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生命在场,有孩子,也有我。重视“一个”“每一个”“又一个”,让每一个生命美丽的绽放,守候每一个生命幸福的成长,创造生命传奇,缔造完美教室。就好像萤火虫的光芒虽然极其微弱,但是聚集在一起也会光芒四射;就像一朵朵无名的小花,当他们经历风雨后最终会灿烂如红霞,美丽动人。
从某一刻起,一位教师和几十个孩子相聚在教室,生命中一段最重要的时光在这个地方度过,大家的成就与挫败、悲哀与喜悦也源自于“教室”。我们能够对它无动于衷吗?守住教室,就是守住每一个孩子,就是守住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朱永新教授说到:教室是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最关键的是课程,目的是书写生命的传奇,让所有生命得到最大的舒展。在我看来,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的主阵地,是学生人格养成的摇篮。每一个生命都在教室里绽放,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一个完美的教室,要有自己独特的班级文化;一个完美的教室,要尊重每个生命的独特性;一个完美的教室,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所能,让教室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完美教室应该就是新教育实验行动,在教室的一次完美整合。带着这种理想,带着对新教育的赤诚和向往,我开始了我的“缔造完美教室”之旅。
一、班级文化,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
五年级四班是一个充满朝气的班集体,是一个产生快乐的大熔炉,是一个孕育希望的港湾。良好的班级文化像一个大磁场,以巨大的磁力吸引着学生,同时像一个大情感场,产生一条条情感线,形成一股股强烈的情感流,流向每名学生的心田,驱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熏陶、教育和鞭策,帮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产生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无形力量。
“我”是班级的主人;“读书、成长、自信”是我们班级文化的主题;“礼貌待人、团结友爱、认真学习、爱护公物”是我们的班级公约;“探索进取、自强不息”是我们的班级精神。我们的教室布置要把教室变成师生共同学习,生活和交流的温馨场所。
步入宽敞、明亮的教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正后方黑板上那色彩斑斓,主题鲜明的板报,它以彩色贴图为主,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具有童话般世界的画面。板报左边是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展”,那一张张稚嫩的字体,无不透露出孩子们那份细致、专注、执着的学习品质,给全班同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右边是“我型我秀”板块,上面展示了同学们一些优秀的作文集,每篇作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并由小作者亲自设计个性鲜明的主题封面,这样既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空间,又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创新能力,更大程度上提升了写作水平,让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写作,爱上创作。
教室的左后方“浸润书香”板块的设立,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读书场所,足不出室就能够尽情浏览班级图书,沉浸在真正的“书香”班级中。尤其是最近推荐阅读书目《时代广场的蟋蟀》(一月一期),让同学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充分调动了读书的积极性,并且激发了同学们读书的兴趣。
教室两边的墙壁上,相对贴着“净、静、竟、敬”四个闪光醒目的大字。即:窗明几净的教室;安安静静的学习环境;团结友好的良性竞争;“敬”则是一种修养,一种品格,对同学报以灿烂的微笑,对老师一声亲切的问候,对父母多一份理解等,这都是“敬”的表现。
教室不仅是同学们学习的场所,更是重要的育人阵地,摆放在教室各个角落的花卉就是我班文化建设中的最大亮点。青翠欲滴的绿萝,生机盎然的文竹,亭亭玉立的长寿花……同学们在养护绿植的过程中锻炼了劳动能力,培养了责任感,增强了环保意识。一株株植物让班级充满活力,焕发着勃勃生机。
优美的环境,给我们以美得启迪,优美的环境布置,给我们以美的熏陶。我们经过努力,这冰冷的墙壁充满着温情,洋溢着热情,涌动着激情,让每面墙壁会说话,让规范管理能育人,让文化之光照耀孩子们的童年,陶冶他们的情操,锻炼他们的能力,树立他们的理想,放飞他们的希望。
01二、快乐晨诵,舞动每一寸玲珑的曙光
“晨诵、午读、暮省”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是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完整体现。晨诵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师生共同穿越文本,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晨诵时,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一起升华,让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
从二年级开始我们美好的一天都从晨读《古诗75首》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孩子们享受母语,感受诗歌带给我们的美好。《早发白帝城》、《饮湖上初晴后雨》、《春夜喜雨》、《风》一起感受古诗的魅力;三年级开始接触《日有所诵》太阳的旅行、小树、细雨、在森林里等等美妙的诗歌让我们领略神奇的大自然之美;从四年级开始我们有了新的尝试——《小古文》,《破瓮救友》《道边李苦》《文彦博》《獐与鹿》从这些古文中我们认识了中国古代充满智慧的儿童;从《勉学》《读书有三到》《为学》中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从《爱莲说》《陋室铭》《黔之驴》中领略大家风范。
