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iddot8巾帼专题他们眼中

如何区分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1125/4523859.html

在五莲,有这样一位乡村女教师,还有不足一年就要退休了,却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从教35年来,她敬业爱生,成为同事师德上的楷模、工作上的榜样、生活上的知心姐;夏天没安空调时,为了给教室降温,她每天早晨早早来到教室,用拖把浸泡凉水后拖地面,然后迎接孩子来早读;为了能给小叔子说上媳妇,她让出了自己的四间新房子;结婚几十年,她从没与现已89岁高龄的三级甲等残疾军人的公公吵过嘴、没让他生过气。而且,在公公住院期间,她关心备至,以至于同病房的人都夸老人“你女儿真孝顺”……

他们眼中,她最美……

——记山东省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学校54周岁一线女教师李竹叶

她是同事眼中的好榜样,是敬业爱生的典范,不光教学成绩优异,而且还是他们生活上的“知心姐”和工作上的“活字典”;她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所教的学生,无论是在校生,还是已经毕业多年、走向天涯海角去追逐人生梦想的成年人,一提到她,感触最深的是她慈祥的笑容和慈母般的温暖;她还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妇、公公眼中的好儿媳、弟媳眼中的好嫂子……

在整个学校,乃至镇里乡村,只要一提起她,总是众口一词地由衷地钦佩和赞美。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她最美!她,就是连年被评为乡镇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十佳教师,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曾经荣获“日照好媳妇”的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学校语文教师李竹叶。

同事眼中的好榜样

李竹叶生于年3月,年参加教育工作。从教35年来,她一直担任着小学高年级及毕业班的语文、品德等学科教学,一直坚守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育初心,并毕生都为此孜孜以求,不懈努力。35年来,她担任了29年的班主任,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收获了一季又一季的桃李。尽管时间带走了她的青春年华,却也让她在不断学习、实干和奉献中,体会到了当一名教师的成功和幸福。她所任教的学科历年都取得了优异成绩,所教的毕业班成绩多次位居乡镇第一。

“李老师对工作非常认真。她一直送毕业班,每次都接手成绩偏差的班,她教上一段时间后,成绩一下子就上来了”,与李竹叶同事多年的二年级一班语文教师李丽对记者说,“工作上她是我学习的榜样。她对待学生很有耐心,每有空闲,经常会有学生将她围在办公桌前,向她请教问题。”

现在与李竹叶同一办公室的六年级二班英语教师丁厉明对她更是赞不绝口:“她虽然已临近退休了,但是却在备课上课上对自己的要求,比我们年轻人还要严。”“她几乎每天中午吃了饭后,都会来到学校办公,基本上不午休。”

接着丁厉明又说:“李老师不光敬业,而且特别好相处,每学期安排课程表时,她都让我们先选;她对我们年轻教师非常关心。年下学期我休产假回来时,她看到我的办公桌上‘空空的’,便将一盆长寿花送给了我。当时我感到特别温馨。今年寒假回来后,她看到花有些受冻了,便主动给重新换上了土,梳理了枯枝,并换了一个新花盆。我很受感动。”

李丽也告诉记者:“她是我生活上的知心大姐和活字典。我有什么问题都愿意向她请教。三年前,在刚换教材(由人教版换为部教版)时,由于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低,作文常觉无处下笔。她让我们的学生从身边的景物写起,让大家多观察,由段谋篇,不断积累,并通过阅读、练习,甚至仿写,使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孩子,今天终于看到你来上学了。几天不见,你瘦了很多。老师一看到你马尾上的白布条就很心酸,很想去安慰一下,可又怕我控制不住自己……”

这是十几年前李竹叶在一篇日志里写下的文字,题目是《写给她——班里的孤儿》。那时,这位女生正在遭受着人生的不幸:在已经失去了母亲的情况下,患病的父亲又撒手人寰。

而当时李竹叶接手这个班才半年。李竹叶记得她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成绩优秀,善解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竟然收到了她这样的短信:“老师,明天不去上学了,我爸爸走了……不要告诉别人。”

