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欣赏文物时,不能只满足于欣赏它们产生的精美物件,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们对以往人们生活的艺术表现,更应该让其中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
武强年画,起源宋明,盛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手工民间工艺,木版水彩套印制成。为了继承祖国民间传统艺术,由国家文化部批准建立“武强年画博物馆”,现已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央电视一台、二台多次报道,被西方艺术家誉赞为“东方圣经”,有的早就珍藏在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中,如大英博物馆。
识得东风面,家家现祥光;
内藏神韵秘,送去福进门。
它集天人合一的先民信仰,经历史刀兵和动乱的残毁,令人惊诧地留在世间。它集佛道医儒武的神传,有近代中国革命的展现,源源不息,汇入复兴中华文明的洪流之中。它不但具有很强的收藏价值,而且古朴益人,历来成为国内外高阶层、有识之士仰目的珍品。以画传神,以画传音,以画弘扬民族文化的传统之风,俗有“武强年画贴在墙中央,每年活一张,不知活在哪一方”,不朽的文化之神,应复兴中华文明的召唤,张张活,张张灵,活灵活现报孝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
弥勒佛
弥勒大慈根本,时空未生之尊,非一般迷论所云,居为道生之一,又或无极、玉清之说,皆在理中,故有古佛之称。与老君院内院外实为一体,出入一三之间,三者未动之地,二为玄牝之门,院内院外借说自在。弥勒佛的造型本身就是一部最可直读的经,就是一尊绝妙的创造。
他开眼观世,笑口常开,表意入世亲人,看破无碍,性达自乐;
他无拘无束,表意毫无法执,自在自然,无不定中;
他体胖肉厚,表意德土具足,普慈众生;
他赤脚站立,表意身行做到,福由自造;
他开怀亮肚,表意大肚普纳,无私坦荡;
他手捧元宝,表意极大富有,普世公享;
他手撑布袋,表意乾坤张驰,道德一律;
法船当觉迷路人,商海为洗名利客,宝珠金境莲自开,愚尘浮妄袋中物。
多么绝妙的文化,多么绝妙的创造,多么绝妙的锤炼,多么绝妙施与人真和美的享受,多么绝妙一尊弥勒古佛写照的未世盛世之现。真乃诱人爱戴,真乃诱人向往,真乃诱人取向科学发展观大学习的方向,真乃诱人奋发图强“五爱”奉献全心的创造。
天地全神图
集中了武强年画的所有精神所有魂,包括佛、圣、天神、山神、土地、城隍、利市仙官,大凡民间信奉者应有尽有,共同结成一个群体,各得其位,共享人间香火。
全神是人类历史的唯一全承、圆承、和谐承的形式和内涵的统一,全神图是复兴中华文明必依的承体之式,它表意了天地多元的全承之道,含义了人类文明的全部继承。
全神图是人类迄今为止的唯一大孝、全孝、和谐的孝体之式(孝祖宗、圣哲、所有文化先哲、天地,所以是大孝)。没有祖孝者不可为人,没有国孝者不可为民,没有圣孝者不可为智,没有仆孝者不可为贤。
综上,全神图是复兴中华文明多元和谐的聚承之表,是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全承、全孝、全和之图,其中神魂理义至深,绝不可低估,势必成为复兴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宅芳春
中国人重孝道,历来有“百善孝为先”之古训。天地祖先为人伦之本,上至国君下至庶民都把祭祀看作是头等的大事,故国有太庙,族有祖祠,家有祖龛。祭祀是承祖旨、祖灵的命信之根,生命的前提基因缘祖,常祭祀此性基在,断承此性基亡为断根之命。
画面上层是庙堂建筑形式,堂上主位端坐两位先人。高悬的匾额上写着“德宅芳春”,红柱子上的对联是“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明万岁灯”,意为祭祀先人不断香火。中层画的是祖龛,牌位上写着“三代宗亲”。下层画的是前来祭祀先人的晚辈。这种祖宗神位的家堂,祭祀祖灵可以上达天意、福佑后人。两厢刻印有6幅孝行图,用以昭示后人恪守尊祖孝先之古训。凡是大事大业大家族长存于世,都建根不拔、报信不失、祭祀相承不绝。没有矢志以恒的抱信建设、没有宗旨不断的相承就没有未来的昌明。
在复兴中华文明的呼唤中,祖承有继,祖明有尊,是中华之子应有的民族自尊良知和本能。复承应从简从易的从家祠开始,以家祠之承上朔中华的圣明之承,以家承自规正民俗民风,共兴国本道德,共振中华文明。
历史事实证明,家祠承是社会文明有序稳定的重要部分,对于家族德育具有很高的自发能动价值。所以,在所有传承形式中,中国家祠传承形式应当得到充分的历史认证和与时发扬。家祠文化与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具有高度统一性、沿承性,能给在失信危急中以整体的家信达中华祖信之心的归依和寄托。
老子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人类的全部文化理论,本体(灵魂)、传承(命脉)、应用(归展具说)是文化生存的三大支柱。
