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兰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王三运在讲话中强调,要立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进一步挖掘利用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创新区等政策潜力和平台作用,推动医疗服务与养老、旅游、文化等行业深度融合。
省委副书记、省长林铎在讲话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我省在医疗卫生、中医药、生态旅游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医疗、康复、旅游服务综合体系。要以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为重点,开发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特色基地。推动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吸引国内外患者来甘肃接受中医治疗和康复。
我省在健康旅游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甘肃是崆峒养生文化、皇甫谧针灸文化、岐伯中医文化、敦煌医学、汉简医学等的发祥地。敦煌沙疗、武山温泉水疗、阳坝负离子天然氧疗、崆峒避暑养生、各具地方特色的食疗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年我省陇东南地区(庆阳、平凉、天水、定西、陇南5市)被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示范区。
我省依托5市丰富多样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资源,结合食疗、温泉、运动等新兴养生理念,重新编排设计了5条精品线路,产品中包罗了定制健康养生方案、品尝中医药养生药膳、温泉疗养等参与性和体验性极强的特色旅游项目。
这些线路包括:平凉—庆阳7日游,定西—天水—陇南5日游,定西—天水—平凉—庆阳5日游,天水—陇南4日游及定西—天水4日游。这5条线路涵盖了陇东南五市的李家龙宫、古莱坞、麦积山、仙人崖、伏羲庙、卦台山、大地湾遗址、崆峒山、大云寺、周祖陵、康县阳坝、官鹅沟等主要景区景点。
01岐伯中医药文化游
—————————
岐伯文化园位于庆阳市庆城县,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首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目前景区内以岐黄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人文景点29处、《黄帝内经》千家碑林人文景点17处、岐伯故里仰圣亭1处。年建成开放了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该馆总占地70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是集文化博览、特色治疗、养生保健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岐黄“百草”药用植物园,占地亩,计划种植中药种,现已种植银杏、杜仲、甘草、枸杞等中药种。目前形成包括岐伯圣景、《黄帝内经》千家碑林、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岐黄百草药用植物园的“两区一园一馆”形制与规模,成为展示岐伯生平,宣传其学术贡献和医德医风,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平台。年岐伯文化园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国家级中医师承基地。
02皇甫谧针灸养生文化游
———————————
皇甫谧文化园位于平凉市灵台县境内。据史料记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逝后葬于此地。皇甫谧一生淡薄名利、广交文士、修身隐居、带经而农、著有学术论著20余部,在医学、文学、史学和哲学等领域具有杰出成就和重要影响。特别是十二卷《针灸甲乙经》,流传千古,蜚声中外,奠定了针灸学科理论基础,开创了世界针灸医学的先河。该园区总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内设皇甫谧生平史迹、文史资料和中医针灸3个陈列展馆,回廊内侧采用浮雕手法反映皇甫谧生平及主要贡献,陈列名人碑记。园区栽植各类药物树(苗)达50多种,四季松柏常青,绿树成阴,鸟语花香,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是一处集文化研讨、科普教育、学术交流、拜谒参观、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旅游圣地。
03天水温泉养生休闲游
——————————
温泉养生,源远流长。秦始皇为治疗疮伤而建“骊山汤”,由此开中国温泉养生之先河。温泉的保健功效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依靠地热水的温度,二是温泉流动时产生的机械冲击作用,三是温泉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汩汩流动的泉水柱本身就对人体有按摩作用,在一些专门修建的“按摩池”中,泉水集束泻下,利用落差产生的冲击力,“按摩”人肩部、背部、腰部、腿部的肌肉,对平常久坐电脑前的肩背僵硬、腰酸腿疼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泡温泉还对现在脑力劳动者的“亚健康”状态(即慢性疲劳综合症)有较为明显的疗效,并将泡温泉与劳逸结合、进行有氧运动并列为消除、预防“亚健康”状态的三大良好生活习惯。泡温泉不仅能够松弛神经、缓解压力,还有排除毒素、增强体质等“实质性”的功用。
街亭温泉度假村位于天水市街亭古镇,该泉水温39.5℃,日出水量立方米,水质为重碳酸钠钙型,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硅、锂、硼、锶、钼、钴等19种化学微量元素,浴后皮肤光滑细嫩,身心舒畅,并对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后遗症、关节炎、皮肤病、脚气等有独特疗效,是优质的矿泉水,更有极好的医疗保健保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