闲养生基地及绿色食品基地;辐射区为除核心区和联动区外的黔东南州其他区域范围的景区景点及产业基地。
六个字发展大健康养:大力发展以特色生态为支撑的养生产业
游:大力发展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支撑的旅游产业
医:大力发展以民族医药为支撑的医药产业
健:大力发展以体育运动健身为支撑的康体产业
食:大力发展以特色有机绿色农业为支撑的食品产业
管:大力发展以现代健康管理服务为支撑的健康管理产业
据7月15日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立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州共有大健康产业在建项目个,项目总投资.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亿元,截止上半年完成投资68.1亿元。
你可曾想过,大健康为什么会选择黔东南?黔东南州境内风光绮丽多姿,民族文化独特,自然生态良好,生物资源丰富,文化景观富集,被誉为“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建设大健康产业示范区的独特优势确实很吓人。
MyTitle
一吓:黔东南是休闲度假的乐土
气候环境宜人黔东南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18℃,1月最冷平均气温5-8℃,7月最热平均气温24-28℃,境内年日照时数为-小时,无霜期-天,降雨量-mm,相对湿度78-84%,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差达米,垂直立体气候明显,形成了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雨热同季的独特气候,是同经纬度气候条件最好的地区,特别宜居宜游。自然生态良好黔东南州内有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7个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28个重点林区之一,全省10个林业重点县有8个在黔东南,森林覆盖率63%,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林业用地占国土面积73%,居全省首位,是全国比例的2倍多,活立木蓄积1.1亿立方米,占全省的35.4%,为全省第一。
交通快速便捷黔东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素有“贵州东大门”之称,是西部地区南下东进大通道的重要节点,黎平、凯里黄平机场建成通航,贵广高铁、长昆高铁、黔桂铁路、沪昆铁路、沪瑞高速、厦蓉高速穿境而过,即将实现县县通高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使黔东南进入了“大交通时代”,成为贵州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的第一站、第一城、第一区。
MyTitle
二吓:黔东南是健身康体的圣地
空气质量优良黔东南地处云贵高原,山区地理环境独特,空气质量优良,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天然大氧吧,不存在其他地区常见的雾霾。16个县市的API优良天数比均达99.45%以上,县城空气质量达标率列全省第一位,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个,雷公山则达到了每立方厘米个,居全省之首。民族医药独特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国家植物基因库”,各类植物多达多种,药用野生植物达余种,形成了太子参、何首乌、头花蓼、钩藤、茯苓等主导产业,中药材总储量达万吨,占全省的60%,是全国和全省药材主产区,是全国最大的太子参生产基地。苗侗医药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治疗日常疾病、疑难杂症以及预防疾病、养生、保健方面疗效独特,形成了“苗药三千,单方八百”的民族民间医药体系,苗族医药、侗族医药、瑶族医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养生资源富集以剑河为代表的温泉疗养康体温泉中心,是国内稀有的氡硫温泉,富含氡、硫、铁、钾、钙等元素,其理化指标与法国著名的维稀温泉相似,有消毒、去疾、健肤、康体之功效,常浴可治疗和预防多种疑难杂症,享有“苗疆圣水”、“西部浴都”之美誉。
黔东南州是中国科学院认定的“贵州梵净山-清水江-镇宁长寿带”中长寿人口富集地,目前,80岁以上有余人,岁以上有人,从江县、黄平县、台江县被评为“长寿之乡”。
剑河温泉小镇规划
全州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等产地产品认定认证个,8家公司通过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家公司通过QS认证。全州建成50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蔬菜、精品水果、茶叶、油茶等农业重点产业发展迅速,蓝莓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占全国三分之一,是中国最大人工种植蓝莓地区,蓝莓花青素含量达每百克毫克,远远高于国内外其他蓝莓,是品质最好的蓝莓。蓝莓基地
目前,丹寨县、雷山县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从江县侗寨禾晾景观、加榜梯田荣获“中国美丽田园”美誉。从江加榜梯田
MyTitle
三吓:黔东南是栖息心灵的天堂
江河溪湖密布黔东南水系发达,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境内有大小河流多条,以清水江、氵舞阳河、都柳江为主干,呈树枝状展布。“两江一河”水清澈透明,水质优良,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全省第一;湿地面积3.76万公顷,占全省18%,居全省首位;施秉杉木河自助漂流、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带、三板溪湖区山水游等均是消夏避暑、生态环境游的绝佳去处。
景区景点精致全州有53项72个保护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排全国第一,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施秉喀斯特(云台山)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总量排全省第一,有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居全国全省首位,30个村寨被世界旅游组织评选为世界级乡村旅游村寨。
民族风情浓郁黔东南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有民居建筑、饮食等多姿多彩民族文化,有踩鼓舞、芦笙舞、锦鸡舞、多耶舞和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等绚烂夺目舞蹈,有姊妹节、吃新节、龙舟节、苗年节、萨玛节等节庆集会,有苗族飞歌、苗族古歌、侗族琵琶歌和侗族大歌等歌曲。这些保存完整、特点鲜明、不可复制的资源,使黔东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是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目的地首选地之一,被世界旅游组织赞誉为“文化大餐,山水盛宴”,被中外游客和专家学者赞誉为“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
黔东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明显的区位优势,为打造集文化体验、康体养生、健康养老、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大健康产业恰逢其时,黔东南也必将探索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地区的发展新路。
??文:肖默子
图:网络
责任编辑:潘晓宇
尊重原创,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闻-8000
招商
客服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