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录:《宾州府政书》——宾县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宾州府政书》——宾县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引子——从苇子沟到宾州府
清代早期的地方行政区划,按照不同的统治方式和地域特点,分为“直省制”和“军府制”两类。实行直省制的地方,大体继承明朝的所辖区域,按省(直隶)、府(直隶州、直隶厅)、县(州、厅)三级进行划分;推行军府制的多在边疆或少数民族聚居区,由朝廷派将军、都统、副都统等武官负责镇抚事宜。
宾县地处东北边疆,属军府制辖区,设治之前,归吉林将军所属的阿勒楚喀①副都统管辖。清军与满人入关后,宾境人烟渐少,土地荒芜,山林稠密,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天然乐园。阿勒楚喀所属蜚克图以东地带,被清廷划为围场禁山,成为朝廷采药挖参、河蚌取珠、练习骑射之地。
清·咸丰十一年(年),围场禁山开放,山东、河北等地的大量汉人“闯关东”进入东北垦荒,宾境人口开始增加。短短的六、七年间,就招进垦荒居民户,逐渐形成80多处主要居民区。尤其是苇子沟②地方,人烟稠密,商贾渐至,繁荣景象,命盗讼案,随之增多。阿勒楚喀副都统曾派“界官”,缉捕盗贼,但却捉襟见肘,收效甚微,军府衙门十分挠头。清·光绪五年(年),吉林将军铭安上奏朝廷,请求添设民官治理。并派出赏有同知头衔的候选通判王绍元,对阿勒楚喀以东一带进行踏查,看在何处可以设建抚民同知衙署,以资治理。当时的苇子沟,已有东西大街一条,计长三里,街路南北开设大中铺户20余座,小铺亦有70余家,土着居民余户。周围土岗,可建城垣,形势壮阔。且此地冲要,为阿勒楚喀全境适中之地,系东北赴三姓③,东南赴桶子沟、蚂蜒河三路通衢……王绍元选中苇子沟,画出地图,向吉林将军申报。光绪六年(年)12月初8,吉林将军复奏朝廷,同意在苇子沟地方添设名为“宾州厅”的抚民同知衙署,经吏部批准,上奏光绪皇帝,朱批在案。
清·光绪七年(年)7月28日,宾州厅第一任同知王绍元到任,修筑城池、衙署和监狱……从此,阿勒楚喀衙门管辖的民籍事物划归了宾州厅管理。光绪二十八年(年),宾州厅奏升为宾州直隶厅。光绪三十三年(年),清廷在东北边疆全改“行省制”,裁撤了将军和副都统衙门。宾州直隶厅便全面取代了阿勒楚喀副都统的一切职权。清·宣统元年(年)宾州直隶厅又升为宾州府,阿勒楚喀城改治为阿城县,仍为宾州府管辖。这样,宾州府除建置时即辖长寿县④外,又辖一个阿城县,好大的宾州府啊!
第24任宾州知府李澍恩
宾县从年建治宾州厅到年宾州府的三十年间,先后有25任,24名(一名叫朱材济的知县二任宾州)同知、通判、知府等官员在这里施政。
有人说封建官吏欺压百姓,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有人说他们贪赃枉法,“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种对封建地方官吏的评价,笔者以为过于笼统和偏激,有一概而论、以偏盖全之嫌。以清末宾州府的官员为例,能为国效力、为民造福者亦不乏其人。据《宾县志》记载:立宾州、筑城池、建衙署、配乡约(相当于现在的乡镇长)的第一任同知王绍元,实为宾州创始人,宾县至今还传颂着“王大人修宾州”的佳话。第二任同知李增光,续建宾州城,设立养济院,首次开科考,均被人所称道。吴瞻菁知州最重教育,捐廉中钱2万8千吊,创建菁化书院。后任同知谢汝钦、杜玉衡、廉瑞也先后捐银千两,补充办学经费。谢汝钦在任时,还开通了“万人愁”地方的大道,方便交通。知县朱材济二任宾州时(年),赶上俄兵入侵,对其毁坏我文庙、义学和菁化书院的行为,多次与俄方进行交涉和抗争。州判杜学瀛在任期间,发布剿抚防守条约,对流窜的盗匪,用恩不用威,容其投诚,散归本业;并在惠商爱民方面深得人心。杜学瀛卸任后,乡民为其立“杜大公德政碑”,铭感不忘。
光绪三十四年(年)10月初10,第24任宾州直隶厅同知李澍恩到任。
李澍恩,字季康,江苏无锡人。年(清·光绪五年)6月16日生于江苏常州。其父李金镛⑤,有妻妾四人,李澍恩为三妾尚夫人所生。生后不久,母既去世,由其父二妾张夫人扶养成人。早年读私塾,19岁娶常州大户之女唐霁霞为妻。光绪二十六年(年),李澍恩投奔在京为官的内兄,拜师于内阁大学士那桐门下,并于国子监⑥肄业,获取监生学历。后在吉林昭信股票案内报捐通判,投效吉林。先充任筹饷委员、提调帮办等差,被留吉补用。光绪三十一年(年)8月,李澍恩经总理学务大臣经办,赴日留学,于日本宏文学院教育选科兼警察班毕业。回国后,先被派赴京、津等地考察新政,其后,回吉林创办吉林巡警学堂,并委以该堂监督之职。光绪三十三年(年)5月,在东北“行省”的改制中,李澍恩被委任吉林农安县知县。