六子争头
清代古版《六子争头图》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新创作的《六子争头》曾入选国际和平画展并得奖。此图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体现了古代年画艺人的聪明智慧,观之趣味无穷。
1画面中几个儿童的头部和臀部互相借用,构思巧妙奇绝,有六个娃娃由三子变六童,寓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命一体,多元文化是一家,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合和、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2三个娃娃手中分别拿着苹果、寿桃、柿子,寓意和谐、和平,健康、长寿,事事如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3图中上面1个圆圈、左边3个圆圈,右边5个圆圈,寓意中华大道尽在五爱、三范、一性中。五爱即爱党、爱国、爱领袖、爱中华、爱人民,三范即道德的模范、舍我奉献的模范、仆利有情的模范,一性即先进性的道德性。体现了人民幸福和谐美好的愿景必定是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精神觉悟极大提高的共产主义社会,佛家的极乐世界、道家的大同社会都是对这一理想社会的不同描述,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4图中的十二生肖,象征吉祥、体现节令民俗;四角装饰四季鲜花,象征花开富贵、四季平安;上面配有九九消寒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萌芽生,春打六九头,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燕来燕准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5整体画面体现了天人合一理念,只有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实现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宇宙社会人生的一切问题都可归纳为一个问题,即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关系问题,道德、以人为本、“三范”是实现全维生命和谐至简至易的唯一有效之法。
三神
早年间,一个县城一定有个城隍庙,农村一定有土地庙。城隍是鬼道里的县市长,山神土地属于乡镇长,人间称他们作福德正神。三神护世,护持这个世间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的人。他们心地仁慈,默默当中在保佑,应当感恩其护持的恩德。三神同归众仙随,功曹六道赴燕会。
中国道德人文的文化复兴,怎么落实,能够普及到全民,首先要做三桩事情,恢复祠堂代表孝悌、孔庙教学仁义、城隍庙教因果。
天官赐福
天官头戴如意翅丞相帽,五绺长髯,身穿绣龙红袍,扎玉带,怀抱如意。天官是授福禄的神人,“蝠”与“福”字谐音,借以表达吉祥之意。天官大帝手执“天官赐福”四个大字横幅,背靠花团锦簇的“福”字,头顶脚下祥云和五只蝙蝠环绕,脚下寿桃,象征着“多福多寿”,天官大帝把美好幸福生活赐予人间。
万物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是通向一切美好境界的本源之基。德心为觉为愿,觉愿之举是德。德从三施来,财布施得福报、法布施开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舍转为德土,德土生福乐,三施三资粮,乐舍一切时空无记中。舍我奉献付出是真福、真乐、真慧。
观世音
观世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解一切众生恶,她根据众生的不同需要现种种化身慈悲救度。慈悲之道,三界畅通之法,悲者心中不存错见之非,慈者心底不起念下执求之兹,本心归真,同体通明。从中学会不舍一人真大悲,不留一惑方尽慈。
她正心、公心、慈心,是道德的模范、奉献付出的模范、仆利有情的模范。
利市仙官
利市仙官是民间流传的一位小财神,是赵公明的徒弟名姚少司,在《封神演义》中被封为迎祥纳福的利市仙官。“利市”,在俗语中是走运吉利之意,又指买卖所得利润。利市仙官最受商人欢迎,每到新年,必将利市仙官贴在门上,以图吉利发财。元人所作《虞裕谈撰》载:“江湖间多祀一姥,曰利市婆官。”世俗以为有婆就有公,或许是这幅公婆财神的来源。
二老堂前分列两房夫妇,两位男的都是高职官员,膝下各有九子分列两边。还有青牛、白马、刺猬、蛇仙,都和生财有关,各有来历和渊源。其所以有子必九者,是取《史记?天官书》“尾为九子”之数。尾是二十八宿之一宿,称龙尾或苍龙尾,由九颗星形成,代表“九子”。九是个吉祥的数字,以九为多,即多子孙。借此表示多子多福,童子进财,九子聚宝。
