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企老板属于典型的“草根创业”,如何让草根创业者少走弯路,实现“草根创富”?近年来,长寿区首创微企“分类培训制”,通过细分创业对象,实现对草根创业的精准帮扶,让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长寿区首创的“分类培训制”已成为全市微企帮扶特色。在微型企业发展的前三年,长寿区微企发展主要以种植、养殖等传统产业为主。长寿区工商分局会同区就业局、农委、农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依托“农业三园”,建立四个涉农微企创业基地,即沙田柚园种植基地、生猪养殖基地、畜牧园奶牛养殖基地、现代农业园基地,每个基地根据自己的产业布局,开展相关专业的创业培训。以奶牛养殖创业培训班为例,培训教师均为我市知名专家,每人都有10年以上的实战经验,均获得过省部级奖励。培训方式由以前的“送到城里学”转变为“下到乡里教”,培训地点直接设在奶牛场。如此一来,既不耽搁养殖户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又能“面对面”指导养殖技术。培训内容由以往单纯“重实践”转变为“既重实践,又抓理论”,培训课程既有具体的实战业务知识,还有相关的理论介绍,以及《畜牧业发展政策解读》《畜牧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等政策法规,让学员在学习奶牛养殖技能的同时,对畜牧产业的发展大势以及国家扶持奖励政策,做到心中有数。“培训就在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谈及创业培训,驰业养殖场老板吕广熙连连点头称赞。吕广熙说,上午学理论,下午去实践,不懂的现场向老师请教,培训效果好。不仅分文不收,而且搭建了交流平台,利于奶牛养殖户沟通合作。近年来,长寿区电子商务、文化创业、高新科技产业不断涌现。针对新型产业的培训,长寿区因地制宜采取“送出去”的方式,将不同类别的微企打捆,派往杭州、厦门、深圳、重庆等地,参与全国小微企业精英讲座。年年初,长寿湖镇花山村猕猴桃种植户张碧明在重庆参加电子商务系列讲座后,便紧锣密鼓地着手开辟线上市场。张碧明说,以前也有过做电子商务的想法,但具体困难太多,根本无法操作。系列培训帮了大忙,不仅从理论上讲清了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全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而且“手把手”地教会了他如何在网上开店、如何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如何在线上处理投诉纠纷。张碧明告诉我们,三年后他的红心猕猴桃投产面积将达60亩,亩产超斤,传统销售渠道已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需求,必须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做全国市场。目前,在市微企协会和市电商协会的帮助下,他成功与淘宝、京东、本来生活、顺丰优选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对接,最快年内可上线,借力电商战场,让花山猕猴桃飘香全国。五年来,长寿区累计开展创业培训期,培训创业人员余人,涉及种植、养殖、商贸、零售、餐饮、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12大类、40余小类。“分类培训”让“草根创富”更便捷、更高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