李澍恩在农安任上,推行新政,立志改革,以精明强干着称。凡宪政纲目,分年筹备各条,计划周详,加以实施。并把任上所为纂写成“丁未”和“戊申”报告书,上报省府,(后经农工商部通行全国)开创了清末东北地方官吏纂写“政书”的先河。光绪三十四年(年)4月,李澍恩受到朝廷嘉奖,被赏三品顶戴花翎。同年5月,蒙宪台⑦详请奏补宾州直隶厅抚民同知。9月末,李澍恩将农安经手的一切事物,向新任的县令交代清楚,旋即束装东上,于10月初10到宾州厅就任同知。不久,宾州直隶厅升改府治,李澍恩坐升为宾州府知府。是年30岁,正是他的“而立”之年。
新官上任三把火。到任之初,李澍恩就改革衙署,精简了办事机构。对“三班”进行整顿裁减,对“六房”⑧两两合并,并增设了统计处和财政局两个必要部门。从而,革除了衙署人员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弊端。李澍恩还裁撤了全境的乡约及其附庸,设置乡正、乡副,对勒索乡甲乡民的泼皮乡约进行了处置,深得人心。
宣统元年(年)正月,李澍恩到任只三个月时,根据实际,通盘筹划,推出了治理宾州的《推行宾州要政条陈》八纲二十四目的具体规划,上报省署。此“条陈”特别周详,限于篇幅,笔者仅抄录其要目如下:
财政宜清理也
甲、立财政局乙、筹建行政费丙、酌设收入役
实业宜广兴也
甲、立习艺所乙、立蚕桑株式会社丙、立农林试验场丁、兴林业
教育宜扩充也
甲、整顿师范乙、推广小学
巡警宜整顿也
甲、严汰冗员乙、试办续备巡警丙、立教练所
自治宜试办也
甲、立研究所乙、裁乡甲
调查宜实行也
一、总论(凡关于本厅当日放荒、设治、析界、分县之历史沿革均属之)
二、土地
三、民政
四、官厅组织
五、教育
六、警政及军备
七、殖产
八、财政
九、交通
十、风俗
年鉴宜编纂也
政治经济千头万绪,非调查统计,无一定改良方针,非列年比较,无以觇进行得失。故统计一项,非仅以统列一年为能有功,必以比较列年,斯为完壁。……
清理积案宜变通办法也
查同知接准前任移交未结命盗杂案四十余起,在押人犯百二十余名,……积牍既多,清理宜亟。……同知辗转筹思,除供据确凿无可疑虑者,按律详办,其有办不能办,放不能放者,……详请酌量监禁,或收习艺所,俾知改过。
《推行宾州要政条陈》上报省署后,得到了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吉林巡抚陈昭常的批准和赞扬,李澍恩随即在宾州城乡发布了《筹办新政告示》,以使尽人皆知,然后付诸实施……
李澍恩在宾州任上,推行新政,治理宾州,殚精竭力,建树颇多。仅用一年零五个月时间,就使宾州人心大治,百业俱兴。农林工商、文教武功,称盛一时。故受到朝廷的嘉奖,人民的爱戴。宣统二年(年)2月,李澍恩奉调首郡,任吉林府知府。3月17日离宾赴任时,他乘坐马拉的斗子车,巡城一周,热泪盈眶;宾州城的百姓为其送行,当李澍恩来到西城门时,承恩门下,已聚集上千民众,一长者喊着“李太守”的名字,递上一双“万民鞋”,祝他一路顺风。李知府感动无言,穿上“万民鞋”,脱下自己的官靴,挂在西城门下,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李澍恩本不想走,或者说他走得太匆忙了。《推行宾州要政条陈》里的各事,虽已推行,并多数已见成效。但编纂风土调查及统计年报两书,才已过半,仍宜进行。于是,他在吉林府知府任上,又利用政务的余暇时间,继续整理资料,挥动如椽大笔,一部鸿篇巨制——60余万字的《宾州府政书》终于编纂成功……
《宾州府政书》——一部珍贵的文化遗产
《宾州府政书》分甲、乙、丙、丁四编,书前有内阁大学士那桐、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江苏巡抚程德全、吉林巡抚陈昭常等人的题书和宾州知府李澍恩的自序等。
《宾州府政书》的甲编,是“写真绘图”:有编着者(李澍恩)的半身影照,宾州府政学军警同人恭送李太守纪念合影;有宾州府全境地图,宾州府城关地图,吉林阿城县地图;有宾州府罪犯习艺所地址图,宾州府北门外农林实验场地址图等。这些图像,有的放在书首,有的分布在文中,布局合理,图文并茂,是编着者在宾州府执政期间的实例举证,给人以真实亲切之感,更是专家学者研究清末地理、历史以及服饰、建筑等的宝贵资料。
