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补不如食补”,遵循这一养生之道,不仅要吃出美味,还要吃出健康。今天,就让我们循着香味,探寻中国长寿之乡那些“吃出来”的长寿之道。
一、山西省·阳高县莜面
阳高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北隔长城,与内蒙古相连。据统计,阳高县有19位百岁老人,而90岁以上的更是高达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山西的美食以面食为主导,而在阳高,人们更偏爱于一种面——莜面。莜面是我国华北地区对燕麦的叫法,莜面当中富含钙、磷、铁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的亚油酸还能改善人体新陈代谢。生活在阳高的人家几乎隔三差五就要吃上一顿莜面,他们相信莜面赋予了他们生命中长寿的基因,十分钟爱这道充满土地芬芳的美食。
二、山东省·单县羊汤
如果说粗粮粗做,滋养着长寿基因,那么同是北方的山东单县又有着怎样的长寿秘密呢?我们知道,上了年纪的人,胶原蛋白会流失,骨质也会疏松。为了防治老年症状,单县的人家喜于烹制羊汤。选取整只的羊腿在热水中焯一遍,去腥去渣,之后大火煮烂,直至骨肉分离。
熬煮过程中再放入桂皮、白芷、草果等中药材,一锅羊汤就变成了一道药膳。羊肉温热,对于老寿星来说,是大补的美食,再配上一种吃起来咔嚓作响的面食——馓子,让美味与滋养相连,吃出高境界来。
三、浙江省·桐庐县国药养生宴
如果说莜面、羊汤,透露着北方人民的质朴与粗犷,浙江桐庐的美食就是处处散发着江南特有的精细与雅致了。桐庐是中药鼻祖桐君老人的故里,这里盛产药材,以药材入菜就成了这里养生美食的不二之选。一桌国药养生宴,健康与美味兼得,让人惊叹。不过,中医有“十九畏十八反”的说法,中药在搭配上是十分讲究的,一般情况下不能擅自组合,桐庐大厨还提醒制作药膳最好的方法是蒸煮炖,才能保留最原汁原味的口感。
四、湖北省·钟祥县·彭墩村蟠龙菜
一道菜帮助皇帝登上皇位?在历史上真有这么一件奇谈。相传明正德十六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无子继位。由其弟湖广安陆州(今钟祥)兴王朱厚熜进京继位。相传在朱厚熜出发之前,郢中名厨采用瘦猪肉和鲜鱼剁肉馅,拌入肥肉丝条,加入上等淀粉、鸡蛋清、葱姜末、食盐等拌成馅料裹熟鸡蛋皮之内做成长约30公分,口径约5公分的扁卷筒形,置于蒸笼内蒸熟,然后将其切成薄片,摆成龙形于盘中间回笼蒸热,就成了色、味、香、形俱佳的上等菜肴,所以称之谓蟠龙菜。直至今天,蟠龙菜依然以着“吃鱼不见鱼”的奇特做法,深受大众喜爱。更是取了一个天子万岁的美好期望。
五、贵州省·石阡县神仙豆腐
彭墩的蟠龙菜充满传奇色彩,而在贵州石阡有一道以神仙命名的菜肴,也深受老人喜爱。石阡位于我国省东北部,那里环境优美,原始植被保持完好,同时还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在我国素有“泉都”的美誉。在石阡当地有一种树木被称为神仙树,当地人家将其叶子采摘,用水挤出树叶里的汁水,再拌上草木灰水,凝结一段时间之后就成了一块块碧绿的豆腐。神仙豆腐清凉去火,常吃能滋阴润肺,是石阡老人最喜爱的小吃。
看罢这么多长寿美食,是不是在惊叹美食境界之高呢?别私藏着,快转到朋友圈,让更多小伙伴有机会到这些地方旅行的时候,品品这些长寿美食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