钟馗也叫镇宅神判
此幅钟馗身躯壮伟,气势昂扬,内穿铠甲,外罩锦袍,须发飞动,执七星宝剑而舞,图侧有五雷神符,下方又画着珠宝,表示出驱邪降福的功能。以朱色印制,适应着朱砂驱邪的风俗,民间将钟馗俗称为“判官”,故称“镇宅神判”,因以朱砂印制又称为“朱砂判”。
托塔天王
明代神话小说《西游记》说:
玉帝授予孙猴子弼马温职
务,孙猴子嫌官小,一怒之
下,反下天宫。玉帝决定擒
拿他,托塔天王李靖及其子
哪咤三太子请求执行任务,
二太子木叉也参加战斗。
托塔天王是天界的最高军事
指挥官,调动四大天王和
二十八宿出战,部将有巨
灵神、鱼肚、药叉等。这
些说法来源于两个方面:佛
教神话和历史人物。
大花瓶
花瓶主体纹样是象征男女爱情的凤凰戏牡丹。瓶中插着牡丹花、菊花和百合花,象征富贵、吉祥、夫妻和合。果盘中的寿桃、佛手柑、葡萄和切开的多子西瓜,表示多子、多福、多寿等美好祝愿。还有取义配偶的“藕”和莲(连)子(男)、莲(连)花(女),以及比喻“瓜瓞绵绵”的黄瓜等吉祥花果,体现了美好幸福的夫妇生活。
老寿星
长命百岁,益寿延年,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图中的寿星手捧寿桃,头上的蝙蝠象征幸福(蝠与福同音),四周多种写法的福寿篆字,组成了一幅美妙的福寿图。
财神到
财神在世人心目中最贫富的主宰者。盼交好运,向往发财是众生的追求,春节除夕迎财神是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这幅财神是文官打扮,头戴朝官,身穿红袍,一手持如意,一手贺恭喜发财,二童子青龙、白虎手托如意孔钱和招财元宝,显得这位财神爷神通广大,有取自不尽、用之不竭、源源而来的金银财宝。
鞭锏门神
俗以腊月三十换贴新门神。而民间流行最普及的是《鞭锏门神》,据《三教搜神大全》载:唐太宗有病,心神不宁,睡梦中见有鬼魅呼嚎,抛砖揭瓦向他打来,使他夜不得眠,又惊又怕。秦琼说:“臣平生杀人如剖瓜,积尸如聚蚁,还怕什么鬼魅不成!愿同胡敬德为陛下把门。”两位将军在宫门一站,果然有效,唐太宗得以安眠了。他不忍二人久站宫门守护,便令画工描绘了两位将军的戎装像,贴在宫门,也能使他入睡。从此,这个神话流传后,秦琼、敬德遂永为门神。这对门神构图丰满,造型夸张,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钟馗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风流人物,平素为人刚直,不惧邪祟。传说唐明皇进武骊山偶遇风寒,月余不愈,一日睡梦中见一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绕殿而奔,这时,大鬼捉住小鬼后,把他吃了。大鬼相貌奇丑无比,头戴破纱帽,身穿蓝袍、角带、足踏朝靴。自称是终南山阿福泉牡丹园下落第进士,因科举不中,撞死于阶前。他对唐明皇说:“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孽。”唐明皇惊醒后很快病愈,下诏画师吴道子按照梦境绘成《钟馗捉鬼图》批告天下,以祛邪魅佑平安。吴道子挥笔而就,原来吴道子也做了个同样的梦,所以“恍若有睹”,因而一蹴而就。
麻姑献寿
《麻姑献寿》是武强年画中的戏出类年画。用祝女寿。相传东汉时麻姑成仙,曾三次见沧海变良田。沧海变一次桑田,不知几万年,其岁数无法计算。
因此,麻姑应是当之无愧的女寿星。她能掷米成珠,用灵芝酿酒向王母祝寿。世人祝女寿多用《麻姑图》进贺。
孔子问礼
孔子曾多次问礼于老子,《史记》等文献都有记载,通过综合文献资料与文物考古资料可以给予相互印证。第一次据《水经注?渭水注》载,是在孔子17岁时,即鲁昭公七年(前年)地点在鲁国的巷党,第二次《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年),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洛阳)第三次《庄子?天运》记载:是孔子53岁时,即周敬王二十二年(前年)地点在一个叫沛的地方。第四次在鹿邑。
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为了新中国(创新版)
是以党旗为中心的革命战争年代英雄画。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他毅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
邱少云为了完成潜伏任务,严守革命纪律,以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直到最后的牺牲。
黄继光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无私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正如我国已故著名书法家肖娴所书:“是真烈士,乃大英雄。”
时代楷模(创新版)