《宾州府政书》的乙编,是“公牍辑要”:这是全书的主体。这一部分,分类收录了李澍恩在宾州任职期间,他和省署及省署向朝廷往来的公文83件,其中包括奏折、禀报以及批示、告示、办法、章程等附件。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是真正的“政书”。“政书”就是“政治报告书”,是反映一个国家典章、制度或行政事务的文体书籍。着名的历史学家涂宗涛先生,把政书的功用归为“工具书”之中⑨。因此,我们就能从这些“公牍辑要”中,查看到清末宾州乃至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社会人文的状态如何。同时,我们更能看到知府李澍恩在为官的政务中,怎样治理宾州,都有哪些政绩?从而塑造了他自身的形象。
李澍恩是怎样的一名地方官吏?读过这一编后,读者自会得出结论。细心的读者,如果再读一遍书前的那些——“题书”部分,你更会加深对李澍恩的印象,甚至对为李澍恩“题书”的人也有所评价。笔者不才,人微言轻,不敢妄加评论,只是感到,年纪轻轻的李澍恩,“上荷列宪之付托,下尽牧民之职守”,宾州在任仅十有七月,就有那多的显着业绩,实在令人感动;尤其他为民“请减当税”和把“私款归公”⑩的举动,更是令人敬佩。
《宾州府政书》的丙编,是“风土调查”:李澍恩在书前的自“序”中说:“……以视农安报告,稍稍完具。”就是指“风土调查”(还有丁编的“统计年报”)是在他的两份农安(‘丁未’和‘戊申’)政治报告书中所没有的。这一部分,是李澍恩在《推行宾州要政条陈》中提出“调查宜实行也”“年鉴宜编纂也”的实践成果和证明,与“公牍辑要”编环环相扣,与全书浑然一体,足见该书结构的严谨和完整。“风土调查”一编,既与“政书”浑然一体,又可独立成篇,其实,它就是一部地方志书!我们可以取名为《宾州府志》。吉林巡抚陈昭常在为《宾州府政书》的“题书”中说:“……且观是书,于风土所记綦详,尤足以补郡志之缺……”就是这个意思。
“风土调查”一编,或者说《宾州府志》,调查和记述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周详,共有21章94节55款6个小项,十余万字。它记载了宾州府的历史沿革、政治建置、山川形胜、物产、实业、赋税、财政、外交、交通、教育、风土民情、人物掌故等方面的历史资料,是宾州府的第一部百科全书。
《宾州府政书》的丁编,是“统计年报”:“统计年报”又是丙编“风土调查”的补充和说明,也可称为一部独立的《统计年鉴》,它以表格的形式表现了15个方面个项目的统计数字内容。其中,“铨政”里的(阿勒楚喀)历任副都统履历统计表、(宾州府)历任同知事实统计表;“地理”、“户口”、“巡警”、“度支”等方面涉及阿城县的某些统计表;“农工商”、“交通”、“外交”等方面涉及东清铁路有关的统计表……都为我们研究清末东北历史,乃至“金源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统计年鉴”既是对“风土调查”的补充,又与其融为一体,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合二而一,一部完美的地方志书,镶嵌在《政书》里边,实在令人叫绝。《宾州府政书》的编纂,给今日的史志工作者的另一启示是:你在编修史志的实践中,必须把调查研究和征集资料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然后,方可奋笔疾书。
知府李澍恩编着的《宾州府政书》,为深入研究宾县乃至东北地区的清末历史,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文献资料。愿史志工作者及政界朋友,能一睹为快,必会受益匪浅。
注释:
①阿勒楚喀:旧城名,今哈尔滨阿城市(区)。
②苇子沟:旧地名,今哈尔滨市宾县宾州镇。
③三姓:旧城名,为清吉林将军辖区内东北部重镇,即今依兰。
④长寿县:今延寿县。
⑤李金镛:江苏无锡人,年(清·道光十五年)生。字秋亭。早年经商,年(同治元年)由候选同知投效李鸿章,在军内任职。年(光绪六年)至吉林,主持招垦事宜。年(光绪八年)调署吉林知府,翌年改任长春厅通判。年(光绪十三年)4月,由黑龙江将军恭镗奏调,开办黑龙江漠河金矿,年(光绪十七年)病故于漠河工所。
⑥国子监:简称“国学”,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北京内城东北安定门有明清国子监遗址,今为首都图书馆所在地。
⑦宪台:“御史台”的别称。官署名,封建时代国家的监察机关,其长官称过御史台、宪台等。明清时改“都察院”,后成为地方官吏对知府以上长官的尊称。
