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到广西讲学,当地的朋友推荐我去巴马看看,说是该地近年的旅游十分火热,很多老年人慕名而来,长期租居于此,很多人的身体都变得强壮起来,一些多年不愈的老年病也好了。对巴马,我早有耳闻,听说那里空气里的负氧离子成份很高,是世界五大长寿乡之一。在那里,活到八九十岁很平常,百岁老人也不希罕。虽然我并不希图长生,可是对那里穴居的山民和山洞感兴趣,加上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便随着朋友上路了。
巴马位于广西西北部山区的巴马瑶族自治县,距离广西首府南宁多公里。因为不是全高速,加上路不是太熟,走了将近4个小时才算到达。巴马旅游资源很多,著名的自然景观有赐福湖风光、龙洪田园风光、弄友原始森林、盘阳河风光、百鸟岩、百魔洞、好龙天坑群、大洛水晶宫等,还有长寿探秘、民族风情、革命史教育基地等人文景观。因时间所限,我客随主便,随朋友游览了百魔洞、长寿村和水晶宫三个地方,虽是走马观花,却也小有收获。其中水晶宫印象最深,当时就对朋友说要写篇“巴马归来不看洞”的文章。
百魔洞就是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的那个溶洞,位于巴马县甲篆乡坡月村西侧。“百魔”是壮语为“泉口”的意思,洞口有泉水流出,泉水边有个壮族村落叫百么村,洞名便取名“百魔”。百魔洞是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溶洞的一切特质它都拥有,只是特别高大,平均高约70米,宽50米,主线程路长多米,加上洞上有洞、洞内有洞,全部游程可达万米。因为我看过一些溶洞,包括桂林著名的七星岩和穿岩,所以这里的钟乳石并不能引起我多大的惊叹,尽管内洞那个由几十个高70-80米、直径3-5米的钟乳石柱组成的庞大的石塔群也颇为壮观。比较令我惊讶的是那个连接外洞和内洞的巨大的圆弧形的天坑,于洞底仰望,高达几十米,令人眩目。不知这洞是如何形成的,或是地震塌陷造成的?
这个山洞里原本有很多山民,当地政府为了开发这个山洞,动员他们下了山,据说当初动员时还颇费些气力。我很不解,既然民俗风情是巴马旅游的一个品牌,为什么不保留着这个原滋原味的生态风情呢?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我喜欢观察那些未经雕琢的东西,到巴马来的最大动机就是想看看山民悠然而朴实的生活场景,看到轻烟在洞中缭绕盘旋,从那巨大的天坑化为彩云袅袅而升。可是,我看到的是横七竖八的游客或坐或卧地在那层层的岩石之上,其前或大或小都有几个塑料瓶子,里面装着百魔洞的泉水,据说这水是可以包治百病的。这真不是我想看到的情景。
巴马的长寿村在甲篆乡平安村巴盘屯,坐落在盘阳河边,依山傍水。全屯多人,据说百岁老人多达7位。这一天虽然是周末,可这里的游客并不多,不过,店辅可是鳞次栉比,摊位也一个接一个,卖的都是当地土特产:火麻油、香猪肉、黄玉米、牛角梳之类。在一家门口内,我们看到了一位百岁女性老人,几个女游客围着老人团团坐,有人与之合影,然后会塞给老人一个红包。再往里走,又见一百岁女性老人,个子亦不高,瘦瘦小小的,坐在沙发上向外望,倒也颇为精神。
瑶族是山地民族,瑶族村落传统上都是木杆栏建筑。民居依山傍水,高低错落的木柱支撑着木房,形如吊脚,别有一番风情。可是如今的巴盘村里已经看不到一座吊脚楼了,所有的建筑都是石灰水泥搭就,一个接一个地连在一起,或三层或四层,甚至还有五层的,没有任何规划和设计,与这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极不相衬,很是大煞风景!朋友介绍说这个巴盘屯外来人口不少,很多有钱人都在这买了房子,还有租房子长期住的。对这个村子,政府起初并没有计划管理,乱搭乱建现象较多,等到想起管理时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由它去了。据说民族风情是巴马旅游打造了一个重点项目,可是这民族风情到底体现在哪里?
