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有这样一个县,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9.69岁,高于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7岁2.69岁。在全县17.99万人中存活百岁及以上老人有23位,占户籍总人口比例达到12.78/10万。目前全县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人,其中80岁以上老人人,占16.68%。这里就是著名的“中国长寿之乡”乐业县。乐业县与世界长寿之乡巴马同属一个长寿带上,这里长寿的自然秘诀主要有五:一是清新的空气。乐业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县城海拔米,是广西海拔最高的县城。年平均气温16.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素有“天然空调”之美誉。独特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和植被资源优势,为乐业空气负氧离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空气负氧离子素有“长寿素”或“空气维生素”之称,清新洁净的空气,使人呼吸舒适顺畅,自然有助于人们延年益寿;二是纯静的山泉水。乐业县属于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岩溶群地区,境内地下暗河及山泉水密布,而乐业县内居民饮用水大都源自河水和山泉水。地下水和富含矿物质的山泉水,被称为小分子水。这里的山泉水是天然弱碱性,水PH值一般在7.0-8.6之间,富含丰富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氧化还原电位低,很细,极易进入人体细胞膜被人体吸收;三是温暖的阳光。乐业的阳光一年四季温润祥和,在山地高磁场的作用下,不仅日照时间平均达5小时,而且80%以上被誉为“生命之光”的4至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线能激活水和人体组织细胞,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四是富饶的土地。乐业县的土地没有工业污染,是典型的长寿之土。乐业的土壤、谷物中的硒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倍以上,百岁老人血液中的硒含量高出正常人的3-6倍;五是特殊的地磁。乐业人长寿与特殊的地磁密不可分。地球的一般地区地磁约在0.25高斯,而乐业的地磁高达0.56高斯,比一般地区高出一倍多。人们生活在适当的地磁场环境中,身体发育好,血清清洁且循环顺畅,心脑血管发病率低,身体免疫力强,能协调脑电磁波,提高人的睡眠质量。同时,乐业自古传承了尊老敬老风尚,使老人得到来自家庭宗亲、邻里乡亲及热心人士的人情关怀。乐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工作,继续发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自老龄办成立至今,每年的九九重阳节都对全县敬老爱老的先进事迹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大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老年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确保老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还成立了县老体协,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人文体活动,让老人老有所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着力围绕“生态立县、旅游旺县、产业强县、文化名县”四大战略,使乐业的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县的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自然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条件及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为老年人健康长寿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长寿之乡”——乐业县。乐业县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麓、广西西北部,地处黔桂两省三市(州)7县结合部,县城距贵州省省会贵阳市公里。乐业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西旅游开发重点县、龙滩库区县、革命老区县、有机农业基地示范县,全县辖4镇4乡,有88个村民委(4个社区)个村民小组,个自然屯,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16.9万人,居住有壮、苗、瑶等少数民族。乐业县年平均气温在16摄氏度,境内春色迷人,夏风送爽,秋韵绮丽,隆冬飘雪,素有“天然空调”之美誉,是旅游休闲度假的圣地,这里是乐山、乐土、乐水、乐业的新兴旅游城市。这里拥有世界级的喀斯特岩溶资源。乐业属于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岩溶群地区,是世界顶级旅游资源大石围天坑群景区所在县,已经发现的天坑有28个,被誉为“天坑之都”和“世界天坑博物馆”。同时,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土质条件,乐业县境内的雅长国家级野生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已发现有44属种兰科植物,部分物种的居群数量之大、密度之高、分布之广为全国乃至世界之首,乐业因而荣获“中国兰花之乡”称号。
建制沿革
乐业县秦代属象郡,汉属郁林郡,晋属晋兴郡,唐属双城州地,元属泗城土州,明代因之,清属泗城府、凌云县。民国24年后(年)设乐业县,公元年8月百色地区专员公署将乐业并入凌云县,年8月凌乐分县,复置乐业县至今。乐业名称来历于清同治年间泗城知府朱腾伟在逻耶一带平乱胜利后,便取“安居乐业”之意,将“逻耶”改为“乐业”,沿用至今。地理环境
乐业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降水量--毫米,相对湿度83%,极端高温34℃,极端低温-5.3℃。因其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在16.3℃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海拔米,县城海拔米,是广西县城海拔最高的县份。乐业属于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岩溶群地区。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乐业境内东西跨60多公里,南北跨50多公里,总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土山面积占70%,石山面积占30%。全县有耕地面积37.66万亩(水田13.22万亩,旱地24.44万亩),占总面积9.53%;林地.99万亩,占总面积69.37%,森林覆盖率达75.62%。境内有荒山荒地97.14万亩(其中宜农荒地1.81万亩,宜林荒地57.45万亩,宜牧荒地37.88万亩),占总面积24.59%,宜林宜牧宜农山地资源较为丰富,对农业综合开发具有独特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有金矿、白云石、煤炭、金属硅等20多个矿种,其中黄金储量--吨,煤炭储量达1.3亿吨,白云石储量1.3亿吨。县境内矿产有黄金、水晶、煤矿、汞矿、锑矿、褐铁矿、石灰岩、白云岩、黏土、黄铁矿、溶洞磷矿、萤石、重晶石、铀矿等14种。其中:仅水晶和煤矿探明有储量。计有矿产地46处。其中:小型矿床2处,矿点37处,矿化点7处(据广西地质矿产局年资料)。历史文化
乐业县境内居住的各族人民延承有各样民间文化,如壮人贺春、唱春牛、木偶戏、还愿戏、彩调剧、唱灯戏等,民间文艺还有吹八仙、串花说花文、酒会、对歌等。乐业县境内距大石围天坑8公里的把吉屯,至今还沿用魏晋时期古老传统的造纸术生产草纸;逻西乡的卡伦村母里屯一直还沿袭着“女主外,男主内”亚母系氏族传统风俗。年10月16日,红七军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在总指挥李明瑞、军长张云逸的率领下,北上路经乐业,沿途寻找红八军。10月23日下午5时,两军终于在同乐镇上岗坝石拱桥接头后把队伍开进县城会师,在县城覃家老宅住了7个昼夜。目前,红七红八军会师旧址已被列为全国个红色旅游经典景点之一、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色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济发展
年乐业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54亿元,同比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7%;财政收入完成3.24亿元,同比增长14.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19亿元,同比增长9.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元,同比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元,同比增长10%。乐业县被自治区评为年度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是全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战果。户名贫困人口脱贫、22个贫困村出列,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1.8%。乐百高速公路竣工通车,结束了乐业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基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年乐业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收入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节能减排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以内;全面实现整县脱贫摘帽。更多精彩文章:
■县域治理
欧阳静马海鹏:县域体制内的“剩女”——基于中部D县的调查
■经典回顾
折晓叶:县域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变化
■县域治理
张国磊詹国辉: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驻村“第一书记”:名实分离与治理路径
■县域治理
贺雪峰:行政还是自治:村级治理向何处去
■前沿动态
王思斌:新中国70年国家治理格局下的社会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
■前沿动态
原超黄天梁:使乡村运转起来: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内核与行动框架
郡县治,天下安
县域研究
长按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