⑧“三班”、“六房”:旧时衙署的执事机构。“三班”是壮班、快班、皂班的总称,俗称“衙役”,主要负责传呼、拘捕、看押人犯和长官出衙时的护卫、鸣锣开道、打“回避”、“肃静”的执事牌的公事。“六房”,指吏、户、礼、工、刑、兵“房”,是各负一摊的具体职能部门。
⑨见《常用文史工具书简目》一书。涂宗涛编着,陕西人民出版社,年6月版。
⑩“请减当税”、“私款归公”:见《宾州府政书》“公牍辑要”编“度支”项7、8两份禀报公文。
附记:
年4月,笔者有幸被宾县地方志办公室聘为修志编辑,并负责新县志中“文化”和“人物”等篇目的编写工作。在广征博采入志资料的过程中,涉猎了文史馆藏的一些历史资料,惊喜地发现:自清·光绪七年(年)建治以来的百年宾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星罗棋布,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亟待开发。其中,笔者尤为一部清末宾州知府李澍恩编着的历史文献——《宾州府政书》而独有情钟,乃至幻想着能把自己读后的感怀展示在读者面前。
年5月,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以后,笔者又和地志办的同志一道,利用修志的业余时间,投身于民国年间的旧志——《宾县县志》的整理工作之中,(整理旧志是《条例》中规定的一项工作内容)我又发现《宾县县志》在资料的搜集、体例的编排等方面对《宾州府政书》都有所借鉴,更使我加深了对《宾州府政书》的印象。但为李澍恩及其《宾州府政书》写一篇纪念文章之事,亦即搁置下来。
年6月13日,宾县地方志办公室的同志,惊喜而热忱地接待了两位上海客人的来访——原上海市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宗尧先生和他的夫人。我们虽然与李先生素昧平生谋面,但因事先有电话联系,知道客人便是清末的宾州知府李澍恩之孙到了!刚一落座,便一见如故地交谈起来。68岁的李先生感谢宾县的史学工作者,能把他祖父李澍恩百年前在这里为官时的事迹载入史册①;县志主编张德润,对李先生的祖父李澍恩知府为宾县的文化宝库留下一颗璀灿的明珠——《宾州府政书》表示感谢。此次来到宾县祭祖,李先生还在县志办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当年的宾州府衙署遗址和宾州民众为其祖父所立的“李太守季康纪念碑”原址等处。
李宗尧先生的来访,像一粒石子投入了一泓静谧的湖水,激起笔者心中的阵阵涟漪。李先生的祖父李澍恩与其在《宾州府政书》中所记载的自身形象以及当年宾州百姓的生存图景,又渐渐清晰起来。随后,才坐到自家的电脑前,笨拙地敲击起键盘……
注:①指《宾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年版)“人物篇”里有“李澍恩传略”。
赵成录
-12-15
其它征文链接:
《文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暂名)征稿
宋瑜琪:家乡民俗龙抬头
高博民俗诗:端午
朱克雄:漫话国家级非遗项目--华亭曲子戏
牛金娥:流行陕西省渭南地区的民谣
朱乃洲:老人去世孝子“封钉”的来历
漫话省级非遗项目--崆峒笑谈
杨丽梅:狐仙洞的传说(1)
杨丽梅:狐仙洞的传说(2)
杨丽梅:狐仙洞的传说(3)
杨丽梅:狐仙洞的传说(4)
杨丽梅:狐仙洞的传说(5)
杨丽梅:狐仙洞的传说(6)
杨丽梅:狐仙洞的传说(7)
杨丽梅:狐仙洞的传说(8)
杨丽梅:狐仙洞的传说(9)
张喜平:记忆中走近风雪薄雾乌拉街
赵成录:从宾州地名的由来看“金源文化”对清代的影响
弋溶:喜悦
朱乃洲:孩子的头生日
高波打油诗:十二生肖
朱乃洲:痴人有痴福
《文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暂名)征稿
征稿内容:
流行于各地各民族,民间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或申遗价值)的方言(包括方言类别的科研,典型方言、人称、物称、方言点、方言岛、方言井现象的描述与考证),民谣、谚语、谜语、歇后语、童谣、儿歌、民歌、民谣、故事、传说、民俗(包括礼仪、禁忌、传统节日习俗、祭祀、婚嫁、丧葬、乔迁、交际、交易、生产、生活等),以及具有一定科研价值的专业论文等。
征稿时间:
从征稿启事发出之日起,至年初。
接稿邮箱:htstwh
.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医院的地址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