收到短信后,李竹叶一下子蒙了,泪水也喷涌而出,痛定之后,她发出了这样的短信:“孩子,你要坚强,老师相信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克服的,我为你保守这个秘密,以后老师会尽最大努力帮助你。”

在当时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孩子在收到老师这样的话语,都会在心中升起一种希望,充盈一份力量。后来,在李竹叶的关爱下,她顺利地完成学业,并升入中学和大学。

“李老师有时很严肃,有时很温柔。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很严格。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一位同学不遵守纪律,她生气了,既‘毫不留情’地批评,又‘苦口婆心’地讲道理,让违犯纪律的同学觉得很羞愧、很后悔,”六年级二班学生王文说,“她的课很生动,我们都喜欢听,也喜欢向她请教问题;她批作业非常仔细。哪怕是作文的一个标点,她都不放过。对每个同学的作业,她都认真批阅,有的指出不足,有的给予鼓励。”

语文科代表娄文玺在谈到李竹叶老师时,更是有说不完的话:“她非常慈祥,对我们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五年级时,班里的代笑盈同学中暑了,呕吐得很厉害。她不嫌弃,又是给她擦洗,又是迅速把她送到通风的地方。”“去年夏天天热的时候,因为还没有安装空调,为了给教室降温,她每天早晨早早来到教室,用拖把浸泡凉水后拖地面。”

家人眼中的“好媳妇”、“好儿媳”、“好嫂子”

人常说,忠孝难两全。可李竹叶却偏偏做到了。

李竹叶的丈夫厉健与她在同一学校,而且担任副校长。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她都全力关心和支持丈夫,当好了贤内助。

谈到妻子,厉健心怀感激。他说,他的父亲是一位退伍伤残军人,母亲在他8岁、弟弟4岁的时候去世。他与妻子结婚时,家里非常贫困。多年来,是妻子承担起了赡养老人、扶助弟弟、抚养孩子的重担,含辛茹苦地支撑起了这个家。

“从两人结婚,从没和我吵过嘴,没让我生过气……衣裳脏了洗,破了补……每次吃饭都要先给我舀上……”

说这话的是李竹叶今已89岁高龄的公公厉书校。老人生于年2月,年加入陈毅部队,年入党,曾经参加过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系三级甲等残疾军人。

此时,老人正居住在街头镇于家丰台村二儿子家,一米七多的个子,面色红润,虽然脸上有了许多老年斑,头发和眉毛早已成霜,而且有些耳聋,但是却身体硬朗、思维清晰、精神矍铄、满脸幸福。

老人说:“她(李竹叶)到我们家时,老二还没媳子(媳妇),为了给老二说媳子,她主动把四间新房让给了老二,自己要了三间旧屋。”

“老二”媳子李业英一谈到嫂子李竹叶,也是有说不完的话:“刚结婚时家里穷,过年嫂子不给自己买衣服,也要先给我买;我两个孩子,女儿已经上大学,儿子正上小学,这些年两个孩子过年的新衣服都是嫂子给买的;女儿从上小学五年级一直到高中,都是吃住在嫂子家里……去年,我公公的屁股上长了一个囊肿,多次跑五莲、日照、医院,又是检查,又是做手术,都是我哥哥和嫂子跑前跑后的照顾。”

拉起那次住院手术,老人自然记忆深刻,他说:“我上下楼梯都是她搀扶着;手术后住了半个多月的院,她每天都给做好吃的饭菜送来,同病房的人都说‘你女儿真孝顺’,我解释说,这是我儿媳子……”

受李竹叶的影响,弟媳李业英和弟弟厉保波都非常孝敬老人,也双双上了村里的“四德榜”。特别是弟媳李业英也成了村里有口皆碑的“好媳妇”。

这天上午约11点半,记者谢绝了老人和李业英一再热情留下吃饭的邀请,迎着一轮艳阳走出这个充满温暖和幸福的家庭,这时才忽然发现,正挂在门楣上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局颁发的“光荣之家”的牌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耀眼,分外明亮。

来源:松柏中心校

文稿:何乃华

编辑:郑雨洁

往期精彩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ouzx.com/csxxs/7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