水晶宫也是个喀斯特溶洞,坐落在距巴马县城四十公里的那社乡大洛村牛洞屯,是新近开发的旅游景点,由私人承包开发。据说该洞于年被一位村民在无意中发现,洞内为廊道状的中型洞穴,洞内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个/立方厘米。我原本对这个水晶宫倒没抱多大希望,可是应了那句“希望越多,失望越大”的话,不抱希望的游览却是我感觉最好的地方。
水晶宫的入口很狭窄,在外看很不起眼,进则不能出,出则不能进,不过进去之后却别有洞天,美的让你意想不到。入洞数米,一排绚丽的钟乳石便扑面而来,然而不及你细观,眼前便是一长叉道,右转是参观线,左边的是返回线。右转的路是敲断了一个钟乳石后开凿出来的,只能一人低头弯腰而过,胖子则要侧身而行了。钻过去抬起头,所有的人都会被眼前见到的一切惊的目瞪口呆!怎么形容你所见到的一切呢?没法形容!因为这里的溶洞实在太大了,大的没法形容,钟乳石也太壮观太密集了,壮观和密集的程度也没法比喻,好像整座山都被掏空一般,只剩外面的一层壳。
沿着参观的路往前行去,目光所极全是各式各样的钟乳石,洁白质净,晶莹剔透。高大雄伟的,秀丽纤巧的,唯妙唯肖的,抽象模糊的,高低错落,参差有致,似梦似幻,美不胜收。长达上亿年的水滴石融,这些钟乳石变幻多姿,似峰峦,似飞瀑,似流水,似海洋,似龙似虎,似人似物,如刻、像雕、似磨,横看成岭侧成峰,令你目不暇接,恨不得多生出两只眼睛来。导游领着大家走,边走边讲,可是专心听导游讲解的人并不多。因为这座洞不过是近两年才开发的,所谓的传说和故事都是人为杜撰,游人们更专注的是那些变幻的钟乳石林。
我看过桂林的七星岩、迭彩山和穿岩,那曾是举世公认的最美的溶洞,我也用华丽的词句描述过穿岩的神奇与美丽。我曾相信,再不会有更美的溶洞让我如醉如狂。可水晶宫则颠覆了我所有的曾经。记得在穿岩里,导游用灯指着一对晶莹透明的石花告诉我们说,这是穿岩中最珍贵的钟乳石,已经生长发育了数万年。在水晶宫里,这种石花密如花海,一条低矮的罩着玻璃的通道穿过整个花海,你的前后左右上下全是这种晶莹剔透的石花,似水晶,似珠玉,在灯光下闪闪发光。这种美丽和气势,你能用什么绝妙好词来形容和比拟呢?
说到灯光,我觉得这是水晶宫的一个亮点。灯光是溶洞开发必不可少的一个基本条件,为了突出钟乳石神奇变幻的特点,很多溶洞都在灯光照明上花费很多心思,赤橙黄绿青蓝紫是应有尽有。灯光的变幻多样虽然使得溶洞的景观更为奇特,但是显得却有点怪异。这个水晶宫则不然。除个别地方外,大多数地方的灯光都是本色光,即白炽灯或黄炽灯,看起来自然而亲切,让你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想与之亲近的感觉,这种感到让人感到很舒服。
目前,这水晶宫只开发了三分之一,走完所有景点约1.5公里行程。虽然1.5公里的行程,可是钟乳石的所有资源几乎全集中于此,鹅管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带、石旗和各类石幔、石瀑布、石盾和石毛发、卷曲石、石花等数十种,可谓应有尽有。更为难得的是,这个水晶宫还处在生长发育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洞内的景观会不断发生变化,还会有更多更奇妙的景观呈现在我们眼前,只可惜,人类的寿命没有那么长。当然了,在有生之年,我们还有机会看到那未开发的三分之二,在那幽暗的深处,还有吸引我重返巴马的动力!
.1
佳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