从这一学年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穿越“在农历的天空下憩息劳作”为主题的中国古典诗词,在优美的春暖花开的音乐中,孩子们感受着春天的雨,风,花,草农家的美好,耕种,播撒希望。除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以外,春天里我们还经历了百花课程之桃花,杏花,在清新的《萤火虫》音乐中,孩子们感受立夏,小满,芒种里,农家的繁忙,生活的艰辛,内心的宁静。和大自然的亲近,除了走到大自然中去,原来晨诵也可以做到一些。快乐的《天凉好个秋》带着我们去领略秋天丰收的喜悦,感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冬天感受独钓寒江雪的情趣,进行生命的吟唱。我们在农历的天空下漫步,感受优美的农历诗歌,感受一年四季节气变更,岁月荏苒。这是一个奇妙的课程。我们在穿越诗歌中感受四季的芬芳和色泽,在穿越诗歌中我们的生命也丰盈而深邃起来。
每次的诵读都是令人愉悦的。通过晨诵课程,让我们的孩子有一颗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落泪于天边一丝流云,像沈从文说的那样——“于清晨极静之时,听到鸟鸣,令人不敢堕落”,从而对生活有一双敏感的眼睛。
三、阅读,放飞生命的篇章
我深知,教育的目的,首先就在于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生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无限信仰书籍的力量。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与国民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会是美丽的城市。这是新教育关于阅读的主要主张。那么,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没有阅读的班级永远不可能有共同的方向呢?是阅读,让孩子们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是阅读,拉近了孩子们身与心的距离;是阅读,让同一间教室里的孩子们有了共同的梦想。在阅读中幸福成长,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始终朝向伟大知识的人,让每一个学生成为独立自强的人,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心中有爱的人。
几年里我们共读了:《窗边的小豆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国民间故事》《中国神话故事》《木偶奇遇记》《长袜子皮皮》《草房子》《鲁滨逊漂流记》等等。每天我们都在如饥似渴的在书海中遨游着,大家的脸上写满了收获知识后的喜悦。随着孩子们渐渐地长大,文学科幻、数学历史等各种类型的书籍都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营造了浓浓的读书氛围的同时,我还向孩子们提供了一些在书海中遨游的技巧和方法。我们定期召开好书推荐会、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展示会等一些列活动。我还用班级的方寸之地引领班级阅读的方向,以读书卡的形式展示孩子们的阅读成果,让他们都能听到赞扬的声音,沐浴在欣赏的眼光下。孩子们在书香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成功激励下不断努力。我们师生开始怀揣幸福上路。
每一个中午,当我轻轻地走到教室门口时,映入我眼帘的是孩子们都捧着一本本课外书津津有味地读着。教室里是那样的安静,几年来,阅读已成为我们温馨和谐班里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孩子们的心灵也在阅读的路上日益美好。也是因为阅读他们的生命才变得更加的丰盈、充实。更是因为阅读,他们才变得那样睿智、别样。
04四、自主课程,让温馨和谐拥有别样的精彩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曾指出:新教育实验的完美教室有“两核”“三特点”。“两核”,即阅读和家校合作。阅读是新教育和完美教室一个最根本、最基础的工程。家校合作是完美教室的关键,一间完美教室的背后,必定有父母的身影。“三特点”是指汇聚美好事物、呵护每个生命、擦亮每个日子。汇聚美好事物是把新教育的愿景、文化、课程完美地融合在一间间教室里;呵护每个生命是指完美教室应该是生命的绽放,教室里每个生命都得到特别的
一直以来很喜欢一个职业――班主任。它让我体验到:原来家校合作竟然如此深刻而难忘。
在一段段相互编织的岁月里,我和我的家长们已成为一家人。家长们是我亲爱的朋友,也是最亲密的战友。我珍惜和他们的相遇相知。正是拥有他们,我才感觉到班主任工作是个非常幸福的事业。
相信岁月,相信种子。行走在新教育的道路上,我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在教室里,我们老师只是在努力地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又一扇的门,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创造各种情境让他们去感受;缔造完美教室,就是给孩子一个精神丰富的家园,让孩子在这个精神家园里启航,去寻找更美的风景。一个教室可能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但是在我们且行且思的过程中努力追求“完美”,能够给孩子做到追求“完美”的引领。那我们会距离“完美”越来越近!我坚信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而所有天使都能创造生命的奇迹,那我们的教室将是一座神奇的宫殿。
生命的年轮就这样在每一季的花开叶落中一圈圈的沉淀下来,我和孩子们彼此约定,就用这荧荧之光在朝向完美教室的路上,一路向前,只要坚持定能看到灼灼其华!
(火星街小学选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