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长寿过百岁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人们在惊叹于人类不断刷新的高龄纪录之时,对探索长寿密码的兴趣也愈发浓厚。临近重阳节,记者走进我市百岁人口最多的资溪县,寻访这里的百岁老人,向他们取一取长寿经。
心宽寿绵延
15日上午,记者一行驱车前往资溪县石峡乡敬老院,拜访住在这里的百岁老人周何香。当天天气晴朗,秋阳洒在身上暖烘烘的,记者见到周何香时,她正坐在院子里的草坪上晒太阳。微眯着双眼、斜倚着靠背、脸上泛着红光,老人神态安详,令人不忍心去打扰她享受这惬意时光。但老人似乎察觉到周围的变化,悄悄地问身旁的护工是不是有客人来了,当听说是特意来看自己的,这位岁的老太太竟像孩子般露出灿烂的笑容。
周何香老人生于上世纪初,身处战乱年代的她历经坎坷,逃难流浪至石峡乡保上村,一直以务农为生,膝下并无子女,年作为“五保老人”进入敬老院,一直生活至今。虽然老人吃了一辈子的苦,但她并没有太多抱怨,反而比一般人有着更加乐观积极的心态。在敬老院里,周何香是最年长的老大姐,待人友善,不跟人吵架置气。若是其他老人之间发生些许不快,她会主动出面调解,院里的老人都很信服她。能在敬老院里安享晚年令老人很满足,她时常念叨护工照顾得好、院民和睦友善,这是她珍惜的家的感觉。
老人生活作息规律,而今即便眼睛看不见了,也能行动自如。平时她爱串门到别的老伙计房里聊天,有时候也会坐在自己房门口听唱戏机听得出神。采访快结束时,老人还兴致勃勃地唱起了采茶戏《十月怀胎》,虽然听得不是很明白,但却能从老人唱歌时脸上洋溢的笑容中体会到她长寿的秘诀。
家和福泽长
豁达的性情和良好的心态是益寿延年的不二法宝,而家庭和睦也是长寿的关键。在资溪县城南门口9号里,岁的邓秀娟四世同堂,在乐融融的氛围中,愉快地享受着晚年时光。
敲开挂着“五好文明家庭”门牌的民居,邓秀娟老人的儿媳林蔚萍笑盈盈地招呼记者进门。坐在客厅的老人正饶有趣味地看越剧,儿媳在一旁解释说,老人听力不好,但眼神还行,总爱盯着图像和字幕看。见家里有客人来,老人起身,笑容满面地交代儿媳倒茶,十分热情。
仔细观察老人,夹杂着几缕青丝的白发服服帖帖,衣衫素朴但却干净齐整,手腕上带着一块老式手表,全身都打理得一丝不苟,不辜负年轻时“南门”第一美女的名声。林蔚萍告诉记者,老人曾任司药,工作四十多年,总是闲不住。退休在家后,有时间便写字看书、找家务活干,已过期颐之年,老人仍坚持自己洗一些单薄的衣物,不乐意儿媳帮她。虽然年事已高,但老人吃得香睡得好,每餐要吃一大碗米饭,冬天贪睡时能睡到上午九十点钟。下午的固定活动就是去楼下的棋牌室打麻将,别瞧她年纪最大,但打起牌来思路清晰,一点也不输给旁人。
年,邓秀娟的孙儿在广州成家生子,为了照顾小家庭,儿子儿媳商议举家迁去广州居住。离开一辈子居住的地方让老人很不适应,思乡的情绪日渐强烈。“不能为了小的,而亏待了老的。”儿媳明白老人心中叶落归根的想法,决定陪老人回资溪。如今,邓秀娟老人由儿媳照料着,儿子则在广州帮衬孙儿一家。今年正月里,家人为老人操办了百岁宴,亲朋好友一百多号人都来为老寿星祝寿,那儿孙绕膝的场面令人羡慕不已。
长寿有秘诀
通过了解诸多长寿老人的生活,发现他们虽然经历大相径庭,但长寿的密码无外乎与心态、家庭、作息、环境等有关。他们大多脾气温和、心胸开阔,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得到家中儿孙晚辈的尊重。
目前,资溪共有百岁以上老人18位,占总人口的十万分之十四点二一,超过我国长寿之乡十万分之十的标准。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统计为77.1岁,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14.81%,皆超过长寿之乡的标准。
资溪县长寿现象的产生和形成,有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加之近年来该县重视老年工作,提高老年人经济补贴和卫生条件,每位百岁老人每月可获得元生活补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26.2个。此外,该县建有老年学学会、老年体协、老年大学、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关工委等机构,积极开展老年学研究、老年文体活动,从精神上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