是以天安门城楼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楷模画。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年2月8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年8月因公殉职。焦裕禄,兰考县委书记。年5月14日被肝癌夺去了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死而后已,年仅42岁。孔繁森,中国共产党员,二次赴藏,年11月29日,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是时代先锋、领导干部的楷模。
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用鲜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结合现实,雷锋精神的实质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先进文化的特征。雷锋精神的产生有其历史客观必然性,它既是马列主义时代精神的体现;又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父子对
父子协力山成玉,兄弟同心土变金。武强传统年画对联,此对联为喜鹊登梅,按笔画形态组字,巧妙自然。据分析,由武则天书太子升仙碑上的花鸟字演变而来,相传为明代古版,现珍藏在武强年画博物馆。内容是劝导家庭和睦,以穿插在梅花丛中飞鸣跳跃的喜鹊形成文字的笔画,并借“喜上梅(眉)梢”之谐音,以喻家庭和睦,喜笑眉开。文字的笔画形态系从“太子碑”的飞白书花鸟字承袭下来,而较多地增加了绘画成分,以鸟的形态变化追求书法意趣,书画一体,既是画又是字,结合自然,生动有趣。
竹林对
对联是“青山雨过白云飞,竹林鳥啼明月上”。粗看是画,细看是字,近看是画,远看是字,似幻非幻,按照笔画的形态和结构,随形就势相应以景物和黑白关系表现字体。如“竹”字,以生长在山坡上的竹子形成;“飞”字以飞翔的蝙蝠和松树形成,並以黑白关系显现字的笔化结构,远看,近看,粗看,细看,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使观者感觉奧妙神奇,故又被称之为“神笔花鸟字”。
八仙对
以汉字楷书为基础,另行拆装组合,按照八仙的身世、物器、仙迹等不同行色,
单字结为群体,或省略,或借用,移花接木,相辅相成,巧妙自然的形成富有诗意的文学韵味,描写生动神奇的仙家玄机,有跟哪位仙或字有缘自动归依之说。它的读法是从上往下,从左至右,依次是:
钟离点石把扇摇,果老骑驴走赵桥,
洞宾背剑清风客,国舅瑶池品玉萧。
彩和手执云扬板,拐李先生得道高,
仙姑敬奉长生酒,湘子花篮献蟠桃。
这是作者运用道家的组字方法进行创作的,饶有情趣,早在殷商的甲骨文中就有这种组合的文字,看来是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的。
百寿
百福
关帝诗竹
远看是竹,细看是诗。这首诗出自三国故事,一次刘备被曹操所败而关羽被俘。关羽极受优礼并封为汉寿宁侯,但关羽并没动摇之意,于是画了一张墨竹藏诗图。四句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调零”藏于其中,利用竹叶的走势组字,可谓构思巧妙,别具匠心。通过此诗向刘备表以忠义之情。“关公”系三国蜀将名“关羽”,为国捐躯。因其忠义,历代皇帝都封关公为关帝圣君,被人们奉为万能神,佛教奉其为“护法神”。
狮子
狮子是一种猛兽。它的画像随着佛教绘画而传入中国,经过再创造,变成驯顺可亲的吉祥瑞兽。其造型蓬头大耳,巨目环睛,娇憨可爱,逗人喜欢,是意象化的艺术形象,与自然形态的狮子大不相同。在宫殿、庙堂或大宅门两旁往往摆着一对石狮子,作为守护装饰和辟邪之用,也是权势的象征。俗还以为它是赐子的神兽,凡画狮子必画绣球。绣球是古代女性向男子抛打的定情信物。因为它既辟邪又赐子,所以它的画像很受欢迎。有的地方还被当作小孩的守护神敬奉。
老虎
虎在民间被尊为百兽之王,能威镇山林。虎在古代又被视为神兽《山海经》中谓神荼、郁垒以苇索缚鬼以馆虎,汉应劭《风俗通义》中亦认为虎能噬食鬼魅,故古代流行画虎于门冀以卫凶驱除邪祟。武强年画流行将虎刻印成中堂、门画等挂于室内,起着镇宅保平安的作用。
上官下关
观音菩萨与关圣帝君合绘同一画面,(1)观音在上,关公在下,故称上观下关。(2)因观音的观与关公的关字都与升官的官字谐音,故又寓意上观下关,意谓官带传流,永世富贵。观音大慈大悲普度世人救苦救难,关公是忠义的代表,又是财神。
五福临门
(五子登科喜报三元)五代后晋时燕山地方的窦禹钧,深得教子的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一个个都科考得中,当官出了名。“五子登科”典出于此。从前科举取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第一名称“状元”。连取三个第一名称“连中三元”。画面上以童子夺盔喻为“夺魁”;还有一只鸣叫的喜鹊登在三个连接在一起的圆形果子上,以取“喜报三元”之音义,体现生子成才的美好愿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